周毓芬
摘 要:小學數學在小學學習階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數學課堂教學過程能否讓學生學懂學通數學又極為重要。所以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只有充分結合實際,合理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探索求知,適當運用新科技,營造師生融洽氛圍,才能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確保有效完成課堂教學任務,達到新課標學習目標。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是重中之重。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效性
如果想要提高小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首先要對數學這門學科給予高度的重視,老師除了要充分運用上課時間還要有一套合理的教學方法,確保教學能夠有效地進行,從而實現數學課堂學習效率的提高。因此,我們要把切入點放在課堂中,做足做好教學工作,從不同的方面入手,實現教學目標。
一、在教學中添加情境,增加教學的實效性
在情境中設置懸念,讓學生自己思考能夠提高學習的實效性,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所以思考和學習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在思考中學習,學習中思考,才能切實有效地學習,而在情境中設置的懸念就能啟發學生的思考,打開學生的求知欲望。
1.切合教學,引入新思維
要想提高教學的實效性,就要積極使用教學情境,而使用教學情境的前提,就要學會運用新思維,這樣可以對學生邏輯思維進行開發,讓數學課堂中復雜的邏輯變得更加簡單。
2.結合每個學生的個性,運用有效的教學情境
運用教學情境要結合每個學生的特長興趣,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教師創設切實有效的情境,如果一味結合課程創設情境就容易創建出學生不感興趣,超出學生理解范圍的知識,只有結合每個學生的特點,才能讓教學產生更好的效果。
3.結合所學知識,貼合學生的認知水平
教師在運用情境的時候,不光要結合所要學習的知識,還要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情境的作用。
二、學生對學習自發的探索是實現教學實效性的重要前提
小學生具有很強的可塑造性,老師就可以利用學生的這個特點,著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要想培養學生的這些能力就要制定科學的教學模式,所以,老師在課堂上要學會讓學生自己進行探索。
教師要對自主探索的學生進行鼓勵和表揚,在全班引領一種節奏,通過表揚帶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遇到難題先自我思考,然后解決問題。
之后就要想辦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確保學生能夠從平時的學習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運用課堂知識和自己的探索來解決問題,因此,老師要在課堂中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問題,這是提高上課實效性的重要方法。
比如教師在教學生如何解決重疊問題的時候,就可以在班級中以投票的方式查看喜歡乒乓球和喜歡排球的人數,然后運用投出來的數據進行提問,如“乒乓球20票,排球5票,我們班里一共有25個人對嗎?”學生聽到關于自己身邊的問題就會很感興趣,并不假思索地說:“是。”然后老師只要說:“對嗎?”就可以引發班級的思考,因為學生都很清楚班級中有多少人,當他們說完之后就會知道這個答案是錯誤的,然后就會討論這個新的問題,達到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的目的。
三、使用高科技增強教學的實效性
21世紀的我們能接觸到越來越多的科技產物,而運用于教學的現代科技也是層出不窮,多媒體的使用使原本黑白的課堂變得豐富多彩,課堂教學不再拘泥于黑板粉筆,這就是教育基礎的進步。
在現在的小學課堂教學中,現代科技已經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從現代化教學所取得的成就來看,它已經是促進學生發展的重要方面,對豐富課堂知識,簡化課堂教學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我們要合理地將多媒體教學運用到課堂上,使課堂變得更加有趣,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幫助學習理解消化知識點,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實效性。
在課堂上引入先進的教學手段,老師也可以減輕負擔,比如在講解應用題的時候,老師可以使用微課小視頻提高學生的興趣,同時可以縮短老師備課時間,進而讓老師將更多的精力用在教學其他方面,進而提高教學實效性。
四、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在上課的時候,老師要重視學生對課堂的反饋,積極地回應并對學生進行鼓勵表揚,多表揚多鼓勵可以讓學生對老師產生好感,相反忽視學生或嘲笑學生錯誤的觀點和看法都會讓學生與老師產生距離感。
因為小學是塑造學生最好的階段,建立好的師生關系,不僅能增強教學質量,還能加快課堂的進度,但是我們在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同時還要確保能夠隨時轉變師生關系,具體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對學生的互動進行表揚,增加學生課堂的積極性
小學是塑造學生的最佳時刻,在進行教育時,老師要多跟學生交流溝通,在交流中要把自己當作一個學生,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師,只有將自己融入學生中,才能更好地塑造學生積極與老師溝通的性格,進而提高課堂的效率。
2.根據不同學生運用不同教學手段
每個學生特點都不同,所以老師在教學中要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不同的教育,實現教學目標。
綜上所述,要提高小學課堂數學的實效性,就要講究方法,充分運用教學情境,促使學生自主學習,運用現代科技并與學生建立良好師生關系,如此才能讓課堂變得豐富多彩,切實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
參考文獻:
[1]梁光明.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思考與實踐[J].中小電教,2012(12).
[2]黃映玲.以主題式學習整合學科教學的探索[J].中小電教,2011(12).
[3]張力華.小學課堂教學的發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40.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