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的推進要求提高小學教育教學質量,落實德育。近幾年來,學生家長也愈加重視學生道德素質的培育。小學時期是一個人的啟蒙開智階段,該階段的教育對于小學生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建立有重要影響。小學班主任的日常工作除了管理班級之外,就是落實德育,所以,小學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時應該多多使用激勵策略,鼓勵小學生提高自身道德素養。通過對小學德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淺析,進一步提出有效的德育激勵措施。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問題;激勵策略
班主任在小學德育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求班主任不止重視理論知識的教學,還要把德育工作加入日常教學中來,加強自身德育素質,自身作則,切實促進學生德育素質的培養,落實德育教學工作。不過,現在小學階段的德育尚且處于粗放階段,落實的實際效果不理想,德育局限于理論,缺乏實踐性,同時小學教學也缺少開展德育的環境基礎。
一、目前小學德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小學德育模式較為單一
德育是小學階段的重要教學工作之一,小學班主任應該應用多元化的德育方法,加強小學生的德育素養。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小學的德育措施仍較為單一且落后,程式化的教學模式也妨礙了德育的有效落實。具體表現為小學領導人員不重視德育工作的開展,德育教學建設不到位。德育模式較為單一,沿用傳統落后的教育模式,沒有進行有效創新,跟不上社會發展趨勢,與學生的發展需要、學習能力脫節,從而使德育教學成效不理想。
2.小學德育缺少激勵措施
在小學德育中應用激勵策略的原因是促進德育工作的落實,充分發揮德育的作用。但是現在小學的德育工作仍然缺乏有效的激勵策略,呈現為被動狀態。具體來說,德育激勵措施的缺失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德育不被重視,德育工作缺少有效的激勵措施,無法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德育活動,德育的實踐性沒有充分體現出來;(2)小學德育工作中的激勵措施相對單一,單純的物質激勵模式無法發揮長期作用;(3)激勵措施尚且不完善,沒有構成完整體系,使德育激勵措施成效不佳,無法有效促進學生德育素質的培養。
二、利用激勵策略促進小學德育落實的有效措施
1.結合實際生活落實德育
德育與日常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小學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應該將德育活動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加大學生德育素質的培養力度。班主任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瑣事對小學生進行德育,引導學生建立正確觀念,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班主任可以鼓勵學生從小事做起,及時給予學生鼓勵,引導小學生建立正確的道德觀念。例如,班主任可以讓學生在家中做一些簡單的家務活動,由家長進行監督和反饋,對表現好的學生給予嘉獎。教導學生不要亂丟垃圾,在路上看到垃圾時要隨手撿起并扔進垃圾桶,引導學生尊老愛幼,幫助老弱病殘。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應該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優秀榜樣,引導學生規范自身道德行為。
2.使用可以觸及學生心靈的激勵策略
班主任要想切實落實小學德育,就要使用能夠觸及小學生心靈的激勵措施。與學生產生情感共鳴,真正了解學生的想法,有針對性地告訴學生提高自身道德素質的重要性,向小學生普及德育知識,鼓勵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落實德育活動,進一步提高自身道德素養。在落實德育時,班主任可以自行組織德育活動,使學生了解德育的重要性,引起學生的重視。還可以與學生家長建立良好溝通,在家長會上對表現好的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以此激勵其他學生踐行德育活動。
3.激勵學生養成自律習慣
德育的開展本就是為了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行為習慣,建立正確的“三觀”。所以,小學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要運用多種激勵策略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自律習慣,加強德育培養質量。不過,自律并非是一朝一夕可以養成的習慣,需要學生長期堅持并約束自己。為培養小學生的自律習慣,班主任可以讓學生輪流負責班級干部工作,保證每個學生都可以參與其中,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德育,同時可以讓學生選出做得好的同學,在班級內部進行表揚和嘉獎。利用該種激勵模式可以充分發揮激勵策略的作用,促進小學生德育素養的提高。
總的來說,在小學德育中運用好激勵策略可以使德育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班主任要認識到應用激勵策略的有效性,切實推進德育。
參考文獻:
[1]王艷紅,陳忠.淺論幸福教育之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與策略[J].學周刊,2018(4):171-172.
[2]陳琰.心育與德育的整合:滲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實施[J].課程教育研究,2017(18):187-188.
[3]姚中華.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才智,2015(23):71.
[4]陳燕云.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新課程,2016(10):69.
作者簡介:方美(1981—),女,漢族,本科,山東省泰安市,小教初級,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方向:班主任工作。
編輯 王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