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英語教學改革的推進,初中英語教學中也更為重視與實踐活動的整合。古人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初中英語實踐活動的開展,能夠讓初中生學以致用,在實踐中鍛煉聽、說、讀、寫能力,全方位地提升英語水平。本文將基于傳統初中英語教學情況,探究其與實踐活動的整合路徑。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實踐活動;整合;線上+線下教育模式
【作者簡介】王君艷(1979-),女,山西昔陽人,長治市潞州區王莊中學校,中教二級,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英語是很多人的第二語言,基于國際交際需要,國家在英語教學方面花費了大量的心力。但是受到英語教學方式和教師英語發音水平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反而出現了大量“中式英語”以及“啞巴英語”的問題,學生只會做英語試卷,在實際口語交際中經常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初中英語教學與實踐活動的整合,就是為了打破這種局面的,為了促進學生英語實際能力的提升。
一、 初中英語教學與實踐活動整合的價值分析
初中英語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在實踐上,通過教學是想要學生掌握英語交際能力,能夠流利地運用英語交流。但是現實情況是,很多學生在考試中表現優異,能夠讀懂閱讀理解的內容,找到正確的答案。在口語交流中,就聽不懂別人的話,也無法運用恰當的口語化的英語詞句來回應對方。這嚴重影響了初中英語教學目標的達成,這也與長久以來的教學模式有著一定的關系。將初中英語教學與實踐活動整合在一起,能夠有效改善上述情況。在教學中融入更多的實踐活動,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踐機會,能夠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和提升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和英語聽力水平,促進學生英語能力的全方位發展。
二、 傳統初中英語教學模式中存在的不足
1. 重視考試成績,忽視實際能力的培養。受到成績本位思想的影響,傳統初中英語教學模式中存在重視考試成績,忽視實際能力培養的不足。在初中教學中,教師評比需要看學生成績,家長關注學生成績,考試成績好幾乎代表著一切。同時,初中英語教學還面臨著升學壓力,這就導致教師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將關注點放在了學生成績的提升上,無論是單詞背誦還是作文固定句式的背誦,都是為了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久而久之,初中英語的根本目標被忽視,學生也在日復一日地重復地背誦記憶中逐漸喪失了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在一次又一次的考試失利中產生了對英語學習的畏難心理。根據教學經驗顯示,很多初中生的英語學科都是其短板,市面上大量英語輔導機構也從側面驗證了這一問題。忽視了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也造就了更多的啞巴英語者。重視考試成績,忽視實際能力培養的情況,也導致我國英語教學工作徘徊不前,對學生日后的英語學習也會造成一定影響。
2. 教師英語實際應用能力不足。教師英語水平對初中英語教學質量也有著重要影響,但是大多數初中英語教師也是從小接受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導致其英語基礎沒有打好,尤其是發音問題。在部分農村,很多年齡較大的教師更是存在嚴重的英語發音不標準的問題,這些都會影響到學生的英語學習。一方面,教師英語發音不標準,要么在教學過程中教給學生的是不標準的發音,要么發音不自信,間接地影響到學生的英語學習;另一方面,教師英語實際應用能力不足,英語運用僅限于課堂授課,其無法對學生的英語實踐活動進行指導,無法組織實效性強且有趣的實踐活動,導致初中英語實踐活動效果并不理想。
3. 忽視文化差異解讀,教學效果不佳。英語學習是跨文化的語言學習,中西文化存在的巨大差異會影響到教學效果。初中生英語認知能力相對較弱,在學習過程中容易運用母語思維去理解問題,比如,用漢語拼音標注英語單詞的發音,在學習音標時容易將其與拼音聯系在一起。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忽視了文化差異解讀,將初中英語教學放在淺層次,沒有引導學生從文化層面來理解英語短文的意思,一味地進行英語語法語音知識的灌輸,導致其教學效果不佳,沒能從深層次來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和能力。
三、 初中英語教學與實踐活動整合的路徑分析
1. 轉變教學認知,重視教學與實踐活動的整合。初中英語教學與實踐活動整合,需要教師轉變教學認知,對其提起重視。學習成績固然重要,其能夠檢驗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但是英語畢竟是一種語言,是一種溝通工具,只有應用在實踐中才能夠體現其價值和意義。為此,教師需要立足學生的認知特點,立足現實生活中的交際場合,創造性地設計初中英語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引導學生張口說英語,鍛煉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
以人教版九年級Unit3“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s are?”為例,在進入到陌生的城市或者陌生環境中,我們可能都會遇到向別人問路的情況,那么如何問路,該如何回答別人的詢問?教師可以設計情景模擬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以及聽力能力,還可以讓學生自由組合為多個小組,自行設計路線,在紙上標記出不同的地點和標志物。比如,主體設計在一個Department store(百貨商場),主人公是Alice和He Wei或者學生自己起名字,然后Alice wants to know where she can ?buy some water.。在路線設計中可以依次經過restroom,restaurant,clothes store,jewelry store,最后才能到supermarket。學生可以隨意設置事項和終點,隨意發揮。這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主性和參與感。然后讓學生先進行小組模擬問答,選擇其中表現良好的小組上前展示。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在教室中觀察各個小組的表現,收集其不足,然后在展示結束之后進行集中講評。這樣一來,就能實現初中英語教學與實踐活動的高效整合,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
2. 依托線上教學資源,提升教師英語能力。提升教師英語能力,是推進初中英語教學與實踐活動整合的關鍵。教師在這一過程中發揮著主導性的作用,負責組織協調實踐活動。如果教師能力不足,不僅會影響實踐活動的效果,也會影響到教學效果。為此,初中英語教師需要做到與時俱進,利用空閑時間依托線上教學資源來提升自身英語能力和素養。當前,慕課、網易公開課以及很多學校使用的希沃軟件中都有著海量視頻資源,教師可以針對自己的薄弱點展開學習,查缺補漏,全方位提升能力。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樹立與時俱進的觀念,依托線上教學資源,了解當下流行的教學模式,了解學生可能感興趣的實踐活動模式,然后在實際教學中運用。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創新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還能夠帶給學生新鮮感,增強其參與實踐活動的積極性,促進初中英語教學與實踐活動的有效整合。
3. 借助微課教學模式,做好跨文化教學。尊重文化差異,做好跨文化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與實踐活動整合過程中的必然選擇。試想一下,學生沒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識積累,其如何能夠理解初中英語課本中所講的禮儀以及肢體語言的含義。以人教版九年級Unit3“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s are”中的“restroom”為例,如果單純地從中國文化視角來解讀,便是“休息的房間”,是用來休息的。但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這指的是“廁所,衛生間”。
借助微課教學模式,做好跨文化教學,才能夠實現初中英語與實踐活動的有效整合。微課教學不受到課堂時長的限制,所以可以以課本內容為圓心,不斷拓展,幫助學生做好文化積累,提升其認知水平和能力。以人教版七年級下冊Unit10 “I'd like some noodles”的教學為例,這里涉及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教師不妨設計錄制飲食文化微課,從地理、人文以及歷史等多個角度剖析東西方文化差異。然后分配不同的專題,讓學生利用互聯網查找差異,進行發散思維。比如,可以以“生日”為主題,分析中西方在生日當天的飲食特點。在此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再播放制作的科普視頻作為補充。以此作為出發點,教師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還可以引導和鼓勵學生去發現中西方文化中存在的其他不同點,比如說服飾、社交禮儀以及肢體動作等。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將初中英語教學與實踐活動整合在一起,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以及對西方文化的興趣,能夠全方位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
4. 走出課堂,為學生創造英語實踐平臺。紙上得來終覺淺,初中英語教學與實踐活動的整合還需要走出課堂,為學生創造英語實踐平臺,讓其不僅在設定好的情境中可以流利地進行交流,在自然交際環境中同樣可以流暢地運用所學到的英語知識。走出課堂,并不是漫無目的隨意交際,教師在設計實踐活動時需要考慮到現實情況,做好計劃和安排。在外國人較多的城市,初中英語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周末主動去商場以及大街等有外國人的地方,大方地介紹自己,與外國人進行流利的對話,逐漸擺脫交際的緊張感,盡可能地運用學過的知識和相對高級的詞匯,不能停留在“How are you?”階段。在外國人相對較少的城市或者農村,初中英語教師則可以借助線上平臺,開展“線上+線下”的實踐活動。依托線上交際軟件,讓學生與線上智能機器人對話,這樣也能夠獲得不錯的結果。
與此同時,初中英語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環境,鼓勵英語水平較好的家長在家庭生活中也與學生進行對話,為其打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對于英語水平不好的家長,則可以鼓勵學生作為“小老師”教一下家長,然后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這都能夠有效促進初中英語與實踐活動的整合,獲得良好的 效果。初中英語教材中有很多適合家庭對話的題材,比如,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的Unit11“How was your school trip?”的教學結束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回家與家長進行對話討論,然后錄制短視頻上傳到微信群中,在課堂上播放表現良好的學生的視頻。這樣一來,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勝心,增強其學習動機,也能夠讓其更為積極地參與到初中英語實踐教學中。
四、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教學與實踐活動的整合,是基于我國英語教學現狀以及國際化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我國英語教學工作開展多年,但是很多學生不敢開口說英語,在與外國人交流時還是運用低級詞匯。推進初中英語教學改革,才能夠徹底改變這種情況,才能夠體現英語教育的價值。只有為學生提供英語實踐舞臺,讓學生大膽地說出來,不斷試錯,才能夠有所改變。本文立足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教師重視考試成績,教師自身能力不足以及發音不標準等現實問題,結合自身教學經驗,深入分析了促進初中英語教學與實踐活動整合的路徑。轉變教學認知是首位,只有正視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才能夠走出其桎梏。文化認知提升是必要,只有形成英語思維才能夠用英語交流。依托微課教學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線上+線下教學模式能夠拓展初中英語實踐活動的廣度和深度。協同家庭教育是必需,為學生打造一體化的英語學習環境,能夠讓學生更為自然地說出英語,才能夠在與他人用英語交流時不膽怯。初中英語教學與實踐活動的整合,是幫助其擺脫“中式英語”困境的必由之路,也是全方位提升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關鍵。
參考文獻:
[1]喬仲莉.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教學改革與實踐探索[J].新課程,2020(27):54.
[2]賈雪蓮.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有效教學的實踐研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5(11):43-44.
[3]牟景升.核心素養理念下初中英語教學實踐淺析[J].新課程(下), 2019(12):82.
[4]陳秀紅.基于課堂活動觀的初中英語教學探究[J].教育觀察, 2019,8(42):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