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志萍
摘要:造船業屬于傳統制造企業,面臨著轉型升級的迫切需要,因此造船業加速轉型升級對企業業務和財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合企業資源,統一企業業務流程和標準,優化企業組織和管理,將企業業務與財務進行深度融合是加快持續發展的重要管理方式。本文首先介紹了業財融合的概念,以及造船業推進業財融合重要意義,然后分析造船業推進業財融合存在的難題,最后給出推進業財融合的對策建議,希望能對造船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造船業;業財融合;精細化管理
一、業財融合概述
業財整合是指不僅在生產經營活動中,企業財務管理和業務管理要融會貫通,而且還要加入許多數字信息,將是財務、業務、信息進行深入的融合,實現三位一體的精細化管理。財務管理和業務管理需要平衡,任何一方的獨大或過重都會導致企業戰略、戰術的執行不力。造成沖突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各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溝通不暢通,溝通效率低,且最大的障礙是“語言”不通,理解存在偏差。其次,財務按會計準則和制度進行管控,財務工作重點是風險管控,將財務風險降到最低。而業務部門是創造目標價值,財務和業務矛盾突出。第三,在組織管理中,過于強調專業和專屬性,過于強調分工,忽略各職能之間的合作。
二、造船業業財融合的重要意義
(一)加快造船業轉型升級
造船業是傳統制造業,資金密集、勞動密集、技術密集,再加上工藝復雜、零部件多等特點,也就很容易面臨產能過剩、資金短缺等問題。軟、硬件的有效結合,快速提高了企業的生產經濟效率,“市場在變,思想也要跟著改變”。船舶行業受產能過剩、海運運力過剩以及油價低迷等因素影響,很多船企也陷入了經營困難,面臨生死存亡的考驗。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的戰略管理理念,通過實施績效管理保證戰略目標落地,明確“做靈便型液貨船市場領先者”,加大技術研發投入。現在的傳統型造船業可能會面臨改裝或淘汰的危險,只有順應時代的要求,往環保、節能及數字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這樣才能適應新一輪的市場需求。
(二)實現精細化管理
1.建立暢通的溝通渠道。因傳統企業管理理念,需企業領導決策層進行戰略指引,引導業務與財務的融合,規劃經營管理體制,推動業財融合的過程。在實施過程中需要協調各部門工作,減少不良猜疑,加深部門之間的合作意識。讓業務部門參與到財務部門的管理中來,財務部門為業務部門提出相應的財務技術指導,加深對對方業務的理解。
2.精簡管理機構。造船行業管理層次多,造成信息傳遞失真,減少溝通層級,盡量縮短溝通路徑,采用“無邊界理念”讓信息透明化、溝通自由化。業財融合下業務和財務部門將是伙伴式組織關系,將經營沖動和財務穩健進行互補。
3.成立反饋機制。對任何事務的處理都需要閉環結構,業財融合需要雙向反饋,業務部門提供數據給財務部門,財務部門也需要提供數據給業務部門,進而形成信息環。通過反饋機制,覆蓋盲區,讓各部門在溝通交流之間形成默契。
(三)防范財務風險
造船業組織方式不斷改變,業財融合讓財務更深入理解所有的業務,能掌握業務中的薄弱環節和關鍵之處,進而有效控制內部主要的缺點和潛在風險,對這些潛在風險和缺點供解決方案和建議,降低經營過程的風險。
三、造船行推進業財融合的難題
(一)造船行業的業務特殊性對業財融合提出較高要求
造船行業的產業關聯性強,需要一個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而且造船行業也是高負債的行業,企業需要墊付大量的流動資金。造船業產品結構復雜,重復作業率低,不能采用流水作業,對工人業務專業素質要求高,制造周期長,單件小批量的生產。管理涉及到設計、成本、材料、零件、人員等各個方面,需要邊設計、邊生產、邊下單,對生產的每個環節要求嚴格,這樣造成管理難度大。
(二)財務人員接觸面較窄,難以全面理解各業務環節
造船業的業務種類復雜,財務崗位設置多、分工細,受輪崗成本的制約,除了風險崗,無法讓財務人員到不同崗位實踐,形成財務人員技能單一的局面。財務人員沒有融入到企業的各個業務環節,無法用財務的視角和思維去評價風險。在現實中,財務人員只是機械地收集財務數據,沒有認真了解業務背景,對業財融合缺少聯動。復合型人才短缺,不能充分發揮管理型財務人員作用。
(三)目標和組織架構的制約性導致難以推進業財融合
財務部門是企業的服務部門,主要職責是給企業的領導層提供各項數據。業務部門為完成各項業務目標,將不計成本、不計風險的追求業務上的業績,這會帶來財務上的不良后果。為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業務目標和財務目標存在偏差,業務部門以業務指標為中心,財務部門以會計準則為中心,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呈現出獨立的狀態,甚至是矛盾的狀態,財務和業務之間涇渭分明。
(四)標準化、信息化程度不夠
對造船業而言,標準化修理是平常的事情,各個車間下達標準工時,各個操作有統一的規程。但在管理上,業財融合上,就無法達到高標準化,存在口徑不一,流程沖突的狀況。許多企業認為信息投入成本大,看不到信息技術系統將帶來的益處,信息化融入程度不強。造船業的工藝復雜,財務用ERP系統,業務用造船業標準工時系統,人為高筑的智能之墻,忽略職能間合作,導致形成制度化的框框。
四、造船業推進業財融合的對策建議
(一)建立牢固的組織基礎,克服造船業特殊性的不足
首先,成立專門的業財融合部門,進行組織架構變動,打破業務和財務部門各自為政。其次,培養又精通業務又掌握財務知識的專家。調整財務組織架構,重新定位財務職能,根據業務部門需要,在各業務部門設立財務崗,一對一的服務業務部門,全程分析業務發展情況。
(二)業財融合復合人才培養
業財融合是一項綜合性、戰略性工作,不僅對企業有著更高要求,對相關人員要求也不斷提高,財務人員不能局限于憑證、報表、報稅等內部工作,不僅是會計核算,以全局的眼光為企業出謀劃策,具有現代化管理專業知識,運用信息化工具技能,能集成業財融合,信息共享,主動分析業務數據的復合型人才。
(三)運用有利的業財融合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造船業需要業財融合人員加強理論學習,運用作業成本法,全面預算管理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和外在的經濟環境,選擇合適的工具方法,參考優秀競爭者的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吸取同行業先進經驗,掌握推進業財融合的有效措施。財務人員要高度介入戰略制定過程,在戰略與業務連接上利用財務和非財務信息支持戰略制定并進行理性分析,發揮財務管理能力以落實組織戰略。
(四)實現標準化管理和數據共享
1.提前推進標準化管理的實施
第一,全面成本管理。全面成本管理是整合各個部門實現一體化的必要措施,積極配合業務部門,制定一系列計劃,覆蓋企業各個經濟業務,優化營銷資源。
第二,運用現代化管理手段。在大科技時代,造船企業業務部門需要按財務體系要求,對采購、生產、銷售等環節適當調整,讓財務軟件融匯到各項業務中,將財務總賬系統和各個業務模塊連接起來,業財融合可以是業務融入財務,更需要是財務主動融入業務。
信息管理系統在業財融合中發揮重要作用,讓財務人員從繁雜的單據處理數據整理中解脫出,將財務與各部門信息同步。樹立大數據、智能化等多種手段,實行動態管理,信息共享,提升工作效率。
第三,財務部門跨部門數據分析。造船企業的財務部門人員不能呆坐辦公室等數據,需要主動參與到業務中去,避免信息不完整,不僅堅持會計準則,也要考慮到業務部門具體問題,解決實際情況。清楚業務人員的辛苦,為業務和財務融匯找出合作點。強調財務對業務經營的決策支持,風險把關。打破壁壘,建立溝通機制,在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開展培訓交流,推進工作進行。
第四,建立全面預算管理。全面預算管理覆蓋企業大部分經濟業務,不能將預算管理局限在財務部門,全面預算就是需要全員性、全程性、全面性,在制定預算過程中,要掌握修造船的各項業務,將財務數據貫徹到修造船的每個細節中。財務部門要參與到整個過程中,讓各項預算計劃適應企業長遠發展。
2.夯實數據基礎,實現信息共享
正確的決策源于信息,準確的信息基于可靠的采集,當我們抓住數據的根基,從合同管理、資產管理、成本管理展開,設定相關的管理分析數據,利用價值鏈各個領域的業務特征,讓ERP信息系統成為高度集成管理應用系統。通過整合企業各種信息數據,對信息數據的收集與共享,根據采集數據自動生成相關的信息,優化流程,刪除繁瑣流程,從而提高工作效率。企業最后情況都將反映到財務報表中,財務管理模式支持業務發展。
五、結論
造船業屬于傳統制造企業,面臨著轉型升級的迫切需要,因此造船業加速轉型升級對企業業務和財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有效整合企業資源,統一企業業務流程和標準,優化企業組織和管理。在我國船舶業發展面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為提升企業競爭力,企業實施財務與業務的整合,能為企業提供大量復合型人才,將能提供更加真實、可靠、有效的財務信息,穩定企業發展,立足市場經濟,實現企業發展戰略目標。業財融合可以將企業發展中可能遇到的不確定因素帶來的影響降至最低的有效手段,為企業的財務轉型明確方向,使企業各部門之間的管理協同作用得以有效發揮。
參考文獻:
[1]王歡歡.大數據下曲軸制造企業基于管理會計的業財融合探討[J].財會學習,2020(15):102-103.
[2]劉海蘭.企業實施業財融合推進精細化財務管理的措施[J].財經界(學術版),2020(14):186-187.
[3]吳哲文.建筑工程總承包企業“業財一體化”應用與完善探討[J].財經界,2020(08):88-89.
[4]夏嬋婕.基于生產經營全過程的業財融合一體化管理系統構建[J].財會學習,2020(18):43-44.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八零七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