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健
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新時代對于高校的教學策略也作出了新的要求,我們這個時候需要培養的不僅僅是會學習理論知識的知識型人才,更是需要培養綜合素養能夠全面提升的新時代人才。音樂教學近些年來在高校的教學過程中占有了一定的比重,其目的就在于讓高校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藝術綜合素養和各方面能力,所以作為新時代的高校教師,我們一定不可以忽略音樂教學的重要性。學生能夠在高效的學習過程中提高自身的藝術綜合素養,成為新時代所需要的全面型綜合人才,這才是我們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體態律動;藝術素養提升;音樂教學
體態律動其實是音樂教學過程中的一種創新型教學方法,它就是把一些基本的肢體動作和音樂節奏相結合的教育方式。體態律動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在音樂響起的時候身體就跟著音樂做出一定的反應,從而增加自身的節奏感。體態律動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其實有著很大的重要性,它能夠把音樂的教學回歸于最原始的方法,把律動和音樂教學相結合,動作和音樂相結合。學生們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理解能力,參加各種各樣的音樂活動,更是可以提升自己的肢體表演能力,提升自己的藝術素養。可以說體態律動在今天音樂的教學過程中已經發展為了一種必不可少的教學方法。本文也就高校音樂教學過程中體態律動在其中的運用做出幾點討論。
一、運用體態律動,增加學生們在音樂學習過程中的趣味性
興趣永遠都是最好的教師,高校的教學也是這樣。對于音樂學科而言,由于學生們這個時候思想已經較為成熟,有可能會有著拘謹或者放不開的感覺。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很難有學生能夠去主動的進行表演。所以,作為高校教師,我們可以去利用體態律動,增加學生們在音樂學習過程中的趣味性,讓學生們愛上音樂學科的學習,進而去提高自己的藝術素養。讓學生們在音樂響起的時候可以跟著音樂去運動起來,用肢體動作表達自己對于音樂的見解和看法。這樣一來,音樂學習過程中的趣味性將會大大增加,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例如,我在教學《茉莉花》這一首民謠的時候,我就告訴學生,大家在音樂響起的時候,可以把自己代入到音樂情境當中,想一想當地人民在贊美茉莉花時,表達了人與人之間的愛和愉快心情的感覺。自己可以跟著這首音樂進行體態律動,用肢體動作也可以表達出自己對于這首歌曲蘊含的情感的看法。這樣一來,在音樂課堂上,學生們不僅僅是枯燥的聽歌,學歌,唱歌。而是可以在音樂響起的時候進行體態律動,表達自身對于這首音樂的看法,同時也可以通過體態律動對于音樂的學習有的新的看法。體態律動增加學生們在音樂學習過程中的趣味性,是高校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忽略的一個點。
二、運用體態律動,增加學生們學習過程中的節奏感
音樂學習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就在于節奏感,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把一首歌完整的唱出來,但是卻發現自己唱的并不好聽,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學生們并沒有掌握這一程首歌的節奏。其實音樂學習的過程中,節奏感的提升有著各種各樣的方法,有的學生會自己進行腳打拍子,有的學生則會給自己買一個節奏器。但是在今天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去利用體態律動,增加學生們學習過程中的節奏感,在每一首音樂想起過程中能夠用一些肢體動作來記住這首音樂的間歇或者急湊部分,從而掌握整首音樂的節奏。
例如,我在給學生們教學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節奏的音樂時,就告訴學生們,大家可以運用體態律動增加自己的節奏感。我告訴學生們,大家有沒有發現一些人彈奏吉他的時候,腳總是不斷的拍打著地面,或者是抱著吉他輕輕的搖晃。這些其實都是運用了體態律動的方法,增加自身的節奏感。我們學習的過程中不可能說到一個地方唱,每一首歌都去用自己的節拍器,所以這個時候能夠利用自己的體態動作,記住節奏的快慢,久而久之,自身整體的節奏感也會得到提升。
三、運用體態律動,增加學生們的音樂表演能力
體態律動在教學的過程中與音樂相結合,在音樂中穿插了各種各樣的肢體動作,增強了音樂表演的觀賞性。所以,在天天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去讓學生們運用體態律動,增強自己的音樂表演能力,我們需要注意,其實一個完整的音樂表演并不僅僅是演奏一首完整的歌曲,而是要讓觀眾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體會到這首音樂所帶來的美感。要求學生們可以運用體態律動,在音樂演奏的過程中加入一些動作,這樣更可以把臺下的觀眾帶入到自己音樂所渲染的氛圍當中去,增強和觀眾之間的情感共鳴。音樂表演其實是一項綜合能力的考察,學生具有較高的舞臺經驗和舞臺素養十分的重要,而體態律動可以看成是學生們音樂表演過程中必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例如,有一次在要求學生們集體進行《黃河大合唱》演奏的時候,我就告訴學生們,大家需要在合唱的過程中加入一些肢體動作,把臺下的觀眾拉進自己音樂表演所需要表達的情感當中去。但是大家在進行音樂律動的時候需要做到整齊話語,這就要求大家對于這首歌的節奏有的一個很好的掌握,在哪一個節奏的停頓過程中做出整齊劃一的集體動作,在哪一段音樂表演的過程中加入什么樣的肢體動作這都需要大家去進行注意。我會把學生們加入了體態律動和未加入體態律動的兩部分視頻都錄下來給學生們觀看,讓他們看一看加入體態律動過后自己的音樂表演的觀賞性有了多么大程度的提升。其實,音樂表演是一項完整的表演,并不只是單純的對于樂曲的表演更是需要在舞臺上加入一定的肢體動作,把觀眾們帶入到自己想要表達的情感當中,增強自身表演的觀賞性。運用體態律動可以在高校音樂教學過程中增加學生們的音樂表演能力,這對于學生今后有機會進行音樂表演有著極大的幫助。
結語:體態律動可以說是新時代音樂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忽略的一個點,它運用各種各樣有趣的方法來集中學生們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們在音樂學習過程中的節奏和興趣,讓學生們能夠用心的感受歌曲節奏,激發起學習欲望。新時代高校的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去注意這一點,合理的利用體態律動,增加學生們的藝術綜合素養和音樂水平,這才是我們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周鍇.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教學法在高校合唱指揮教學中的運用[J].戲劇之家,2020(29):51-52.
[2]夏雅婷.體態律動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江西教育,2020(27):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