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文化
摘要:小學語文教材改革之后,出現了整本書閱讀的要求,這為語文教學增加了一項新的任務。這是一次綜合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開闊學生眼界的機會,教師需合理加以利用。但是整本書閱讀教學的難度明顯高于短篇作品的教學難度,學生能否完成任務也是一個未知數,教師必須制定出更有效的教學策略。本文將介紹幾種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方法。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
引言:
對于小學生來說,閱讀整本書有很大挑戰,他們中的很多都是初次做出這樣的嘗試。但是,整本書的故事內容帶給學生的思想沖擊是更大的,也能夠在此過程中積累更多課本中沒有的語言知識,摸索出閱讀技巧,這顯然是落實語文核心素養教育目標最有力的著手點。
1.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
著名現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當學生對某件事產生了興趣,就會全身心投入其中,可見‘學與‘樂是捆綁在一起的。興趣是學生最原始的學習動力,閱讀整本書非常考驗小學生的耐性,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興趣熱度消失速度快的他們想要讀完一本書,必須獲得興趣的支撐,而不是完全倚仗教師的監督和要求。為了讓學生產生“想要讀”的欲望,教師不妨在課內教學過程中,趁熱打鐵,在剛剛學完課內作品,學生們正意猶未盡之時向他們推薦優秀的課外作品。例如,在學習統編版小學五年級《小苗與大樹的對話》后,教師可向學生推薦季羨林的《我的童年》供其課后閱讀整本書,實現課內外閱讀的有機融合。學生閱讀課文的量大于課外閱讀的量,部分課文的出處有可能是名著名篇。例如,在學習統編版小學五年級《將相和》時,向學生推薦《史記》,使學生了解長平之戰與課文的聯系,深入了解其中的故事情節及始末[1]。這樣的引導學習可以擴大學生的閱讀視野,強化學生的知識認知,提高學生對整本書閱讀的興趣。
2.四位一體的整本書閱讀
2.1語言構建和運用
語文核心素養包括語言構建和運用、思維發展、審美鑒賞、文化理解四個層面,以核心素養為目標的整本書閱讀應該打造出“四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全面滲透能力培養與素質提升。以《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為例,為了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積累語言,學生們的閱讀進度每推進一些,教師就應該組織一次讀寫訓練活動,要求學生就某一部分描寫進行仿寫、續寫、改寫,或者寫出讀后感,促進語言知識和技巧的內化。還可以舉辦朗讀、配音比賽,讓學生們在一遍遍的重復中強化記憶,練習語言。
2.2思維發展與審美鑒賞
閱讀應該注重思維的發展與提升,而閱讀能力是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應用信息的重要過程,它能夠讓學生獲得審美體驗,并在閱讀思考中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窗邊的小豆豆》時,要讓學生在堅持閱讀的過程中,獲得有效的信息。借鑒書中人物的言行去聯想對比,反思自己的言行,去豐富自己的人生經驗;在欣賞精彩故事中,去領略小豆豆這個人物性格特點,去體驗豐富的人物情感,豐富自己的審美體驗 ,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在具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把《窗邊的小豆豆》的整本書閱讀分為這樣幾個板塊:快速式閱讀,掌握故事情節;《窗邊的小豆豆》批注式閱讀,記下點滴看法;《窗邊的小豆豆》探究式閱讀,探索閱讀方法。探究式閱讀又分為:故事探究篇,“小豆豆”經典故事的研究,“小豆豆”有趣情節的研究;人物探究篇,“小豆豆”主要人物形象探究,“小豆豆”類型人物形象探究[2]。
這些板塊既有老師的指導教學與督促檢查,又有學生豐富的活動。而這些板塊的分類可見既有針對信息處理的,又有歸類、對比、聯想、想象等能力的訓練。
2.3文化理解
小學生的閱讀多是“淺表性”的,多數情況下只能借助文字了解故事的表面意思,對于作品文化內涵的理解不足。這需要教師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多為學生搜集作品的創作背景,文化背景,讓學生從另一個獨特的角度去鑒賞故事。完成整本書的閱讀任務后還可以組織一次有關文化的普及活動,進一步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3.讓整本書閱讀評價變得靈動
在網絡科技發展的新時代,信息交流工具日新月異。微信已成為了當前信息與交流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范圍也與日俱增。借助微信軟件集音、像、圖、文于一體的獨特魅力與優勢,不斷改變與創新課外閱讀教學評價方式,使評價變得更及時、更貼切、更有趣,從而更有效地促進教學效果提升和學習成果的轉化。
首先,教師可以在開學初和家長建立微信好友,組建班級家長微信群,突出共性評價促進共同提高。家長每周末上傳反映孩子閱讀后的收獲,可以選取背誦一小段內容或者說出故事里面的一些情節錄小視頻上傳班級群……對及時上傳的內容,教師進行適時評價,表揚表現優秀的孩子,給同學樹立榜樣。當然,通過教師鼓勵性評價,家長之間也會形成互動評價和教育共識。如發現學生存在的一些不足,教師在微信群里發布的糾錯性評價可以實現整個“群”受益。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這種借助微信群與家長互動頻繁的評價,可以倒逼翻轉課堂生成,坐實課堂之外的教育效果。這對落實課外閱讀評價、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具有良好的效果。教師也可以根據課堂教學過程評價和學生在校情況評價等,將興趣相投、個性相似的學生再建立家長小組微信群,對小組內學生集體進行分層教育評價。
3.結語
而言之,整本書閱讀具有豐富的科學內涵和教學價值,不僅能推動語文課程改革的深入,而且能促進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及寫作水平,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但具體的實施也是困難重重,包含教學、課程以及教材等方面。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投身于整本書閱讀中,尋找有效的閱讀方法和閱讀途徑,讓整本書閱讀真正成為學生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1]譚梅,楊葉.核心素養視閾下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8,32(11):21-27,124.
[2]唐禧,肖翠云.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整本書閱讀策略——閱讀導學單的設計與運用[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8,19(08):59-61.
[3]馮躍幫.最是書香能致遠——基于核心素養下的整本書閱讀[J].華夏教師,2018(17):20-21.
[4]劉愷昕.在語文學科核心素養視閾下看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意義[J].江西教育,2018(14):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