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輝 李長亮
【摘要】中華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思想道德教育資源。傳統文化在民辦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構中有重要的涵養作用,民辦高校要立足自身實際,積極推動傳統文化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有機融合,探尋以傳統文化提升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踐行有效路徑,解決困擾民辦高校價值觀教育的難題,為民辦高校開展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提供有益思路和啟發。
【關鍵詞】傳統文化?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融合? 民辦高校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蘊含著豐富的思想道德教育資源。新時代背景下挖掘利用傳統文化中的教育素材,發揮其教育價值,是高校開展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必然要求。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植根的沃土,其中的仁愛、正義、誠信、自強等精神有助于培養大學生愛國、友善等價值品質。高校只有以傳統文化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推動傳統文化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有機融合,才能更好地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頭腦中生根發芽。民辦高校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展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主體,提升民辦高校傳統文化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民辦高校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合的現狀
民辦高校在辦學體制、辦學基礎、運行機制、管理方式、師資隊伍、生源質量等方面與公辦高校相比有較大差異,這就決定了在傳統文化融入民辦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方面必然有自身特殊性。例如,民辦高校普遍建校時間短,辦學基礎薄弱,師資力量不強,學生素質相對較低,人才培養目標和方式方法方面嚴重的功利化傾向,這些都要求民辦高校在傳統文化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合方面必須從這些實際出發,多采取一些對象化、接地氣的有效措施,在落實落細落小上下功夫,提升教育效果。
當前,民辦高校積極探索構建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合的長效機制,但沒有成功找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地方優秀傳統文化與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教育的有效對策,沒有形成以傳統文化提升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踐行效果的科學路徑。民辦高校建校時間短,校園文化缺少積累,文化氛圍不濃厚,不能為弘揚傳統文化,發揮傳統文化的思想教育和價值引領作用提供良好的校園環境,制約了傳統文化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這是民辦高校急需解決的問題。
二、民辦高校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合分析
1.傳統文化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存在的問題
由于民辦高校自身的特殊性,導致在大學生價值觀教育上存在一些不足,主要體現在:部分學生在集體奉獻與個人索取的道德價值觀、自我張揚與回歸傳統的自我意識價值觀、追求和諧交往與相對自我封閉的人際價值觀、追求真善美與沉迷低俗文化的審美價值觀、創新創業與職業規劃缺失的職業價值觀、理想性與功利性的婚戀價值觀等方面,還存在一些錯誤的價值認識,對民辦高校弘揚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產生消極影響。民辦高校必須針對這些問題,探尋積極有效的解決辦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傳統文化教育有機融合起來,發揮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作用,提升教育效果和質量,是當前很好的選擇。不可否認,傳統文化與民辦高校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融合,其目的、內容、做法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研究解決,探尋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徑。
2.傳統文化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合的基本思路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民辦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合具有現實可能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超越時空的教育價值,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進行現代轉化,仍然有著巨大的教育功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產生于傳統文化沃土,本身就是對傳統文化中的思想精華繼承和發展,又在現代條件下加以挖掘、凝練和升華,這種密切關系為傳統文化教育與民辦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深度融合提供了現實可能性。但是也要認識到,二者的融合還面臨著各種問題的困擾,如傳統價值觀與時代新價值觀的碰撞、一元指導思想與多元價值并存的沖突、西方資本主義價值觀的影響、民辦高校課堂教學對傳統文化、民族精神傳承與創新等難題,需要在推進傳統文化與民辦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合過程中探尋解決的辦法。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是明確傳統文化與民辦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合的重點和目的,就是要從傳統文化中挖掘開展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資源、素材,以傳統思想文化精髓教育引領大學生價值觀,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傳統化教育有機融合、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提升民辦高校大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度,提高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自覺性、主動性,這也是融合教育的根本落腳點。
3.傳統文化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合的有效路徑
民辦高校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傳統文化教育融合的路徑,要在實踐中注重長期教育與重點教育的統一、理論教育與踐行教育的統一、傳統性與現代性的辯證統一、主導性與多樣性的辯證統一,做好全面規劃,以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傳統文化的升華與超越。探索傳統文化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合的有效路徑,要以理論學習為基礎,以學生日常管理服務為重點,以優化校園文化建設為根本,以社會實踐課程為契機,以黨團教育活動為平臺,以校園媒體為主要陣地,以挖掘和傳承地方文化為特色,強化踐行教育,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地方優秀傳統文化與民辦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體現出理論性與創新性的統一、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統一。
探尋傳統文化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合的有效路徑,要協調做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一是選擇制定融合教育的內容。精心選擇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相適應的傳統文化通識課程教學內容,編寫傳統文化校本教材,完善傳統文化與民辦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教育的課程建設。二是做好融合教育的課程設計。概括提煉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價值精髓,融入高校思政課,精心做好各門思政課程的設計與教學活動,明確傳統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切入點,保證融合教育的效果。同時按照“課程思政”的思路創新傳統文化課程的教學方式方法,提高傳統文化教育質量。三是搭建校園文化實踐平臺。傳統文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重要的涵養作用。因此,要多搭建校園文化實踐平臺,增加傳統文化在校園文化活動中的比重,廣泛開辟弘揚傳統文化的新陣地,以各種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傳播傳統文化,弘揚傳統價值理念,引導廣大青年學生以傳統文化精髓涵養個人思想道德修養,自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四是有效利用各種媒體平臺。推動傳統文化與各種新媒體的有效對接,積極利用微信公眾號、微博、網站專題欄目等網絡平臺和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傳播傳統文化,以專欄或專題形式系統地普及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新傳統文化宣傳教育途徑,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造民辦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的有效載體。五是開拓校外實踐平臺。利用當地傳統文化教育基地、紅色文化教育基地等資源,積極構建開展傳統文化融合涵養民辦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校外實踐平臺,讓學生從實踐中切身體會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在關聯性、一致性,潛移默化的認知認同我們的價值觀,增強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合的自覺性。六是推動踐行教育常態化。民辦高校要積極推動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日常生活,使踐行教育常態化,提高踐行的自覺性主動性。為此,要處理好四方面的關系:堅持重點突破與整體推進結合,提升踐行教育的針對性;堅持“理論與實際”結合,提升踐行教育的實效性;堅持“目標與指標”結合,提升踐行教育的規范性;堅持“認知與踐行”結合,提升踐行教育的自主性和教育效果。
結束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民辦高校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構中有重要的涵養作用,民辦高校要立足自身實際,探尋以傳統文化提升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培育踐行有效路徑,解決困擾民辦高校價值觀教育的難題,為民辦高校開展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提供思路和有益啟發。
參考文獻:
[1]劉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滋養[J].思想理論教育,2015(01):20-25.
[2]李春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現實困境與多維路徑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6(01):44-47.
基金項目:2019年山東省“傳統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專項課題“新時代背景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民辦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教育機制研究”(課題編號:CT201911263)階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