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聰聰 李莎莎
摘? 要:綜述護士人文關懷品質的概念、研究現狀、實踐效應以及影響因素。指出護士人文關懷品質雖在護理領域中的應用研究較多,但少有研究將探索視角放在把多個實際發揮影響作用的變量同時納入影響體系探討各因素的內在關系和傳遞機制,應提煉科學、有效的干預路徑,依托路徑關系與作用機制為護士人文關懷品質的教育培訓提供最佳培養途徑,節約人力與物力資源的投入。
關鍵詞:護士人文關懷品質? 護理? 人文關懷? 關懷
中圖分類號:R47?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0)10(c)-0219-04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concept, research status, practical effect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practical effects of humanistic care quality of nurse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although there isare muchany research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nurses' humanistic care quality in the field of nursing, few researches have put the perspective of exploration in putting multiple variables that actually exert influence into the influence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intervention path, relying on path relationship and action mechanism, to provide the best training way for nurses' humanistic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aving manpower and material resources.
Key Words: Nnurse humanistic care quality; Nnursing; Hhumanistic care; Ccare
人文關懷是護理的核心, 是優質護理的重要指征[1]。《“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到要加強醫療服務人文關懷,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同時,《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指出護士需深化“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體現人文關懷。現患者對人文關懷的需求也得到了大量研究的證實,人文研究者將近10年國內外護士人文關懷品質的現狀、實踐效應及影響因素進行綜述,以期為我國護士人文關懷品質的研究與教育培訓提供理論參考。
1? 護士人文關懷品質的概念
護士人文關懷品質是護士經過特定文化教育形成的帶有穩定性傾向的,能夠通過護理人文關懷行動體現出來的內在專業稟性或特征,包括人文關懷理念、人文關懷知識、人文關懷能力和人文關懷感知等[2]。
2? 護士人文關懷品質現狀
陳睿等人[3]通過可視化分析軟件CiteSpace III對我國護理人文關懷的相關文獻進行分析發現,國內護士人文關懷品質得分不均衡且狀況不容樂觀。邵靜等人[4]對北京市精神科護士人文關懷品質現狀調查發現,護士人文關懷品質整體處于中等水平,且高于崔麗艷等人[5]和Shirlene等人[6]對二甲醫院護士的研究結果。盛林等人[7]研究門診護士的人文關懷品質平均得分處于中等水平,其中關懷能力和理念相對較弱,與張蜜[8]研究結果一致。徐蓉等人[9]調查研究發現,臨床護理人員人文關懷知信行總體處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人文關懷知識得分較人文關懷行為和人文關懷信念得分高,且人文關懷信念得分最低。因此,國內護士人文關懷品質整體表現參差不齊且不容樂觀,護士人文關懷品質需要個體不斷將經驗內化,是一個長期過程,研究者應重視護士人文關懷知識的內化和行為體驗。
3? 護士人文關懷品質的實踐效應
人文關懷護理的效應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即護士對患者的人文關懷與護理管理者對護士的人文關懷。首先,護士對患者實施的人文關懷品質效應體現為改善患者的抑郁與疼痛,滿足其心理和生理需要。研究顯示,長期的消極情緒會加速惡性腫瘤的發展。人文關懷可以通過緩解消極情緒減輕病人癌因性疲乏的程度[10]。蔣洪霞等人[11]通過對老年腫瘤患者實施關懷性觸摸的關懷干預,降低了患者抑郁和疼痛評分。另外,人文關懷在精神病學領域備受關注,穆罕默德·戈達研究發現,對精神病患者采用約束不利于患者和護理人員的身心健康,尋找限制性的替代療法有利于構建患者的人文關懷路徑[12]。其次,護理管理者對護士實施人文關懷能減少護士的同情心疲乏與職業倦怠,提高護士執業能力與職業認同感,從而提升護理質量[7]。張蜜等人[8]調查發現,護理管理者對護士人文關懷品質培育有利于護士人文執業能力的提升。申素淑等人[13]通過對護士進行人文關懷干預的結果顯示,人文關懷可以減少職業倦怠的發生, 提高護士工作滿意度。因此,以人文關懷為核心的護理實踐項目研究意義深遠且重要,而尋求護士人文關懷品質的影響因素對護理實踐項目的成功展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4? 護士人文關懷品質的影響因素
4.1 客觀因素
4.1.1 組織支持
組織支持對護士人文關懷品質具有正向影響[4]。何雙雙等人[14]通過研究提出加大組織支持,是關懷護士的表現,增加對護士的關懷可以促進護士對患者的人文關懷。組織支持感有利于形成互幫互助的同事關系和良好的組織氛圍,人文關懷理念與感知在團結和諧的組織氛圍的長期熏陶下得以提升。同時,開放的組織氣氛使得權利、信息、報酬和知識與護士的聯系更加緊密,使護士更為主動地在學習與實踐中提升自身的人文關懷知識與能力,從而提高其人文關懷品質。因此, 護理管理者應充分認識到組織支持對護士人文關懷提升的重要性,努力營造支持性的組織氣氛,對護士所做的貢獻給予更多的鼓勵,重視護士提出的建議并及時給予反饋。
4.1.2 關懷環境
徐培[15]研究表明, 同事關懷對人文關懷品質有影響, 當護士接受來自同事的關懷時, 除了能感受到被關懷的感覺、加深對關懷的理解, 也更容易激發其內在動力去關懷患者,進而形成良好循環。護理人員間彼此信任,互相關懷,觸動人文關懷感知,從而在護理實踐中表現出來。同時,在關懷環境氛圍下,護士的獨立人格受到了尊重,讓其更有力量獲得成長空間,提高護理服務水平。因此,提示醫院應努力創造一個關懷的環境,引導同事間的協作,增強科室凝聚力,讓護士更好地體會人文護理的精髓。
4.1.3 教育培訓方式方法
國內外學者對護士人文關懷的培訓研究主要聚焦在教育培訓方式方法。護士人文關懷教育培訓的方法包括講故事、看電影、記日記等的敘事教育以及換位思考等。張萍等人[16]的研究發現體驗式培訓有利于提升老年病房護士人文關懷品質,與以往相對枯燥乏味的傳統授課方式相比,體驗式教學提高了護理人員的積極性和參與度,提升了培訓效果。于晶等人[17]發現通過跨理論模型培訓,護士人文關懷品質得到提高。跨理論模型培訓模式不僅融合了多種教育培訓的手段, 而且應用同伴榜樣效應、建立監督機制, 使培訓后的行為更加穩固。提示醫院護理管理者應充分理解護士人文關懷知識、能力、感知、理念這4個維度的相互關系,在傳統培訓方式的基礎上勇于創新,汲取多種培訓方式的優點,更加注重護士的自主性、個體差異性及培訓的趣味性、實用性,著眼于護士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合理統籌醫院教育資源,提升培訓的效果。
4.2 主觀因素
4.2.1 職業價值觀
研究發現護士的職業價值觀在護士人文關懷中具有關鍵作用。Khademi等人[18]在研究中證實具有正性價值觀的護士,能對病人投入更多人性化的關懷。這與邵靜等人[4]研究結果一致。正向的職業價值觀不僅能提高護士對于護患關系的認知,同時可以讓護士擁有積極的工作動機與態度。和諧護患關系的構建依賴于人文關懷,向上的工作態度是實施護士人文關懷的前提。思想決定行為,在正向的護士職業價值觀的指導下,護士人文關懷能夠更好落實。因此,護理管理者應加大有關職業價值觀引導,幫助其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進而提升護士人文關懷品質。
4.2.2 職業壓力
王消消[19]研究表明護士職業壓力不利于護士人文關懷品質的形成。護士如果持續存在職業壓力,會導致護士對所從事的職業發展前景悲觀,自我成就感降低,心理上產生抵觸情緒,表現在與患者交流溝通方式簡單,服務態度和言談舉止生硬,加劇護患間的矛盾,不利于護士人文關懷品質的形成。因此,醫院的護理管理者應針對護士存在的壓力源采取措施,如優化人力資源管理,合理完善排班制度等緩解護士職業壓力,提高護士人文關懷品質。
4.2.3 工作滿意度
研究發現,護士人文關懷品質隨著工作滿意度的增加而提高。護士工作的滿意度高,表明護士對護理專業有良好的認知和感情[20],其懂得關懷對患者的重要性,因此會最大程度發揮自己的才能和工作熱情給予患者人文關懷。提示醫院應關注護士的工作滿意度,可通過完善護士福利制度,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等措施提高護士工作滿意度,從而提升護士人文關懷水平。
5? 結語
綜上所述,國內外已有不少學者對護士人文關懷品質進行廣泛的研究,但我國的人文關懷品質研究較國外起步晚,且影響因素多集中在單一因素的研究,均通過回歸分析確定預測護士人文關懷品質的相關變量方面,既往研究雖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文關懷品質的現狀及其與相關影響因素的關系,但少有研究將探索視角放在把多個實際發揮影響作用的變量同時納入影響體系探討各因素的內在關系和傳遞機制,這種現狀不利于護理研究技術與方法的最佳實踐過程。因此,如何科學有效地探索影響護理人文關懷品質變量作用的機制與路徑關系,并依托路徑關系與作用機制為護士人文關懷品質的教育培訓開展一種有效且節約人力與物力資源的培訓模式尤為重要。藉此,探索護理人文關懷品質的影響因素的路徑關系,將是護理界長期關注的一項重要研究。
參考文獻
[1] 劉義蘭,吳紅艷,胡德英,等.護理人文關懷質量管理的思考[J].護理學雜志,2017,32(23):1-4.
[2] 顏海萍.護士人文執業能力測評工具的構建研究[D].南方醫科大學,2016.
[3] 陳睿,劉義蘭,吳松梅,等.基于CiteSpace的國內護理人文關懷研究的可視化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9,34(14):1276-1282.
[4] 邵靜,孫宏玉,劉曉,等.北京市精神科護士人文關懷品質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9,25(5):549-554.
[5] 崔麗艷,丁淑貞,張端鳳,等.本科護生人文關懷能力和職業價值觀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6,16(4):266-267.
[6] Shirlene N, Linda S, Beverly Schaefer.What Is Caring in Nursing? Sorting Out Humanistic and Christian Perspectives[J].Journal of Christian nursing:aquarterly publication of Nurses Christian Fellowship,2018,35(3):160-167.
[7] 盛林,孟春燕,欒曉嶸.門診護士人文關懷品質與職業認同的相關性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9,36(2):51-54.
[8] 張蜜,劉芳,王悅齊.新入職護士人文關懷品質與人文執業能力的相關性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9,34(14):1287-1290.
[9] 徐蓉,王玲,謝拉.臨床護理人員人文關懷知信行現狀調查及分析[J].護理學雜志,2019,34(11):57-59.
[10] 鄭細梅,謝宇紅.人文關懷對結腸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質量影響的研究[J].當代護士,2015(7):95-97.
[11] 蔣洪霞,韋秀霞,李青荷,等.關懷性觸摸對老年腫瘤患者抑郁和疼痛及對護士人文關懷品質的影響[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8,26(12):930-933.
[12] Raveesh Bevinahalli Nanjegowda,Gowda Guru S,Gowda Mahesh. Alternatives to use Of restraint:A path toward humanistic care[J].In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2019,61(4):693-697.
[13] 申素淑,吳小欽.護士人文關懷品質與職業倦怠程度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20):164-166,169.
[14] 何雙雙,湯靜.組織支持感對醫務人員職業認同度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5,12(6):145-149.
[15] 徐培.健康管理中心護理人員人文關懷品質及影響因素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7,26(24):4563-4564.
[16] 陳萍,張寧宇,林秋時,等.體驗式培訓提升老年病房護士人文關懷品質的研究[J].全科護理,2019,17(33):4226-4228.
[17] 于晶,于桂玲,李婷.基于跨理論模型培訓提升兒科護士人文關懷品質[J].護理學雜志,2018,33(18):69-71.
[18] Khademi M, Mohammadi E, Vanaki Z.A grounded theory of humanistic nursing in acute care work environment[J].Nurs Ethics,2016,24(8):908-921.
[19] 王消消.研究生學歷護士人文關懷品質現況調查及影響因素研究[D].青島大學,2018.
[20] 趙蕾,翟心宇.工作自主性對員工建言行為的影響-工作投入和主動性人格的作用[J].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18,228(6):33-44.
[21] 陳威.新建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生工作中的人文關懷對策探究[J].社會科學前沿,2020,9(8):1158-1161.
[22] 李燦榮.高校思政教育中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研究[J].教育進展,2020,10(4):498-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