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得利
摘 要 城市園林綠化美化了城市環境,為城市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閑環境,對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園林是城市中的重要建設工程,但從當前的城市園林綠化情況來看,依然存在不足之處,因此需要采用相應的措施解決,以使得植物更好地發揮其生態調節作用。基于此,分析城市園林綠化中園林植物的選擇與搭配現狀,提出相關的選擇與搭配原則和策略。
關鍵詞 城市園林綠化;園林植物;選擇;搭配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30.034
我國的城市化發展步伐不斷加快,但城市綠化空間越來越小,因此對于生態環境保護有了更高的要求。生態環境關系到人們的生存,也關乎人們的健康,做好城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就需要發揮城市園林綠化的作用,將園林環境充分利用起來,合理搭配園林植物。這樣不僅可以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而且可以通過園林體現城市的文化底蘊,使得城市的整體形象得到提升。所以,要保證城市園林更好地發揮價值,就要重視綠化工作。
1 城市園林綠化中園林植物的選擇與搭配
現狀
1.1 植物選擇單一化
在當前的大環境下,很多城市在建設園林時,為獲得良好的園林城市效果,往往會效仿一些發展較好的生態城市,導致植物種類過于單一,園林景觀也沒有自身特色,比如在大面積空地上種植草坪,在草坪上重點安置雕像,引進植物時引入外來物種,沒有考慮該種植物是否能適應當地自然生態系統,甚至造成生態不平衡問題,必然會消耗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園林建設的資金投入較多,不符合城市生態園林建設需求。
1.2 植物搭配單一化
在進行園林建設的過程中,往往強調整個園林整齊劃一,對植物的搭配不重視,沒有采用分層種植的方法種植喬木、灌木。在植物的種植上也沒有分區,不僅會對生態種群的生長產生影響,園林植物不能體現出立體感和層次感,不能很好地發揮園林植物的觀賞價值。在園林城市建設時,要根據總體規劃對植物進行合理搭配[1]。比如,在公園風景區種植植物,要發揮植物的造景作用,對喬木、灌木合理搭配,同時還要發揮藤本植物的作用,并結合草地花卉,保證植物多層次結合,隨著季節的變化而不斷變化,觀賞性得到提升。但是,當前大多數城市的園林植物搭配并不能突出多樣化,整個園林給人以單調感,園林植物的美感不突出。
1.3 園林規劃較為盲目
在城市園林設計中,考慮到經濟性原則,多會以草坪和灌木叢為主,沒有對園林植物進行合理規劃,導致城市特色不能通過園林體現出來。在城市的發展中,城市園林建設是重要內容,城市園林規劃存在盲目性、沒有發揮本地的特色,就會導致城市發展滯后。
2 城市園林綠化中園林植物的選擇與搭配
原則
2.1 生態環境平衡原則
城市園林的景觀建設中,必須維護園林植物的多樣性,確保植物景觀動態化、多元化發展。在選擇園林植物以及對園林植物進行配置的過程中,不僅要發揮植物的作用促使園林發揮調節生態系統的功能,而且要營造賞心悅目的景觀。植物物種豐富,可使得園林景觀色彩豐富,有助于構建和諧的生態環境。豐富的植物物種能夠將各種鳥類和昆蟲吸引來,維持園林生態環境的平衡。
2.2 可持續發展原則
鄉土植物對園林環境有很強的適應性,而且成活率高,能夠提升園林景觀效果,保證園林可持續發展,因此城市園林綠化中應以鄉土植物為主。園林綠化中引進外來植物,需要注意外來植物對本地環境的適應性,當地的氣候環境以及土壤特點是否對外來植物生長有一定的影響。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維護城市園林綠化環境的完整性,需要將鄉土植物與外來植物結合,做好后期的植物養護工作。鄉土植物對當地環境有很好的適應性,所以鼓勵多種鄉土植物,少種植外來植物,以降低園林維護成本。
2.3 保留城市文化原則
城市園林綠化布局中要注重植物種類的選擇,不僅要考慮當地城市景觀基礎設施的實際情況,還要確保植物的生態效益充分發揮,體現城市文化,維護植物健康生長的同時,還要注重植造型,使其散發生命氣息,同時充滿藝術色彩。只有這樣,才能塑造和諧的自然生態環境,凸顯城市文化特色[2]。
3 城市園林綠化中園林植物的選擇與搭配
策略
3.1 植物種類多樣化
園林的植物種類要多樣化,要運用獨特的鄉土植物設計方法,使園林植物搭配更加合理,將城市文化體現出來,發揮品牌效應,使得城市園林擁有獨特的綠色風格,地方文化特色更加突出。在選擇本地綠色植物時,要多樣化選擇,打破園林植物單一的局面。
3.2 植物搭配合理化
建設生態園林城市,就要將園林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城市園林綠化中,各種植物的搭配非常重要。在園林建設中,不僅需要尊重自然,同時還要發揮美觀效應,這就需要在塑造自然空間時,根據各種植物的生長特點使植物景觀有層次感,提升藝術魅力。另外,各種植物在不同的季節會產生變化,使得園林植物呈現出季節性美感,這是園林中的其他元素所不具備的。園林中的樹木、灌木以及各種表層植物層層生長,構成一個相對完整的生態系統。植物的生長與環境有關,區域性非常強,不同的植物適合在不同的地區生長。所以,在種植植物時,要考慮到園林所在地理位置以及適合種植的植物種類。園林的不同區域種植不同的綠色植物,不僅起到搭配作用,還可以促進植物生長。比如,在學校和醫院等公共場所種植適應性很強的植物,不僅對環境起到保護作用,而且可以起到隔音、防塵的作用,能夠吸收對有害氣體,環境維護成本降低。如果是地方特色濃郁的建筑物或者烈士陵園,在選擇植物時要體現地方特色,如當地具有地標性的綠色植物或者具有象征意義的松柏等。在城市的主干道兩側帶狀公園中種植園林植物,要確保植物不會影響駕駛員的正常行車,還不能讓駕駛員產生視覺疲勞,保證行車安全[3]。
在城市的園林植物綠化中,為了提高景觀的美觀度,要將各種植物合理配置,充滿秩序性,對于各種喬木、灌木以及花草按照層次搭配。比如,園林道路的兩側以高大的喬木為主,在整個的園林景觀中不僅可以起到骨架作用,還可以發揮路標效應,游人進入園林對道路的布局一目了然。灌木下輔以灌木,起到映襯的效果,使得樹木的觀賞價值得到提升。在樹下種植草坪,可以彌補綠化存在的不足,而且人們在玩耍時有更多的綠色空間,提高安全性。喬木的根系較深,灌木的根系稍稍淺一些,草坪附著在地表,從自然生態環保的角度出發,將喬木、灌木、各種花草和草坪結合起來,還可以發揮集水效應,雨水通過植物的根系滲入到地下,成為地下水資源,還可以防止土壤流失。所以種植植物時要做到層次化,提高景觀的體力效應,還可以維護生態資源不被破壞。
3.3 植物選擇本土化
園林植物關乎園林的生態,也關乎園林的景觀效果,所以,選擇對環境有良好適應性的植物十分必要,保證綠化的完整性和生態平衡性。在園林綠化建設的過程中,由于各個城市的氣候特征不同,植物生長環境存在不同,選擇當地的鄉土植物是最適宜的。當地的植物種類對當地的環境有良好的適應性,有較高的成活率,對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可以起到協調和維護作用,所以植物選擇要做到本土化。
4 結語
隨著人類文明步伐的不斷加快,現代化元素已經不再局限于高層建筑、工業企業等,綠色生態環境建設尤為重要。城市園林綠化中,植物是重要的元素,要合理搭配,突出其地方特色,構建園林植物體系以提高園林的美觀度,使得園林生態更加符合城市發展,趨勢滿足城市居民的環境需求。由于城市中的土地資源有限,要更好地發揮園林的生態效益,就要保證植物的種植層次感強、造型藝術化。園林植物可以對人居環境起到凈化作用,發揮其生態城市建設的作用,實現生態效應最大化,從而提高城市化水平。
參考文獻:
[1] 彭連英.淺談城市園林綠化發展趨勢及道路綠化植物的選擇[J].湖北農機化,2018(9):60.
[2] 黃定寬.城市園林綠化植物選擇配置現狀及對策[J].鄉村科技,2018(5):52-53.
[3] 曾國才,楊凱.鄉土植物與城市園林綠化中的景觀營造探討[J].現代園藝,2019(4):83-84.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