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大學英語作為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大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新時期大學英語教學需要適應社會、經濟發展趨勢,社會與經濟的發展需要本文文化作為支撐,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需要重視本文文化的導入,從而豐富大學英語教學內容,提高大學英語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新時期 大學英語教學 本土文化 導入
隨著文化全球一體化發展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急需培養一大批人才進行國際交流,提高我國在世界的地位,推動我國在世界的發展,這批人才不但需要掌握扎實、豐富的英語知識和技能,同時需要具備深厚的本土文化素養。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導入本土文化至關重要,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導入本土文化,不但可以增強大學生的民族認同感與榮譽感,同時可以將本土文化進行傳播,對于本土文化的傳承和保護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新時期大學英語教學中本土文化導入的必要性
1.文化意識形態發展的必然要求。文化意識形態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時間,文化意識形態中包括了我國人民的智慧,不但可以促進社會、經濟的進步,同時可以推動精神文明的發展。目前高校學生中存在一大批崇拜西方文化、拜金主義至上的青年,急需糾正他們的價值觀。通過大學英語教學中導入本土文化來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扭轉其錯誤的觀念和想法。大學英語教學的開展不是為了讓大學生崇洋媚外,而是希望大學生可以學習西方先進的文化,并且與我國優秀的本土文化進行融合,從而取其精華,促進我國文化意識形態的形成。
2.本土文化傳播的有效途徑。隨著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對新型事物追求中,對于本土文化了解越來越少,而且本土文化傳承也出現了一定的問題。在高校英語教學中導入本土文化,不但可以讓教師和學生重新認識我國的本土文化,熱愛我國的本土文化,而且可以通過英語將我國的本土文化進行傳播,讓世界更多人認識和了解我國的本土文化,從而達到與世界的交流。本土文化需要傳承與保護,本土文化是國家發展的靈魂,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導入本土文化是一種有效的途徑。
3.英語教學創新的有力保障。英語教師為了順利開展大學英語教學活動,提高大學生英語口語能力、聽力能力,鼓勵學生在英語課堂中全程用英語來進行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雖然學生在英語水平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忽略了在教學活動中本土文化的傳遞和傳承。這種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大學生發展特點和需求,將本土文化導入到大學英語教學中是對英語教學的創新,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于本土文化的認知情況,同時可以通過英語將本土文化進行傳播,讓更多西方國家、人了解到我國的傳統文化。例如我國青年人非常喜歡西方的情人節,這是西方文化有效傳播的效果,同樣我國七夕情人節也可以通過英語教學讓更多西方人了解和喜愛。
二.新時期大學英語教學本土文化導入存在的問題
新時期大學英語教學本土文化的導入在我國實施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制約大學英語教學的全面開展。主要存在的問題如下:
1.英語教學教材落后。大學英語教學教材是根據教育部高校英語教學大綱要求制定的,主要針對大學生英語詞匯、語法、閱讀、口語、聽力、書寫等內容開展教學活動,教材注重的是大學生英語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和掌握,并未將本土文化內容加入到英語教學教材里,傳統的英語教學教材已經不能滿足新時期大學生發展的需求。大學生進行國際交流不但需要具備一口流利的口語,同樣需要掌握交流方的文化內涵,從而更好掌握交流內容和方向,講對方感興趣的話題,避免讓對方難堪的主題,從而達到最佳交流效果。但是目前在高校英語教材方面存在落后的現象,并未將本土文化導入的英語教材中,需要改進。
2.英語教師綜合素養低。英語教學是一門語言教學,與我國的語文教學相似,不但需要學生掌握字、詞、句、文章,同樣需要了解文章的思想和內涵,才能真正的了解語文和掌握語文。但是目前高校英語教師綜合素養不夠,對于本土文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導入認知存在偏差,認為只要按照教學大綱,將最基本的聽、說、讀、寫、譯知識和技能傳遞給學生就可以,并未考慮大學生在今后學習和工作生涯中的實際需求,大學生掌握英語,需要在今后交際活動中靈活將其應用,不了解其中所蘊含的文化只能進行簡單的交流,對于合作洽談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認為學生對于我國本土文化是非常了解的,沒有必要在大學英語課堂中進行本土文化的導入,只是一味在講解西方文化,灌輸西方文化,導致英語教學中對于大學生價值觀樹立出現一定的偏差。
3.英語教學策略不合理。本土文化導入大學英語教學中需要科學的策略才能推動英語教學活動的開展,但是目前在高校中英語教學策略不合理。大學英語課程的開展是為了培養大學生跨文化的交際能力,學習西方文化的同時要傳遞我國的傳統文化,但是目前大學英語教學主要是以傳遞西方文化為主,大學生對于西方文化了解比較多,并且能夠準備的表達出西方文化內容,但是對于英語表達我國傳統文化卻存在一定的困難。例如學生用英語講述我國傳統節日春節,只能簡單講述出春節聚會、吃團圓飯、放鞭炮等內容,對于出席守歲等文化內容難以用英語表達。另外關于我國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等在大學英語教材中都無涉及,忽略了對本土文化的介紹。
三.新時期大學英語教學中本土文化的導入策略
新時期高校大學英語教學關于本土文化的導入需要樹立正確的觀念,加大宣傳力度,讓教師和學生認識本土文化在大學英語中導入的重要性,根據高校英語教學目標對英語教材內容進行創新、提高英語教師的綜合素養、提升本土文化教學策略等促進大學英語教學中本土文化的導入。
1.創新大學英語教材內容。傳統的大學英語教材內容已經不能適應新時期發展的需要,新時期需要綜合素質和能力都兼備的人才,因此根據人才發展目標,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調整和創新,從而滿足教學活動的開展。在大學英語教材中將本土文化進行貫穿,并且與西方文化進行有效結合,從而注重中西方文化的融會貫通,大學英語教材內容的選擇上要突出本土文化,將各國不同地區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文化等進行編輯,擴寬大學生知識面的同時,掌握更多國家、地區的信息。彌補傳統大學英語教材上只傳遞英語專業知識和西方文化的不足。讓大學生掌握更多本土文化,并且能夠將本土文化進行傳承與保護。
2.提高英語教師綜合素養。新時期大學英語教學的開展需要增強師資力量,提高英語教師的綜合素養,更好的將本土文化導入到大學英語教學中。第一,提高大學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對本文文化的認知,教師需要在開課前對所教授學生進行調查了解,了解不同地區學生所處地區的本土文化,制定相應的教學內容,在教授過程中將本土文化自然地導入。第二,大學英語教師要加強本土文化方面的培訓或者實地調查,從而更加了解不同地區的本土文化,并且調整本土文化的英語教學方式,將英語語法與本土文化進行有效結合。第三,加強大學英語教師的交流與學習,可以定期安排大學英語教師到其它高校進行聽課學習,也可以邀請其它高校的大學教師到本校來指導,從而加強教師之間關于本土文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導入的話題交流,掌握更多科學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從而提高大學英語教師的綜合素養。
3.制定合理英語教學策略。大學英語教學中本土文化的導入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學策略。根據不同地區的本土文化內容制定不同的教學策略,教師需要將中西方文化進行結合,并且進行對比,才能在新時期讓大學生真正了解中西方文化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從而讓學生掌握英語技巧。第一,從詞匯方面了解中西方文化內涵的不同,從而制定合理的教學策略,例如狗--Dog,在我國形容人的話是卑鄙的人,但是在西方則形容的是忠誠的人,再比如龍--Dragon,在我國是祥瑞的代表,但是在西方是災難的象征,因此在英語交際中僅僅對英語詞匯的字面意思進行了解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對詞匯背后的文化內涵進行研究,才能促進英語交際活動的開展。第二,在整篇英文作品中導入本土文化,加深難度,進行本土文化在英語學習中的應用,從而達到通過英語傳遞我國文化的目的。例如在講述西方傳統節日的時候,可以相應的引入我國的傳統節日,進行對比和分析,幫助學生能夠準確的用英語闡述傳統節日的內涵、內容和相關禮儀等,通過英語傳遞我國文化,為大學生今后開展國際交流奠定扎實的基礎。
大學英語教學作為大學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高校、教師高度重視,為了提高大學生英語綜合能力和素養,需要將本土文化導入到大學英語教學中,從而讓學生掌握更加豐富的內容。大學英語教學本土文化導入可以通過創新大學英語教材內容、提高英語教師綜合素養、制定合理英語教學策略的方式完成。
參考文獻
[1]王培榮,王亞榮,梁惠卿.本土文化融入高職英語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4).
[2]聶宏藝,范麗娜.大學英語教學中本土文化導入策略[J].當代教研論叢.2018(05).
[3]杜銳.高中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的滲透[J].教學研究.2018(02).
[4]柴林.英語教學中融入本土文化初探[J].甘肅教育.2018(10).
[5]王林.大學英語教學中本土文化的缺失及對策[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18(01).
[6]海娜.地方民族院校英語教學中的本土文化傳播芻議[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6(02).
[7]沈潔玉.英語教育中的本土文化失語及其對策——兼及《中國文化》課程教學改革[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8(05).
基金項目:曲靖師范學院校級科研項目“云南省大學英語教學本土民俗文化課堂導入行動研究”(2018QN008)。
(作者介紹:黎瑩,曲靖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