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月
【摘要】課程思政是當前全國高校思想政治體系建設進程中的新興教學理念,也是高校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和舉措,是高校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識教育有機統一的新興載體,因此,發揮課堂思政作用,實現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尤為重要。藥學專業英語是藥學專業的重要基礎課程,也是長期伴隨藥學專業人才科研學習工作的重要工具,本文從課程思政視角出發,分析藥學專業英語課堂發揮課程思政作用的必要性及當前的現狀與問題,對于藥學專業英語課堂構建提出若干建議,以期對思政教育與藥學專業英語課堂的深度融合提供參考。
【關鍵詞】課程思政? 藥學專業英語? 課堂構建
【課題項目】民辦高校制藥工程專業建設精準服務吉林省制藥企業的研究,課題編號:JGJX2018D438。
【中圖分類號】G641;R-4;H319.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46-0047-02
思政教育作為高校一切工作開展的首要基礎,思政教育工作的有序、有效開展,是全面提高學生課程核心素養的重要戰略基礎,在藥學專業英語高效課堂構建中,為確保達到預期的構建目標,高校應積極摸索符合國家需求、社會需求、科研需求以及學生需求的新方法、新路徑、新理念,把思政教育內涵融入到課堂中,讓理論教學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有機結合起來。因此,如何改進課堂構建思路以實現課程思政教育目標是當前藥學專業英語教師應在教學實踐中思考的問題。
一、課程思政融入藥學專業英語課堂構建的必要性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書育人作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職責,近年來伴隨課程體系改革的不斷深化,學生道德素養的培養也受到了各界的高度關注,為促進學生的全面化發展,德育教育工作的展開倘若只是依靠政治課程,所起到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因此要想從根本上培養學生高尚情操,健全他們的人格,現階段較德育教育與基礎課程進行有機結合現已迫在眉睫,其中在藥學專業英語教學中,“堅持德育為先,立德樹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是素質教育時代下《英語新課程標準》中的具體化要求,將兩者進行有機融合,從短期來看是目前教育工作者取得預期德育教育教學目標的重要改革戰略策略,從長遠來看則具有如下意義:
(一)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課程思政融入課堂構建是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創新發展。傳統的思政課程對于當前培養我國高校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形成良好的道德素養和職業品德尚顯單薄,課程思政模式能夠有效豐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緩解傳統思政課程壓力,以新穎的課堂方式增強學生理解能力。在專業英語的學習中,學生不僅提升了專業英語技能,養成良好的道德修養和思維品格。不同于傳統思想政治課堂的照本宣科,課程思政能夠更好地契合學生學習、工作場景進行道德行為的認知教育,這是一個潛移默化的動態過程。
(二)推進藥學學科建設
藥學專業實力是我國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國計民生各個環節,近年來我國藥學專業人才培養成果顯著,藥學專業英語是我國藥學專業人才學習國際優秀科研成果、促進與國際藥學學界溝通的重要抓手,因此在藥學專業課堂構建上下功夫開展課程思政教育對于學科建設意義重大且成效可期。
(三)培養藥學專業的全面型人才
課程思政融入藥學專業英語課堂構建,有利于在當前我國藥學領域加速發展、專業人才需求日益增加的背景下,培養在校學生成長為思想道德過硬、專業素質過硬的青年人才,培養出更多立志于報效祖國的技術人才,有利于推進當前藥學專業院校更好地完成立德樹人、培養全面型人才的任務。
二、課程思政在融入藥學專業英語課堂構建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課程思政視域下,藥學專業英語課堂構建應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發揮思政教育功能,但當前的藥學專業英語教學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課程思政與專業課堂融合不充分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思政課堂與專業英語課堂是分開的,教師在專業英語的課堂上很少與思政內容相結合,忽視德育、專業、英語與實踐間的橋梁構架。一方面,由于各部門及高校在教學管理上強調不足,對任課教師的培訓和引導缺失;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師間缺乏交流機會和動力,任課教師思想政治教學理論基礎及經驗不足。因此,導致了目前課程思政與藥學專業英語課堂構建融合不足的問題。
(二)教師課程思政與專業英語教學融合的課堂構建水平仍有待提高
當前我國高校教師在課程思政與專業英語教學融合的課堂構建水平上仍有待提高。一方面,藥學專業英語教師長期從事藥學專業和英語教學的研究,在過去的教學中更多的關注于學生英語技能和專業知識的對接,很少涉及思政內容,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方法知之甚少,普遍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應屬于思政教育專職教師的職責,并沒有意識到課程思政在藥學專業英語課堂中應發揮的作用。就目前來看為實現課程思政視域下的藥學專業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教師隊伍必須要充分認識到課程思政的意義,鉆研課程思政的內涵,探索課程思政融入課堂構建的方式方法,適應時代、社會和學生的需求。另一方面,教師對課程思政理解不夠深入,課程思政這一概念沒有應用于教學實踐中,特別是在藥學英語教學這樣專業難度較高、教學壓力較大的學科上,多數停留在理論層面,教師缺乏可供學習的典型案例和教學標準,也沒有創新課堂思政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造成了當前課程思政在專業英語教學中開展的難度。
(三)缺乏成熟的教學配套
當前的藥學專業英語在課程思政方面缺乏成熟的教學配套。一方面,藥學專業英語教材多數圍繞專業知識編寫,與課程思政關系甚少,增加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揮課程思政作用的難度,如何在藥學專業英語教材中融入中國文化和家國情懷,發揮課堂育人作用,做到專業教學和思政教育水乳交融,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情懷,是下一步教材編寫需要思考和改進的地方。另一方面,當前高校課程思政教學不成體系,零散無章,藥學專業英語課堂也不例外,這樣的教學體系不能夠達到社會和國家要求的思想政治教學效果,如何構建教學體系,搭建好藥學專業英語課堂,是藥學專業英語教師繼續思考和解決的問題,也是各學科專業教師應該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三、課程思政視域下如何構建藥學專業英語課堂
(一)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構建好藥學專業英語課堂離不開教師隊伍的建設。一是要提高思想認識,只有教師隊伍認識到課程思政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意義,才能提高其自身思想政治水平的積極性,提高其將課程思政融入到課堂中的主動性,強化課程思政融入藥學專業英語課堂的深度和效果。二是加強教師隊伍的培訓,解決好藥學專業英語教師普遍存在的思想政治理論水平不高的問題。三是建立考評機制,明確獎懲制度,激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融合課程思政的動力。
(二)將課程思政內容融入藥學專業英語教材
教材是融合課程思政和藥學專業英語教學的重要載體,因此教材的編寫尤為重要。一方面可以在教材的編寫中適當融入藥學案例,如“神農嘗百草”的案例、孫思邈“大醫精誠”的思想以及“杏林”一詞的來源等。另一方面也可以模擬醫療場景、藥品研發生產經營等場景,在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將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融入其中,引導學生樹立以人民利益為重、以國家利益為重的思想意識。
(三)完善教學評價體系
教學是育人的過程,因此不能僅僅通過卷面成績評定教學成果,要全方位地對課堂教學進行評價,不僅包括學生的學術水平,還應包含道德水平。一是對教學內容進行評價,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是否靈活生動地融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二是對學生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學生是否在課堂學習中提高了道德修養和職業水平;三是教師是否在課程思政方面開展創新教學并取得成績。
(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夯實語言基礎
作為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技能中“聽”、“讀”是理解技能,“說”、“寫”是表達技能,兩者的相輔相成是提高英語課程教育教學質量,達到預期教育教學目標的重要基礎。在現階段藥學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由于語法錯誤率較高,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也由此受到了一定影響,因此為從根本上解決上述問題,一方面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教育工作者需提高對各個環節教育教學的重視度,在夯實學生語言基礎的同時確保他們牢牢掌握詞匯、語法等基礎內容;另一方面在語言運用能力鍛煉過程中,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對于學生語感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而“聽”作為學生獲取語音、語調培養語感的重要途徑,學生只有在能聽懂、聽清的條件下才有信心去與他人進行交流,因此為全面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改善當前寫作教學現狀,英語教師還應該營造良好的語言教學環境,讓學生在充足的“聽”的語言量中學習英語,而后通過點、線結合教學模式來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五)加強對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培養,確保他們語言表達習慣的正確使用
在現階段藥學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由于受中式思維的影響,課程教育教學質量與預期教育教學目標之間始終存在一定差距,這對于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是十分不利的。為從根本上改善當前教育教學目標,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在對學生英語思維能力進行培養時,一方面教育工作者需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的學習特點對英語文化和教學范圍進行逐步擴展,并通過引導學生去深入了解外國文化、句子結構和邏輯思維的同時拓展學生視野,提高他們的文化交際能力和英語學習興趣,由此為語言表達習慣的正確使用打下堅實基礎;另一方面據調查在英語寫作過程中,部分學生始終習慣性將漢語進行直譯,導致寫出的文章句子拗口、句意生硬,為規避上述問題的再次出現,在進行教學時教育工作者需在學習過程中強化學生“文化差異”的課程學習意識,培養學生正確的英語語言思維。
(六)豐富課程教育教學資源,確保學生主體作用的充分發揮
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學生作為課堂教學主體,自身主體作用能否充分發揮,對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率具有重要影響。但通過上述分析可知,現階段學生在課外閱讀過程中,閱讀的主要對象是漢語讀物,對于英語課外讀物的閱讀不僅“量少”且內容十分局限,這對于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提升而言是十分不利的。經大量教研數據分析可知,語言學習需要大量的語言輸入,因此在當前藥學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為全面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邏輯能力和交流能力,豐富課程教育教學資源也是十分必要的,具體而言教育工作者在日常課程教學過程中,一方面需根據教材教學內容和教育目標,對課程學習資源進行補充和完善,由此在拓寬學生視野的同時強化學生的記憶力和想象力,最終為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打下了堅實基礎;另一方面在課后作業布置過程中,教師還需借助當前先進的多媒體教學工具,通過讓學生進行微課和一些輔助性材料的觀看,在降低對課程學習抵觸心理的同時來促進其寫作過程中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最終確保了他們能下筆有物,言之有理。
參考文獻:
[1]邱偉光.課程思政的價值意蘊與生成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2017(07):10-14.
[2]閔輝.課程思政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育人功能[J].思想理論教育,2017(07):21-25.
[3]朱俊平,范詩琪,楊巖濤.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中藥學培養模式改革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12):111-113.
[4]陳慧梅,周惠燕,徐蓓華.《藥物化學》教學中“課程思政”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時代教育,2018(15):122-131.
[5]張允芝,尚秀葵,李明月.思政教育融入中醫專業教育的實踐與研究——以針灸學為例[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8(12):14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