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文梅
【摘要】小學生的生活經驗較少,所寫作文缺乏情感的融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采用“感悟真實生活,學寫真情文章”的教學策略,即教師盡可能多地幫助學生感受真實生活中的各種情感,激發他們表達的愿望,讓他們寫出情真意切的好作文來。
【關鍵詞】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真實生活 ?真情文章
【基金項目】課題名稱:西固民俗文化在小學語文課程中的開發與實施策略研究;課題類別:蘭州市“十三五”2020年度教育科學規劃一般課題;課題立項號:LZ[2020]GH027。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48-0087-02
在目前的小學作文教學中,許多教師十分重視培養學生在作文中語言技巧的應用,而忽視了學生情感的抒發。長此以往,會導致學生的作文缺乏社會意義,失去寫作價值。為了讓學生學會寫真正的好作文,務必要做到“感悟真實生活,學寫真情文章”。小學生的社會經驗缺乏,對生活中的各種情感體驗較少。為此,教師可以采取多種開源手段,引領學生體驗真情實感。
一、小學生作文教學采用開源手段的意義
1.理解作文本質
在小學作文教學中采用開源手段,可以激發學生寫作的內在需求,從而讓學生理解作文的本質。寫作的目的是記錄事情和表達情感,小學生因為社會經歷較少,他們還不能體會到作文在這兩方面的作用。而采用開源教學手段后,學生得到了較為自由的寫作環境,學生可以將自己身邊有趣的事情記錄下來,或者將自己的真實情感表達出來。經過一定的訓練后,學生可以真正感知到作文對人生的價值,他們會愛上作文。比如,學生遇到一件苦惱的事情,又不愿意與家人、朋友傾訴,他們將這件事情寫在作文中,壓抑的心情得以釋放,感覺輕松了許多,此時他們會體會到作文的價值。
2.發展思維品質
在小學作文教學中,一般采用命題作文。命題作文限制較多,其可以方便教師的批改和點評。但是,命題作文的問題也是比較多的,學生無法根據心理的需求來寫作,阻礙了學生對作文的興趣。在小學作文教學中采用開源手段,可以給學生提供較為廣泛的寫作環境,學生可以自由地發揮,他們的發散性思維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等也隨之發展。比如,教師播放一段朋友之間發生矛盾爭吵的視頻,讓學生自主寫作。有些學生寫了自己和朋友發生矛盾的事情,有些學生寫了處理朋友關系的方法,有些學生寫了交友之道。學生都將自己的想法表達了出來,顯然他們的思維能力得到了自由發展。
3.提升語文素養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素養的內涵非常廣泛,但是都可以歸結為讓學生學會應用語文,方便生活和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采用開源手段,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寫作自由度,學生可以將自己所學到的語言基礎知識應用起來。在這樣的作文訓練環境中,學生的語言基礎知識會不斷得到強化,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會得到提升,從而激發語文素養的發展。比如,教師要求學生寫一篇科幻小故事,學生可以參考課文《飛向藍天的恐龍》來進行寫作,課文中的許多詞句會被學生借用過來,無形中強化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小學生作文教學采用開源手段的方法
1.體驗實際生活,構建真實環境
生活是寫作靈感的最主要源泉。即使學生的生活經歷缺乏,我們也要盡力從他們的生活中挖掘能夠感動學生的情感因素,來幫助學生寫出好作文來。在寫作教學前,教師可以分析學生的哪些生活經歷是和本次作文主題有關的。對于小學生而言,最能夠觸動他們情感的有對家庭的愛、對自然的愛、對朋友的愛。小學生和父母接觸最多,他們和自己父母的感情是最為真摯的;小學生對一切事物充滿了好奇,他們對自然的愛是發自內心的;小學生嘗試著與社會接觸,他們和朋友之間的友誼是最為純真的。教師在指導寫作時要抓住這三方面的情感。然后,教師將學生的生活經歷提取出來,進行教學加工,盡量將其中的情感凸顯出來。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采用展示、引導、分析等手段借助學生的生活經歷來構建一個真實的作文環境。最后,讓學生在情感體驗中一氣呵成地寫出作文的初稿。
比如,在《習作:我的心愛之物》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示自己的心愛之物,構造充滿真實情感的寫作環境。在教學前,教師要求學生將自己的心愛之物帶到學校來分享。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將自己的心愛之物介紹給其他同學,并說一說“為什么這是你的心愛之物?”。在教學過程中,有一名學生沒有帶來心愛之物,教師問他原因。這名學生說:“我心愛之物是一只小貓,我每天都和它玩。去年,小貓被汽車壓死了?!闭f著,這名學生流下了眼淚??梢钥闯?,這名學生和小貓之間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在學生介紹完自己的心愛之物后,教師讓其寫一寫自己和心愛之物的故事。因為有真實的情感體驗,學生很快寫出了一篇能夠抒發自己思想情感的好作文來。在作文的最后,教師再讓一些學生來讀一讀他們的作文,不少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已經感動得流下了眼淚??梢钥闯觯麄兊淖魑膶⒆约旱母星槿渴惆l了出來。在本次教學中,教師采用引導學生展示、介紹自己心愛之物的教學策略,借助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構建一個真實的寫作環境,幫助學生寫出了一篇真情文章。
2.深入閱讀文本,發展共情情感
閱讀和寫作教學隔離這種教學策略對學生的基本語文素養發展非常不利。各種優秀的文章中都融入了作者深厚的情感,閱讀的目的是體會作者的情感,和作者實現共情,發展自己的情感。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精選一些優質文章,帶領學生深入閱讀,發展學生的共情情感,讓學生寫出真情實感的好作文來。課本是小學生接觸最多的素材,教師要充分地利用課本。課本中都是最為優秀的作品,有表達了對自然之愛的《綠》、《白樺》,有表達了奮斗精神的《盤古開天地》、《精衛填?!罚斜磉_了生活情趣的《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放帽子店》。教師如果能夠引導學生充分閱讀這些文章,體會文章中的情感,必然會寫出一篇優秀作文來。
比如,進行《習作:我的樂園》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深入閱讀名家作品,從而和作家產生思想共鳴,寫出好的作文來。首先,教師展示丁立梅寫的《父親的菜園子》這篇文章,要求學生閱讀。在學生閱讀過文章后,教師提出問題:“父親的菜園子是什么樣子的?”學生從文章中找出一些描寫菜園子特點的句子來回答這個問題。教師追問:“作者寫菜園子是不是真的為了描寫菜園子?”學生在這個問題上產生了分歧,有些學生認為這篇文章只是描寫菜園子,而另外一部分學生則認為這篇文章為了說明父親對作者的關心和愛。顯然,后者是正確的。教師再帶領學生重讀文章,引導學生從文章中的一些句子中體會文章的內涵。在學生體會到文章中所蘊含的深切父愛后,教師再讓學生說一說父親對他們的愛。學生說出來許多自己和父親的故事,他們將自己父親的愛完全地展示了出來。最后,教師讓學生寫作文。學生基本上都能夠寫出一篇較有深度的作文來,學生的作文不僅僅描寫了自己的樂園,而且可以將某種情感融入其中。在本次教學中,教師讓學生與所讀文章的作者產生共情,由文章中的情感到自身的情感,經歷感情體驗,最終寫出一篇滿含情感的作文來。好的文章猶如一杯香茗,能讓人回味無窮,教師如果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必然會給學生提供融入真實情感的寫作源泉。
3.欣賞影視資料,提升想象能力
觀看影視是我們休閑娛樂的一種好方法,學生同樣十分喜歡。許多優秀的影視作品能夠感染人。語文教師可以針對性地應用這些影視作品進行作文教學,使用優秀的影視作品來提升學生的想象能力,幫助學生寫出真情文章來。影視作品具有一定的時長,在課堂教學中無法完整地播放。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利用課前或者課后讓學生欣賞影視作品。而在課堂教學中,僅僅讓學生欣賞影視作品中一些精彩片段。欣賞影視作品片段的時候,教師要積極地引導,突出其中的情感因素來感染學生,幫助學生寫出好作文來。影視資料的種類很多,有故事片、文藝片、紀錄片等,每一種影視資料都包含了自身的特點,教師要充分地挖掘這些影視作品中的優秀元素,用于指導學生來寫作。
比如,進行《習作:變形記》教學時,教師可以采用影視作品來提升學生的想象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問學生:“假如你能變成一只動物,你會有哪些經歷?”學生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接著,教師說:“有一部動畫短片講述了人和動物角色互換的故事,大家想看嗎?”教師播放動畫短片《反芻之城》。在該片中,人類被動物支配,人類和動物的身份發生了互換。這部動畫短片的觀看引起了學生對人類與動物之間關系的深刻思考,不少學生因為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不禁留下了眼淚。此時,教師對學生說:“你們觀看了這部動畫片后,有什么感想呢?能不能用你們自己的筆將感想寫出來。”在動畫短片所營造的情感氛圍中,學生將自己的所思所想寫了下來。在本次教學中,教師播放了一部動畫短片,該動畫短片時長較短,內涵豐富,引起了學生的深刻思考,讓學生寫出了一篇感情真摯的作文來。
4.開展社會實踐,積累寫作素材
文章來源于實際生活,只有具備豐富的生活經驗才可以寫出能夠打動人的文章來。要讓學生寫出富含真情的作文來,必須想方設法地增加學生的社會經驗。為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課外參與一些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積累寫作素材。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情感可以得到發展。這對學生寫出好作文非常有用。社會實踐就是要走到社會生活中去,真正地感受生活的美好。教師在組織社會實踐活動時,預先給學生布置作文任務,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建立作文的意識,從而能夠讓學生有意識地去參與社會實踐,去積累寫作的素材。在社會實踐活動結束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以便在寫作中應用。
比如,在《習作:寫信》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社會實踐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寫一封信。首先,教師讓學生觀察生活中有關環境污染的現象。然后,教師組織學生對他們所觀察到的環境污染問題進行討論。學生主要從環境污染的嚴峻和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兩個方面談自己的看法。在討論結束后,教師要求學生給環保部門寫一封信,把自己對環境污染問題的思考告訴環保部門。在本次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開展社會實踐,并提出相關的寫作任務。因為學生在社會實踐中真正感受到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本次作文成為他們表達自我想法的自然渠道。經常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可以拓展學生的各種知識,為學生寫出好作文進行必要的素材積累。
結束語
總之,小學生作文教學應該回歸本真,讓寫作成為學生抒發情感的需要,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喜愛上作文,愿意寫作文。由于小學生生活經驗相對較少,教師需要采取盡可能多的方法來增加學生的生活經驗,通過真情實感來打動學生,幫助學生寫出具有一定深度的真情文章來。
參考文獻:
[1]黃桂林.開源·拓流·疏渠——小學作文教學的初步探索[J]. 河北教育, 1994(10):17-19.
[2]王鴻.開源, 博采, 實練, 導思, 厚積而薄發——小學創新作文的教學策略[J]. 語文知識, 2017(18):11-15.
[3]王成照.作文教學中的開源與激情[J]. 新作文(小學作文創新教學), 2012(6):20-21.
[4]唐志云,劉金龍.淺析小學作文教學封閉式到開放式的轉變[J].名師在線,2020(02):50-51.
[5]李成榮.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訓練要點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20(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