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利
【摘? 要】隨著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在教學中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很多創新性的教學模式被學者、專家開發出來并且運用到教育教學之中,活動式教學模式為其中之一。本文先簡要概括了活動式教學模式的內涵和價值,再就如何利用活動式教學模式展開有效的數學教育進行論述。
【關鍵詞】活動式教學;小學;數學教學;實踐探索
中圖分類號:G623.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0)32-0094-02
【Abstract】With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the traditional instillation teaching model has exposed more and more problems in teaching. In this context, many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ls have been developed by scholars and experts and used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nd the active teaching model is one of them. This article briefly summarizes the connotation and value of the active teaching mode, and then discusses how to use the active teaching mode to develop effective mathematics education.
【Keywords】Activity-based teaching;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Practical exploration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由于數學知識復雜、抽象,教師采取的教學方式傳統、守舊等各種原因,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學習興致不高、學習效率低下等問題。如何改善這一局面,喚醒學生學習熱情,讓學生在課堂上做到全身心投入,是數學教師一直在討論、研究的話題。在本文中,筆者以活動式教學模式這一新型教學方式為研究對象,就如何利用這一教學模式改善教學質量分享幾點自己的拙見。
一、活動式教學模式的概述
(一)活動式教學模式的內涵
顧名思義,活動式教學模式是一種基于學生主體活動而展開教學的方式方法,這里所強調的學生主體活動具有創造性、教育性和實踐性,旨在激發學生主動創造、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實踐、主動參與,使學生有效獲取知識,得到全面發展。這種新型的教育方式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有助于學生良好價值觀、態度、情感等各個方面的形成。具體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活動式教學模式主要是指教師使用生動淺顯的語言對教材內容進行概括,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然后再組織學生討論、分析、計算并總結歸納的學習過程。
(二)活動式教學模式的價值
第一,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相對于傳統數學課堂上教師一味地講,學生被動地聽,活動式教學模式下,學生和教師有著平等的地位。在這樣的課堂上,教師扮演主導者角色,學生真正掌握著學習主動權,是學習主體。第二,降低學生學習難度。數學知識以抽象性強著稱,這也是很多小學生學習興致和學習效率低下的原因。采取活動式教學模式,數學知識以形象、生動、立體的方式呈現出來,而且在良好的生生、師生互動中,學生的思維被有效激活。這對促進學生理解數學知識有重要意義。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活動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
(一)基于游戲教學展開有效的數學活動
小學生普遍喜歡游戲活動,數學教師可以抓住這一特點,充分利用游戲活動展開數學教學,以此調動學生的能動性,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和消化。例如,在講解四則運算或者其他計算知識時,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激活學生的思維,數學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玩“24點”游戲。游戲的規則很簡單,每個學生課前準備一副撲克。然后,在課堂上和同桌組成一個小組,每個人分別從撲克中抽取四張撲克,然后使用“+”“-”“×”“÷”四種計算方式,對抽取的四張撲克牌進行計算,只要最后的得數是“24”,即為成功。這個游戲活動既有趣味性,又有競技性,更重要的是,學生的計算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有效鍛煉。相對于傳統課堂上教師一味地指導學生去計算,這樣的教育方式更符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興趣愛好。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引導和指導工作,及時發現學生的錯誤并幫助學生糾正錯誤,同時給予學生的游戲活動適當的干預,讓每一個學生在游戲活動中都能做到全身心投入,并且有所收獲。實踐證明,這樣的教育方式有顯著的教學效果,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數學成績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二)基于生活情境展開有效的數學活動
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生活與教育密不可分,若是離開了生活,教育并不再是教育”。在活動式教學模式下,數學教師可以聯系生活情境創設數學活動。一方面,這樣能增強數學課堂對學生的親切感、熟悉感,從而喚醒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另一方面,基于生活情境創設的數學活動,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不僅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主動聯系實際生活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而且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面對復雜的生活情境時也能很好地利用數學知識去分析和解決,這對提升學生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以及數學素養有重要意義。例如,在給學生講解“厘米、分米、米”等有關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利用教室內的生活資源,如桌子、椅子、黑板、課本等展開教學活動。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與同桌組成一個小組,先對數學課本進行測量,包括課本的長、寬、高,然后再測量課桌的長、寬、高等。在這個基礎上,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測量黑板的長度和寬度、教室的長度和寬度等。通過這樣的生活化教學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增強學生對有關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消化。這樣的活動式教學模式讓數學貼近生活實際,既能降低學生學習難度,又能促進學生對相關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把握。
(三)基于多媒體技術展開有效的數學活動
小學生形象思維強,所以,相對于枯燥的文字知識,學生更喜歡色彩鮮艷、動態化的物體。基于此,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展開有效的教學活動。多媒體技術是一種現代化技術,集多種現代化技術于一體,能將數學知識以形象、直觀、立體、生動的方式呈現出來。這樣的教學內容相對于書本上的內容更具有吸引力,更能喚醒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際教學中,數學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開數學教學活動,以此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喚醒學生的情感,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吸收。
(四)基于探究式學習展開有效的數學活動
探究式學習是新課改一再強調的教學方式。活動式教學模式下,數學教師可以基于探究式學習展開有效的數學活動,以此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講解“圓柱體體積”這個知識點的時候,數學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兩個圓柱體的透明玻璃杯,一個玻璃杯高而細,高度為8cm,底面直徑為5cm,另一個玻璃杯粗而矮,高度為5cm,但是底面直徑是8cm。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這兩個玻璃杯的特點,探究哪一個玻璃杯裝的水更多一些。這樣的探究活動能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探究活動之中,從而完成對本節課內容的獲取。更重要的是,學生在探究活動中不僅思維得到鍛煉,還獲得滿足感、成就感,這對增強學生信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有重要意義。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生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在數學教學中采取活動式教學模式,對于改善學生學習質量有重要意義。這種教學模式具有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優勢。筆者在教學中,從游戲教學、生活情境、多媒體技術、探究式學習幾個角度就活動式教學模式的具體應用策略分享幾點拙見,希望這些教學經驗能為廣大數學教師實施活動式教學提供理論參考。
參考文獻:
[1]薄華.活動式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8(04).
[2]陳太中.用活動教學法,演繹精彩課堂——淺議小學數學的教學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20).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