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羚弛
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活動在不斷深入。語文教學活動中閱讀教學是非常重要的。要提高閱讀教學質量,文本細讀是閱讀教學重點。針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的策略進行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策略研究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
(一)教師解讀代替學生閱讀實踐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一般都是教師帶著學生閱讀。當學生在閱讀中碰到一些疑難之處,教師便會直接給學生講解,而不是讓學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索,尋找答案。這種現象非常普遍,當然也是因為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一味趕進度,不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越俎代庖,學生無法在閱讀過程中進行實踐性思考。
(二)盲目拓展延伸
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很多語文教師對閱讀文本進行詳細講解后,有時會對文本中一些較難理解的段落進行拓展延伸。然而,這種延伸性的閱讀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對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作用不大。而且,這種較為盲目的拓展延伸有時候讓學生深陷思考困境,思維上一片混亂,使學生感到非常困難,其積極性大減。所以,如果學生覺得閱讀難,無法產生積極性,也就無法對文本進行深入細讀。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的策略
(一)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對于培養學生的習慣而言,小學階段是非常重要的時期。好的學習習慣會讓學生一生受益。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其實,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也是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文本細讀的重要途徑。第一,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自主探索。教師要教會學生開始閱讀文本時如何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脈絡,了解文章的大意,然后逐層深入,由粗入細,由淺入深,進行文本細讀。第二,教師在課后練習的安排中要適當增加文本閱讀作業,鼓勵學生在課外深入閱讀文本,培養學生深入閱讀文本的習慣,從而使其對文本更加深入地理解。第三,語文教師還可鼓勵學生自己選擇喜愛的文本進行閱讀,并不斷深入,同時還可與大家分享,共同答疑解惑,以培養學生文本細讀的能力。
(二)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式
在文本細讀教學中,教師要采用合適的教學策略。例如,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式教學,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文本細讀。小組合作式教學方式既能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又能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教師可以提前設計一些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文本細讀。然后讓各小組針對這些問題來閱讀文本,并找出問題的答案。在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進行必要的引導,幫助學生答疑解惑,對文本細讀,不斷深入。或者,教師還可以結合多媒體教學,事先針對文本內容準備一些視頻以及圖片等,并在其中滲透文本細讀的策略。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跟著教師進行文本細讀,培養閱讀能力。
(三)引導學生對閱讀文本內容深入思考
在閱讀文本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合理引導,鼓勵學生深入思考文本內容,這對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是非常有益的。現在,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內容越來越難,對小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求越來越高。所以,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第一,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巧妙地設計問題,逐層深入,讓學生自己思考,并分享答案。第二,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鼓勵學生針對閱讀文本提出問題,然后和同學一起探討,尋找答案。通過這種利用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的方式,學生便會對文本進行細讀,逐漸提升閱讀能力。
(四)傳授學生文本細讀的技巧
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技巧的傳授。第一,教師的教學方式要深入淺出,引導學生進行細讀。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師需要逐層深入,可以先引導學生對文本中的一些段落進行細讀。第二,在閱讀文本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知曉文章大意,然后設計一些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進行文本細讀。一方面教師要教學生進行整體性閱讀,把握文章的大方向,理清文章脈絡,了解文章大意。另一方面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學會對文章進行總結,學習文本的結構、語言風格,同時還可以了解文章背景等諸多方面。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關鍵部分。良好的閱讀教學能夠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所以,教師一定要在教學方式上進行大膽創新,有效提升閱讀教學質量。教師要注重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的培養,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對文本深入思考,并傳授學生文本細讀的技巧,有效提升學生文本細讀的水平。
參考文獻:
[1]徐東,張磬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的策略探討[J].華夏教師,2016(11):66.
[2]賀夢瑤.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的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