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燕
摘 要:在新課程視角下,社會對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視程度正在逐漸提高。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提問就是其中一個相對重要的教學環節。課堂提問的有效進行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為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障,為學生語文思維水平的提高做鋪墊。教師需要在教學中不斷學習和探索“提問”的藝術,通過有效地提高提問能力,進而為課堂教學的有效實施提供重要保障。就新課程視角下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提問環節的有效實施展開分析,希望對相關工作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新課程視角;課堂提問
對于老師而言,如何通過科學、合理的課堂提問方式來提高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自主性學習就顯得尤其重要了。在進行問題構建的時候,教師需要對每個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學習水平進行分析,再對教材的知識點進行篩選,不但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更加有針對性,還可以通過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讓學生和老師成為朋友,拉近兩者之間的距離,其在學校的語文教學中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提問的必要性
在語文教學課堂中,課堂提問這個環節的有效實施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在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課堂提問的重要性,要重點把握問題的難度,要注意引導,在提問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時機,在內容上一定要結合實際情況,增加一定程度的趣味性,可以有效地增強問題對學生的吸引程度。由此可見,語文老師需要充分掌握提問藝術,不僅對教學質量有很大幫助,還可以促進學生語文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提問的有效實施
1.把握問題層次,注意引導和啟發
教師在教學中要依據學生的具體需求來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要懂得將學生對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融入教學計劃中。
首先要保證問題的層次性。教師要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問,不可以將沒有處理的問題直接甩給學生,需要將問題的難度、深度分層次地提高,這點尤為關鍵。除此之外,教師在提問的時候,一定要一視同仁,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感,加強互動才能讓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
其次,在提問題的時候要注意引導和啟發。提問題不是目的,目的是通過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在教學中,教師需要通過課堂提問的環節,逐漸將提問的主動權通過合理的引導交給學生,學生對于知識如果可以針對性地進行提問,對學生的個性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所以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要充分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讓學生盡自己最大能力去思考和解決問題。
2.掌握提問時機,認識提問目的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依據教材知識內容確定問題目的,同時也要注意提問的時機,確保學生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思考和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匆匆》這篇文章的教學中,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一定要緊扣“匆匆”這個詞,通過“你們怎么體會匆匆?”“在文章中哪些地方可以體會匆匆?”“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用到匆匆?”等問題,讓學生認識到時間的流逝,體會時間的難能可貴,讓學生產生良好的時間觀念。
3.結合學生情況,在問題中體現趣味性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考慮這個年齡階段學生的特點。這個階段的孩子對于各種事物都充滿了好奇,但是大多學生的注意力都不能長時間保持,所以為了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在進行提問的時候就需要通過增添趣味性的方式來吸引學生,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定格在課堂教學中。
例如,在《祖父的園子》這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在提問題的時候就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通過文中祖父的園子你們能想到自己祖父的園子嗎?是什么樣的?都有哪些美好的回憶?在院子中都玩什么游戲?”等等,讓學生通過對文章的學習以及老師的問題在腦子中形成一個畫面,通過思考加深學習的效果;讓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交流,學生在進行交流討論的時候就會說:“我祖父的園子可大啦,我記得有一棵大槐樹,還有一塊地,種著好多蔬菜,我小時候每天都去地里玩,還會請別的小朋友和我一起玩,我們在院子里抓螞蟻、抓蚯蚓、玩泥巴、捉迷藏。”還會有學生說:“我雖然在祖父院子的時間不多,但是祖父總是在院子里喝茶,還喜歡給我講故事。”由此可見,在分享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結合文章中描述的畫面拾起自己的記憶碎片,不僅加深了對于文章的理解,還能通過回憶加深對文章的記憶。
課堂提問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需要教師進行重點把控,教師要認識到課堂提問的重要性,要通過結合學生生活來進行問題的確立,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做到因材施教,要利用問題的啟發性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學習,進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梁萬琦.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問的優化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20,6(4):255.
[2]林霞.淺議提問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福建輕紡,2019(12):52-54.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一般課題《基于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中高效性提問的實踐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9]GHB0647)相關成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