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文欽
摘 要:想要提升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需要經歷很長的時間和過程,僅依靠教師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進行教學遠遠不夠。因此,要求初中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一定要重點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鼓勵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多與他人溝通交流,有意識地采取措施培養自己的表達能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表達能力;提升策略
一、在初中語文課堂中培養初中生表達能力的現狀
1.教師不夠重視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多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更注重教授學生如何應對考試,但是卻沒有將重心放到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上面。對于大多數教師來說,只要自己教出來的學生成績好并且能考上一個好學校,就說明他完成了自己的教學任務和責任,所以,很多教師在教學中更注重傳授學生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的技巧,并且不斷給他們灌輸理論知識,但是卻沒有將重點放到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上。除此之外,本來初中生就需要完成很多課程學習,再加上面對非常大的升學壓力,所以很多教師都不愿意專門花費時間和精力教會學生如何與他人溝通和交流。所以,如果學生在學習中無法得到口頭表達方面的訓練,培養文學表達能力的主要方式更多是通過各種模式化的寫作技巧進行的,所以根本無法真正提升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
2.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
一個人只有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才能在表達的過程中真正說清楚自己想表達的內容,表達的內容層次分明、合情合理。為此,需要初中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豐富的語文知識,并且具備通暢的語言表達能力,才能真正準確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靈活地和周邊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如果學生具備良好的表達能力,那么就說明這個學生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并且也有助于學生進入社會之后具備較強的交流能力,并且能快速適應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但是由于環境的限制,初中生并沒有真正意識到具備一定表達能力對學習和發展的重要性,因為初中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并沒有積極主動地培養和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因為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家長和學生平時也會向學生灌輸分數和成績的重要性,長此以往,導致學生自身也會更注重分數,根本不會想要或者懶于在學習中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
二、培養和提升初中生表達能力的策略
1.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
所有的教師和家長在實際教學中一定要摒棄傳統的應試教育,不要一味地使用傳統教學觀念,在傳授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還應該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避免教師和家長自身不具備較先進的思想認識,無法有效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具體來說,首先,初中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不要始終將分數作為評判學生學習的標準,要有意識地在教學中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比如,如果在實際教學中遇到一些需要充分表達學生客觀意見的問題,教師一定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讓他們在反復實踐中掌握表達的技巧。其次,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正確引導學生,讓學生意識到具備一定的表達能力對自己學習和生活的重要性,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會逐漸形成正確的觀念。最后,教師要多和家長溝通,讓學生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中學習語文知識,在此基礎上也可以讓學生學會表達技巧,全面提升他們的表達能力。
2.訓練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雖然很多教師都非常重視訓練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但是卻達不到很好的效果。寫作一直是學生在日常學習中訓練的主要內容,但是根據相關觀察發現,大多數學生寫的內容平淡無奇,詞語銜接兩極分化,要么過于華麗,搭配非常混亂;要么過于平淡,完全無法展現文章的意義,很多學生都無法熟練應用語言、句法和詞匯,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師更多只是在一定的框架結構中對學生進行書面表達訓練,更多的是像傳授公式一樣給學生講解寫作技巧,所以學生在實際運用中只是照搬作文模板,書面表達能力肯定很低。因此,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在實際教學中基于表達能力對學生進行教學,如果學生知道如何用語言表達,寫作也就容易很多,在寫作的時候就會熟練地運用掌握的語言。教師應在培養學生表達能力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教學,要多引導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先在大腦中構思一幅關于寫作主題方面的畫卷,之后再構思會用到的關鍵詞和句子,之后將自己的所思所想用書面的形式表達出來。
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完成“那一支春天的歌”的命題作文,首先需要學生通過獨立思考想象如何寫好這個題目,之后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進行集體討論,然后教師可以提問,讓學生將自己的想象總結成關鍵字或詞句,并大膽回答。由于學生對題目已經有了自己獨特的見解,就會很快速地總結出關鍵詞,之后將其合理地運用到書面寫作中,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全面提升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學會綜合運用語言和文字,同樣,學生還能學會如何更好地進行口語表達,通過這種方式對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有很大的幫助,也為學生之后的生活和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3.針對性地進行課程設計
培養初中生的表達能力是素質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這是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必須滿足的教學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基礎和教材內容進行因材施教,探索更適合學生學習的先進學習模式,并且不斷更新和改進學習內容,而不是一味地將自己的想法灌輸給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多聽聽學生內心真正的想法,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最適合的課程。此外,教師要采用各種有效手段對學生進行教學,比如帶領學生組織課堂活動、引導學生主動發言并鼓勵課堂發言等,通過這種方式逐漸讓學生對語文產生興趣,教師還可以以此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學校可以在平時的課余時間多帶領學生參加類似演講、播音主持和寫作等方面的活動,讓學生在一個良好的氛圍中訓練自己的表達能力。
總之,開展初中語文教學的一個主要目標是重點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這也是判斷初中語文課堂是否具備較高教學質量的一項指標。但是想要學生真正掌握較強的表達技巧,需要經過一個漫長的過程,要求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全身心地投入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中,同時教師還需要和家長與學生共同努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張秀云.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方法[J].考試周刊,2019(65):64.
[2]宋超良.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的表達能力的培養[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8(7):249.
[3]薛慧.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J].課外語文(上),201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