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英慧
摘要:稅收在我國財政收入中占有較大的比重,它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政府部門在財政稅收的投入力度也逐漸增加,同時也制定了一系列稅收體制改革制度,隨著這些制度的出臺,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本文從新稅制改革的作用出發,結合財政稅收體制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對新形勢下財政稅收體制改革創新提出幾點建議,旨在推動我國稅收體制改革的進程。
關鍵詞:新形勢;財政稅收;體制
近年來,伴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改革,現有財政稅收體制已經不能滿足現階段社會發展的需求,稅收體制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為了增強我國核心競爭力,促進經濟發展,財政稅收體制必須要改革創新。
一、新稅制改革的作用
在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的進程中,稅收體制是否符合當前發展的需要,是國民生產總值能否穩步增長的關鍵。制定科學有效地財政稅收管理制度,在保障經濟發展穩定前進的同時,也為社會發展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我國一些基層政府中,對于公共服務意識薄弱,這就使基層人民的生活質量明顯下降,其根本因素,則是基層政府資金缺乏,不能及時滿足經濟建設的需要,只有對財政稅收體制的改革,才是滿足時代發展的必要途徑,從而提高人民在新形勢下的生活水平。
二、財政稅收體制改革存在的問題
(一)財政稅收體制改革具有局限性
在我國,財政稅收體制的改革存在著很多局限性,在稅收體制改革過程中,由于稅收種類繁多,以至于出現稅收改革不全面,甚至稅種遺漏現象;而對于稅收間的區分不明確、不合理,導致出現稅收征收不明朗,存在的不確定因素很多,這樣就對財政稅收體制制度的實施產生了阻礙。
(二)預算管理體制不完善
財政稅收管理的前提條件是預算管理,全面預算管理在整個財政稅收施行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能夠提高稅收資金利用率,使財政支出更趨于合理化,真正實現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目標。而我國政府沒有意識到預算管理的作用,對預算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制定的預算管理體制不完善,部分政府制定的預算管理體制效果不佳,缺少相應的監督管理機制,使財政支出沒有得到控制,一些政府機構在制定預算計劃時,列支了很多虛假信息來加大預算資金金額,導致預算的真實性受到影響。當前,出現偷稅、漏稅現象較嚴重,企業為了減少業務成本,增加企業收入,利用一些非法手段來達到目的,虛開以及偽造增值稅發展現象頻繁出現,企業通過簽定陰陽合同的方式,少繳納稅款,通過這種手段騙取財政部門稅收資金,導致國家稅收出現資金缺口,損害國家利益。
(三)財政稅收收入很難滿足人民需求
現階段,我國的財政稅收收入很難滿足人民生活要求,一些基層的政府部門,財政稅收管理體制與其服務職能不能達到一致,財政資金支出到公共服務設施的環節少之又少;稅收管理部門對稅收收入的重視程度較弱,沒有及時地將財政稅收優惠政策落實下去,工作中缺少積極性、責任心不強,將稅收管理工作僅僅局限在形勢上,更有嚴重者,工作中發生的數據嚴謹性不夠,存在弄虛作假情況,一些財政部門沒有對社會公開本單位的財政收入與支出情況,財務透明性不強,財政工作人員徇私舞弊,與企業、個人同流合污,放任偷稅漏稅現象發生,從中獲取相應經濟利益,使國家財政收入減少。
(四)會計準則與稅法要求不一致
在我國,會計法與稅法之間存在著明顯差異,這就給財政稅收工作帶來很多困難,協調好會計法和稅法之間的關系是稅務工作者需要解決的難題,一些稅務工作者對于稅法與會計法的了解不透徹,不能解答企業稅務環節的需求,很難權衡經濟業務處理的合理性,在執法過程中沒有說服性,使企業怨聲載道,影響稅務執法部門整體形象。
三、新形勢下財政稅收體制改革創新建議
(一)建立分級分權的財政稅收體制
我國地方政府對于財政稅收改革具有獨立性,如果給予地方政府相應權利,使其稅收改革實現自主性,將會影響到國家稅收管理效果。只有建立分級分權的財政稅收改革體制,才能徹底解決地方政府的難題。通過建立分級分權的稅收管理體制,使地方政府在進行稅收改革的過程中,具有其自主權利的同時,接受上級主管部門的監督,實現稅收體制改革分級管理、監督的新局面,提高財政稅收收入。建立中央財政部門管理省級財政部門,而省級財政部門則管理市級財政部門,市級財政部門管理縣級財政部門的分級分權管理體制,使財政稅收體制改革落到實處。
(二)完善現行財政稅收體制
由于我國財政稅收管理體制存在著局限性,這就需要政府部門合理制定出完善的財政稅收體制,將稅收體制發揮到極致,首先,政府部門要對稅收種類進行明確,確定各稅種的征收范圍,結合現如今經濟類型的具體情況,制定每個稅種的征收標準,如對于個人所得稅的改革,就是結合了當前社會自然人收入情況,對征收標準進行了調整,將原來的個稅征收起征點由3500元調整到5000元,并對相應稅率作出了調整;其次,對部分稅種進行分析改革,例如,可以對物業稅進行合理分析,降低其征收標準或者取消等;再次,各級地方政府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鼓勵這些產業持續發展。例如,對于高新技術產業,實行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對于有利于保護自然環境的產業,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政策;而一些對資源造成破壞的產業,則需要加大其稅收力度;最后,對所得稅直接、間接比例作出調整,以往我國的稅收征收來源主要是通過間接所得稅,間接所得稅的納稅形式對于人民的收入形成阻礙,對間接所得稅進行相應調整,則可以使人民的納稅負擔得到緩解,保證人民經濟收入水平。
(三)構建科學有效的預算管理體制
構建科學有效的預算管理體制,需要從四個方面來實施:第一,針對預算管理建立三個執行部門,分別是預算管理部門、預算支出審核部門、預算監督部門,使預算管理形成完整的管理循環,真正實現預算支出的科學性、合理性;第二,財政部門對財政支出的合理性進行審核和監督,嚴格把控資金利用率,杜絕資金使用不明的情況出現;第三,在進行預算管理時,要以政府投資建設項目的實際情況為基礎,制定出有針對性的預算計劃,在建設社會基礎設施方面,要加大資金投放力度,增加預算資金;而相反,對于資源損害嚴重的項目,則要減少預算資金;第四,對偷稅漏稅、以權謀私、損害國家利益的行為加大獎懲力度,維護國家財產安全,使不合理的現象得到約束。
(四)對財政稅收改革結構進行調整
第一,各級政府職能部門,要及時了解政府服務水平是否滿足人們需要,以人民需求為基礎,積極做好民生建設。例如,在我國一些偏遠地區,道路損壞嚴重,人們對于出行質量有著強烈的需求,政府部門應該及時對稅收結構進行調整,投放資金進行民生建設;第二,政府財政部門對本地區的稅收體制進行合理調整,滿足政府服務規劃要求,在政府部門提出民生建設時,及時做出結構調整,全力滿足政府資金需求,使管理職能履行到位;第三,通過把控城鄉發展速度,使城鄉發展差異最小化,推動財政稅收改革力度,這樣,既能夠及時解決經濟發展需求,也能滿足人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
(五)創新財政稅收體制
我國在新形勢下,對財政稅收體制進行創新改革,改變傳統的集權制稅收制度,調整為分級分權式稅收體制,能夠改善中央與地方財政的關系,在調整產業結構的同時,對資源進行合理調配,達到推進經濟發展的目的。這種創新方式的采用,加大了中央財政的調控能力,同時使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得到調動,實現了財政稅收體制的長期穩定發展,對我國財政稅收改革起到了推動作用。通過對稅收體制改革的分析,找出其存在的不足并及時解決,制定合理的創新辦法。
四、結語
在新形勢背景下,我國財政稅收改革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中之重,只有建立分級分權的稅制改革、對稅收體制改革進行完善、調整稅制改革結構、科學合理地制定體制改革并實時創新,才能為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保駕護航。財
參考文獻:
[1]劉宇.淺析新形勢下財政稅收體制改革的創新[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8 (10).
[2]張金華.新形勢下財政稅收體制改革的創新研究[J].財會學習,2018 (16).
[3]張云峰.新形勢下我國財政稅收體制改革與創新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8 (06).
[4]任鵬程.新形勢下財政稅收體制改革的創新思考[J].市場論壇,2017 (09).
[5]王克敏.對房地產公司稅務風險控制的思考[J].會計師,2013 (14).
[6]高磊.對房地產企業稅收風險內控管理的思考[J].納稅,2018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