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潔
摘 要:由于應用題本身的復雜性與高難度,讓中學生苦惱不已的同時也為教師教學帶來了許多挑戰。但應用題又在數學所有類型題目中占據極大比重,教師和學生都不能輕易放棄這一部分知識。當前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還存在著許多不足,本文將對這一問題展開具體分析,并試圖探索出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的最佳策略。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數學;應用題
一、引言
應用題是數學學習的重要內容之一。新課程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僅將提高學生數學成績作為教學目標,還要將提高學生學習能力作為首要目標。學生學習并不是為了應對考試,而是為了能夠在生活中更好的運用相應的知識,為自己、為社會創造更多便利。新課程還要求將學生培養成全面發現的人才。只會背公式的人并不能算作是數學人才,只有能夠靈活運用數學公式并解決實際問題的人,才能算作是人才。當前數學教學還存在著許多問題亟待教師們去解決。教師要按照新課程要求轉變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從而順應社會發展趨勢。
二、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的重要性
初中生與小學生相比較而言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當中將學生的這一能力伸展出來。應用題與其他類型的題目相比較而言更加考驗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很多應用題都直接來源于生活實例中,其現實性意義十分顯著。應用題能夠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也就意味著應用題的難度更高,能夠最大限度的激活學生的思維。當學生有了靈活的思維,他們無論是在學習中還是在生活上處理事務的效率也會隨之增強。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還能收獲成就感,其學習數學的興趣以及動力也會大大提高。經過一系列的應用題鍛煉,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也逐步變強,為其后期的學習打牢了堅實的基礎。
三、當前我國初中應用題教學的現狀
(一)師生缺乏互動,學生積極性不高
當前我國初中數學教學仍深受傳統刻板化教學影響。在課堂上,教師只自顧自說,極少與學生溝通,教師無法掌握學生學習情況,更不用說因材施教。有的數學教師身兼數職,甚至一個學期下來都沒有將自己學生的名字記清。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完全脫節,再加上應用題又屬于難度較大的類目,學生在學習時備感乏力。長時間的乏力感使得學生漸漸對數學失去了興趣。無論是在上課時還是在做題的過程中,學生的應付心態嚴重,學習效率大大降低。
(二)學生解題能力較弱,自信心不足
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沒有教會學生真正的解題技能。有的教師在教學生解題時甚至直接就將答案直接公布于學生眼前,讓學生自己去領悟,完全放任不管。數學概念與其他學科概念相比較更加抽象難懂,完全讓學生對答案,學生也無法掌握應用題的解題精髓。前面我們提到應用題與其他類型題目相比較而言難度更大,學生在做題時所需要思考的內容更多,時長也更長。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而言,一直做大量應用題會倍感吃力。在一次次的挫敗當中,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也逐步喪失。
四、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的策略
(一)師生互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要想提高學生的應用題解題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方式。在解題時,學生不能一直只盯著題目中的字眼,還需要轉換自己的思路,將抽象的題目內容具象化。比如數形結合法、逆向思維法以及系統分析法就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方法。當學生面對行程類應用題時,全靠腦子描繪行程畫面十分吃力,此時學生就可以將行程圖畫在演草紙上,并將題目中的一些重要數字標注上去,整個題目在演草紙上一目了然,學生在解題時也會更加輕松愉快。在解決幾何類應用題時,學生還需要具備逆向思維能力,學會通過已知的數值倒退未知數。只有頭腦不斷靈活轉換,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時才能游刃有余。教師還應該教會學生用系統分析的方法做題。在進行應用題教學時,第一件事并不是讓學生解題,而是讓學生根據題目將應用題分類。看看題目究竟是屬于一元一次方程應用題還是二次函數應用題又或是二元一次方式應用題,當學生判斷出題目所歸屬的系統類別后,學生再依據之前所學習的方法解題,對癥下藥立竿見影。
(二)理論與生活相結合,激發學生興趣
應用題中的很多概念都是抽象且隱晦的,學生在分析題目時都難以讀懂題意更不用說解答。因此教師在選擇題目或是自主命題時盡量與生活中的場景結合起來。這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理解題意,還能讓學生在生活中面對這些問題時能迅速解答出來,一舉兩得。比如教師在教學相似三角形應用題時,不能只讓學生做一些根據圖形解題的題目,還應該將其與學生比較熟悉的場景結合在一起。讓學生依據樓房的陰影長度計每棟樓房之間的間距為多少合適。將應用題與生活在一起,還會讓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想起數學,樂于去探索數學中蘊藏的奧秘。
(三)展開分層教學,合理安排題目難度
新課程理念中講明學生都具有獨立性,每個學生都是有著自己學習特點的獨立個體。因此數學教師教學時則不能一概而論。有的學生學習能力較強,在解答任何難度的應用題時都能夠很快得出結論。而有的學生學習能力較弱,就算是邏輯比較簡單的應用題,其解答起來也比較費力。此時教師就應該展開分層教學,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同學就額外布置一些較為復雜的應用題,既可以開發他們的思維能力,又能夠保持其學習數學的謙虛心態。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在講題時應該不厭其煩,耐心的為學生解答每一道題目。盡管解答的次數會比較多,但只要能夠讓學生理解,教師也應該悉心教導。這在幫助學生提高數學學習能力的同時,還能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敢于繼續攻克對他們而言難度較大的應用題。
五、結語
初中正處于小學和高中的過渡階段,這時的學生既有著比小學生更為豐富的知識積累以及更加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又沒有像高中生如此緊張的學習壓力。初中階段是學習的黃金期。因此數學教師要牢牢把握住這個時機,通過應用題教學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以及數學學習興趣與信心。只有這樣才能為今后艱難的高中學習之路夯實基礎。應用題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應該隨機應變。教師要努力找尋出最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方法,并為學生的數學學習之路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魏全定.淺析開展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的策略[J].學周刊,2019(34):25.
[2]高波.對提升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效率的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28):103-104.
[3]米旭.初中數學應用題“入手難”的原因分析及解決對策[C].教育理論研究(第十輯).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