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階段是學生成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體育作為一門主要在室外學習的科目,目前受到了各個學校高度的關注。體育學科本身對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有著重要的作用,并且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體育教學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學生處在青春期,更需要正確的引導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良好的身體素質,而體育教學在這些方面能夠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文章針對體育教學中足球教學這一部分內容展開探究,找到足球教學下培養(yǎng)學生行為習慣的策略,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體育教學;足球項目;行為習慣
中圖分類號:G633.9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0)35-0071-02
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后天反復的訓練,不斷地積累,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初中階段的學生剛剛步入青春期,自制力還相對較差,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和干擾,在這個階段,需要教師對他們進行有效的引導,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一生。體育學科中的很多內容對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將以足球項目為例,針對在足球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行為習慣展開探究。
一、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初中生需要養(yǎng)成的習慣包括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這兩大方面的內容。學習習慣主要是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練習所形成的一種習慣,這種習慣會讓學習成為學生一種自發(fā)的行為,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效率,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而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也需要反復的訓練和長時間的積累,同時行為習慣會影響學生的一生。為了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和約束,這樣才能夠使學生未來得到更好的發(fā)展。足球是體育中一項兼具趣味性和競技性的運動,完成該項運動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團隊協作意識和堅持不懈的精神。另外,足球運動也可以訓練學生敏感度、耐力等,所以目前足球運動也受到了高度的關注,它能夠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1.體育運動注重文明意識培養(yǎng),促進學生文明習慣養(yǎng)成
在開展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體育課程的特點和教學規(guī)律還有原則制訂教學的規(guī)則和要求,設計教學的計劃和內容,進而提高教學的質量,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但是在開展體育教學時,形式和活動豐富多樣,一會兒需要學生集合,一會兒需要學生解散,而且活動范圍較大,要想順利完成教學任務,肯定需要學生有較強的紀律意識。另外,上課的時候,教師還應該要求學生不要留長指甲,不要隨地吐痰,要保持體育場地的干凈整潔等。這樣一來,就能夠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遵守紀律、講文明,還有愛護公物等良好的品質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2.體育教學注重健康意識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
一個人的健康包含了身體和心理兩個方面的健康。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成長發(fā)育的關鍵階段,不良的行為習慣會影響到他們的身心健康。比如,身體姿勢不正確會影響到他們的生長發(fā)育,因此,針對那些先天存在一些身體姿勢問題的學生,教師要向他們說明其中的危害,主動幫助學生矯正,讓學生掌握一些矯正的辦法。在訓練的時候教師嚴格要求隊形和開展隊形練習,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站姿。當然,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的時候培養(yǎng)學生的行為習慣也需要因人而異,教師要善于鼓勵和表揚學生,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教師還要做出合理的評價,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自己的成功,進一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全身心投入到體育運動和訓練中。積極的評價不僅僅可以激勵學生養(yǎng)成的良好行為習慣,還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3.體育教學強調學生安全意識教育,培養(yǎng)學生責任感
體育課堂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相對較多,但是很多時候體育課堂中的一些安全事故往往都是學生的一些不良行為習慣導致的,所以教師在體育課堂中要對學生進行“三愛”教育,讓學生意識到在參加體育鍛煉的時候要做到愛自己、愛別人和愛器材。在體育課堂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自我保護方面的動作訓練,幫助學生掌握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和基本的技巧。練習前,教師要引導學生檢查自己的身體狀況和器材情況,樹立安全意識,同時逐漸樹立學生把他人的安全放在心上的一種責任意識,讓學生會使用相關的體育器材,在收器材的時候讓學生完成,引導學生保養(yǎng)好場地和器材設備。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愛護場地和器材的意識,而這些其實都是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徑。
4.體育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進取意識,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傳授給學生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同時也需要開展一定的比賽活動。競賽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對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也有積極的影響。比如,在學習了相關的足球動作和技巧后,教師可以組織班上的學生開展足球比賽,通過比賽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讓學生充分認識到集體的重要性,并為了團隊勝利不斷努力進取,這些對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都有重要的意義。
二、體育教學足球項目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策略
初中階段的學生個性都在逐漸定型中,另外他們也正處于習慣養(yǎng)成的敏感期。如果在這個階段沒有對學生形成有效的影響,進入到高中階段后想要改變就會存在較大的難度。因此,初中教育要將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放在教學首位,這樣才能夠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奠定好基礎。初一的學生剛接觸足球運動時不了解運動規(guī)則,那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約束,讓學生全面掌握和足球運動相關的規(guī)則。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其實比學生學習技能和理論知識要有用得多,所以教師要對學生進行仔細的觀察,發(fā)現學生的一些不良習慣后要進行及時的糾正,提高學生思想認識,充分發(fā)揮出足球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價值。
1.守時不遲到行為習慣養(yǎng)成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我們要從小培養(yǎng)學生守時的習慣意識。尤其是在足球教學中,教師組織學生開展比賽活動,就需要對學生進行約束,讓學生意識到參加比賽絕對不能夠遲到。為了更好地約束學生,讓學生養(yǎng)成守時習慣,教師可以制訂具體的規(guī)則,比如,學生如果遲到并且超出了一定的時間,就取消其比賽資格。教師要對遲到的學生進行一定的懲罰,進行必要的思想教育,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守時可能給團隊造成的影響。而對于守時的學生,教師也可以適當給予獎勵,以此激勵其他的學生。而教師也要做到以身作則。目前還是會有很多教師存在下課拖堂的情況,這種現象是絕對不可取的。雖然教師為了學生多學一些知識希望能夠占用學生課間時間完成授課,但是其實學生這時候的注意力已經轉移到了課堂之外,所以教師拖堂不僅僅起不到良好的授課效果,反而還會成為一個不守時的反面教材,并不利于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要想培養(yǎng)學生守時不遲到的行為習慣,教師就要做到按時上課和按時下課,為學生樹立好的榜樣。
2.尊重自己和尊重對手行為習慣養(yǎng)成
在開展足球比賽的過程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尊重自己和對手的習慣意識,因此,進入比賽場地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互相擊掌進行彼此鼓勵。同時,比賽完畢后,也需要手牽手向觀眾、教練還有裁判員敬禮表示感謝。雖然我們組織學生進行的是一些足球訓練和比賽,但是必要的時候也應該落實這些形式內容,這樣才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意識。比如,一次在組織班上的學生完成足球比賽的時候,習慣性地在比賽前為學生播放了國歌,其中有幾名學生很不嚴肅地笑了,我對這幾名學生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比賽前的這些安排并不是在搞形式主義,這是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互相尊重、懂得感恩的重要手段,這樣才會讓學生言行一致,才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頑強、勇敢和拼搏精神的養(yǎng)成
運動能夠有效塑造一個人的人格,提升個人的魅力,體育比賽更是需要具備頑強、拼搏和不屈不撓的精神。足球是一項競技性運動,開展足球比賽對學生頑強還有勇敢拼搏精神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意義。如果學生在參加足球比賽時缺少勇氣,教師就需要進行鼓勵。學生擔心比賽會輸掉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正確教育,讓學生認識到失敗并不可怕,缺乏勇氣才是可怕的。因此,在進行足球運動和比賽時,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和鼓勵,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人格。
4.學生明辨是非能力的養(yǎng)成
初中階段作為學生最容易叛逆的階段,讓學生養(yǎng)成明辨是非的能力顯然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能夠讓學生充分了解自己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例如,在足球場上球出界裁判的錯判或誤判,一個學生質疑后導致了其他學生起哄。這時教師要明確地告訴學生,裁判的錯判和誤判是足球比賽的一部分,學生要做好無條件接受的心理準備,從而才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比賽上去。教師要在比賽完后再告訴學生為什么裁判會錯判或者誤判,從而讓學生理解裁判判決的合理性,而不是為了一次錯判或誤判就帶著情緒踢球,這樣很容易走極端,導致故意傷害、故意報復、打架、消極比賽等事件發(fā)生,教師合理的引導可以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結語
體育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體育教學足球項目中,教師除了要教學生踢足球、開展踢足球比賽,提高球技,還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樣才能讓學生既學會踢球,又學會做人,這才是國家花大力氣開展校園足球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岑 坤.初中體育中的“校園足球”發(fā)展探討[J].未來英才,2015(10):183.
[2]何 巖.新課改下初中體育足球教學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12):132.
[3]石 姣.初中體育中的“校園足球”發(fā)展探討[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4(22):116.
作者簡介:易延理(1973— ),男,湖南洪江人,中學一級教師,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