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將探究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導入的有效措施,通過文獻研究法、實踐研究法等,明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導入的實際意義,分析閱讀與寫作間的關系,闡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實際問題探討具體的解決措施。通過分析得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對讀寫結合教學提起重視,充分發揮讀寫教學的作用;引導學生多閱讀,積累寫作素材;閱讀教學要滿足學生的讀寫需求;引導學生進行模仿和創造,培育學生的語文素養。與此同時,還應注重課內外結合,提升學生的閱讀寫作技巧。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讀寫結合;實踐研究
一、 引言
新教育理念下,中國提倡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努力學習語文知識,通過語文知識的學習,來豐富自身的知識結構,提高個人的文化修養和水平。小學語文閱讀中讀和寫是重要內容,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將讀與寫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不僅如此,還要通過創設良好的閱讀教學環境,運用現代化教學模式等方式,為小學生提供優質的讀寫教育,利用閱讀和寫作來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升華學生的內心情感。
二、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與寫結合的教學意義
小學時期是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和素養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的教育。首先,教師需要為學生講解學習語文知識的重要性,讓學生可以從潛意識里增強語文學習意識,這樣學生可以真正熱愛學習。再者,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和寫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并且二者貫穿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方方面面,這需要引起教師重視,教師要重視閱讀課的開展,同時還要將讀與寫二者結合在一起開展具體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接受良好思維的熏陶和教育,切實增強學生的讀寫能力。不僅如此,在閱讀教學中,學生通過閱讀豐富的書籍,可以增加知識儲備,同時,學生個人的情感價值也能有所升華,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價值觀念。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整合優質的教育資源,讓學生明確學習語文知識的重要性,讓學生對閱讀與寫作充滿憧憬,在此過程中,學生的知識儲備會更加豐富,個人素養會獲得較大提升,這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那么,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將閱讀和寫作結合在一起,比如,在學習某一篇語文課文后,教師既要讓學生口頭說出自己對這篇課文的理解和感受,還要鼓勵學生落實在筆上,可以讓學生寫一篇讀后感,以此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鍛煉自身的寫作能力和水平。
三、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與寫的關系
實現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以及讀寫二者的有效結合,明晰讀寫之間的關系是前提。首先,閱讀和寫作息息相關,二者密不可分。比如,在閱讀某一篇課文或者是某一本書籍時,閱讀的過程即是深化理解的過程,同時,在閱讀過程中,學生還能積累豐富的素材和資源,這樣可以為學生日后的寫作提供資源。同時,在寫作的過程中,同時也是學生發揮閱讀能力,考查學生語言流暢度以及上下文銜接的能力的過程,這時,學生在寫完一篇作文以后,通過通讀,則可以明確其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根據自己的理解做出一些改正,升華作文寫作內容。其次,通過開展閱讀,學生能夠積累一些寫作資源,并且將其應用在自己的寫作過程中。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優美的詞語或者句子,這時學生可以有意識地記錄下來,融入寫作中,這樣有利于升華作文的內涵。最后,寫作是檢驗學生閱讀水平的重要方式。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如果可以比較自然地融入自己曾經閱讀過的一些書籍內容,也是對以往閱讀的書籍內容的深化,學生可能會發現新的問題,總結新的學習經驗,這有利于助力學生自身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有效提升。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明確閱讀與寫作之間的關系,以此為指導,開展后續的閱讀教育。
四、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采取的閱讀教學模式單一,教學內容枯燥乏味
當前,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一些問題制約著教育質量和水平的提升,其中,一些小學語文教師仍然固守傳統的閱讀教學思想,采取的閱讀教學模式也比較單一,并沒有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閱讀需求。比如,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并沒有為學生分享一些有利于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技巧和方法,僅僅是讓學生盲目地閱讀一些書籍,至于學生閱讀的效果,教師并沒有特別重視。這種情況下,學生既浪費學習的時間,也沒有獲得良好的閱讀效果。長此以往,學生會認為閱讀課堂十分無趣,學生的閱讀熱情也會喪失,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優化教學理念,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優質的閱讀教育和指導,發揮讀寫結合教學的作用和價值。
(二)學生很難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學生閱讀效率不高
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盲目的閱讀,閱讀完文章以后,并不能清楚地理解文章的文意等。產生上述現狀的原因主要是大部分學生并沒有找到適合自己閱讀的模式和方法,這樣學生在閱讀一些語文內容時會變得十分被動,并且閱讀的效果也不好。再者,還有一些小學生自制力不強,不能踏實地閱讀一些書籍,很難集中注意力,在閱讀過程中,一些小學生可能出神、開小差或者是做一些與閱讀無關的事情,這些因素不利于學生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同時,學生也很難理解自己閱讀文章的具體內容,最終的閱讀效果自然不理想。
(三)教師沒有科學合理地將讀寫二者有機結合
有些語文教師并沒有將閱讀與寫作結合在一起開展教學,這樣很難發揮讀寫結合的教學效果。比如,一些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課堂教學中并沒有關注讀與寫的結合,僅僅讓學生閱讀文本內容,教師也沒有提醒學生要將閱讀中遇到的美文佳句摘錄下來。在閱讀課上教師僅僅開展閱讀,在寫作課上僅僅開展寫作教學,這種將閱讀與寫作割裂的教學模式很難實現預期的讀寫教學效果。所以,如果教師不能合理地將讀與寫二者結合起來,閱讀教學自然會陷入被動的局面。
五、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具體策略
(一)提高讀寫結合教學重視力度,充分發揮讀寫教學作用
小學是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那么,教師需要重視,并且針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特點,融入相關的語文教學內容,將讀與寫二者有機地融入在一起,開展具體的教學活動。如果學生可以具備良好的讀寫能力,學生的個人閱讀和寫作水平會獲得較高提升,同時,學生也會獲得豐富的情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所以,在實際教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利用讀寫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在具體的閱讀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并通過寫作能力的提高,感受閱讀文本的優美,真正將閱讀到的內容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形,為自身閱讀和寫作水平的提高助力。
(二)多閱讀,積累寫作素材
在語文教學中,寫作是重要的內容,同時,也是重點考查的內容,學生需要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以此來助力自身寫作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此外,閱讀則是為寫作提供信息資源的基礎,學生也要高度重視閱讀量,通過閱讀多種多樣的書籍來提高自身的閱讀量,積累豐富的語文知識。所以,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多讀益書。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也要掌握一些良好的閱讀方法,不能盲目地閱讀,要帶著思考去閱讀,這樣才能深入理解文本內容。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可以準備一個記錄本,將自己喜歡的句子或者詞語摘抄下來,在日后遇到與之相關的寫作主題時,學生可以將積累的這些內容融入其中,起到潤色作文的作用。比如,學生可以多閱讀一些名著、作文大全等類型的書籍,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所以,通過開展廣泛閱讀,學生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了解到豐富的內容,自己的知識儲備也會獲得擴充,同時寫作水平也能在很大程度上獲得有效提高。
(三)閱讀教學中滿足學生的讀寫需求
在傳統的語文閱讀課堂中,教師是課堂的中心,學生很難獲得自主思考和學習的機會,這也決定了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水平處在較低水平。同時,在學生閱讀完一些課文內容后,教師并沒有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思考,教師往往直接講解課文內容,這樣學生思考的時間會縮短,深入閱讀的時間也被占據,這樣的語文學習顯然是沒有效果的。雖然學生在閱讀完某一篇課文后,可以掌握文章的基本脈絡,但是很難有效地把握整篇文章的具體內容。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高度這一問題,采取以生為本的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在閱讀教學中,既要鼓勵學生深入閱讀,并且還要提出一些相關的問題供學生思考和理解,這樣學生可以掌握豐富的知識。
比如,在教學小學語文《爬山虎的腳》這篇課文時,在教學之前,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反復深入的閱讀,在閱讀之后,學生會對課文的內容有大致的了解。教師需要針對其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提問,設置相關的問題情境讓學生思考,同時,還要鼓勵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教師需要檢查學生的問題思考情況,提問一些學生,針對學生的回答,教師需要提供一些指導和建議,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糾正錯誤,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語文閱讀知識。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說出自己對所閱讀的這篇文章有什么樣的理解和感受,或者寫出自己的理解。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思考的更加深入,學生對整篇文章的結構和脈絡也會更加熟悉,同時也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這有利于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的全面發展和提升。
(四)學會模仿和創造,培育語文素養
如果學生可以寫出邏輯明確、語言優美的作文,那么完全可以算得上是佳作。在閱讀教學中,如果遇到一些適合應用在寫作中的句子,教師要提醒學生記錄下來,不僅如此,教師還要鼓勵學生模仿這句話的寫作特點,寫出一些類似的語句,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模仿力和創造力,這樣對學生日后的寫作將有很大幫助。同時,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還要在文章中加入一些修辭手法,運用一些寫作的方法和技巧,這樣可以大大增加文章的內涵,為作文增加亮點,使文章更加優美和生動。
(五)課內外相結合,提升閱讀寫作技巧
課內外閱讀是當前新課標提出的具體要求,教師需要在實際教學中貫徹和落實。在小學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一般提倡學生多閱讀書籍,這里所指的書籍既包括課內文本,同時也包括一些課外讀物,例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草船借箭》《景陽岡》等是學生需要學習的重點課文,這些課文選自我國優秀的古典名著,在課本內容中只是一個片段,那么,在課余時間內,學生則可以找原著來閱讀,這樣學生可以全面地了解具體的內容,不僅如此,通過這種閱讀方式,學生自身的知識儲備會增多,并且在閱讀過程中還能與作者形成情感共鳴,如此既可以為自己的知識提供一些補充和拓展,也有利于豐富學生的個人情感。
六、 結語
讀寫是語文教學中的基本組成部分,教師和學生共同重視才能達到好的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探索適合學生學習讀寫技巧的方法,激發學生閱讀積極性。不僅如此,小學語文教師還要優化閱讀教學模式,加大閱讀創新力度,為學生創設良好的閱讀氛圍,以此來助力學生閱讀能力和水平的有效提升,增強小學閱讀教學的實際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林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法的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版,2017(6):159.
[2]周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策略[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5):89.
作者簡介:
張月珍,甘肅省隴南市,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哈達鋪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