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是教師培養學生對語言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與學生思維品質提升的重要環節。本文基于目前英語寫作教學的現狀與學生對于寫作能力提升的現實需求,根據課堂教學實踐,提出基于主題語境的詞塊教學法應用于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三步”(語境情境創設、語篇結構梳理、語言知識積累)、“三評”(自評、生評、師評)與“三標準”(結構、內容、語言)的寫作教學模式,旨在促進學生的語篇知識、語言知識運用與思維表達能力的綜合提升。
【關鍵詞】主題語境;詞塊教學法;寫作教學;教學模式
【作者簡介】李亞亞(1990.01-),女,漢族,甘肅省蘭州新區舟曲中學,中學二級教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學科教學。
引言
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它承載的不僅僅是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而且以它為媒介,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推廣中國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屹立在世界舞臺。在這種時代背景下,《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對于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語言知識、文化意識、學習能力、思維品質的核心素養是新時代全面發展人才所需要的。
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如何使英語學科素養落地生根,關鍵在于課堂。寫作是英語學習五種基本技能中的一種,作為信息輸出方式,一定是基于某一主題而存在,它不僅僅是語言知識的綜合運用,同時也是作者思維品質、價值觀念的傳遞過程?;诖耍P者結合主題語境與詞塊教學法開展寫作教學,旨在提高學習者的英語寫作與觀點表達的能力。
一、高中英語寫作教學存在的不足
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存在教師對英語寫作教學模式認識不夠、寫作任務布置脫離主題語境 、評價方式單一等方面的不足。
1. 教師對英語寫作教學寫作教學模式認識不夠。英語寫作教學雖說教無定法,但寫作教學目標的設定要具有可操作性、教學活動與教學步驟一定要具有邏輯性、情境性,符合學生學習規律與認知規律的發展。然而大多數老師只通過展話題—列要點—譯句子—組全文的方式來進行寫作教學。整個過程中,語言的輸入與輸出沒有緊密地結合,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沒有得以體現,只是機械被動的信息接收者。寫作的具體模式與教學方法是什么,一線教師應該做到心中有數,才能落實到英語寫作教學中。
2. 寫作任務布置脫離主題。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大部分一線教師會根據詞匯、閱讀、語法、寫作的順序安排課時。但是在寫作任務的布置中,大部分教師考慮的是需要讓學生練習某一類文體的文章,對整個單元主題意義的理解以及語篇的融會貫通并不注重,這就使學生的作文脫離主題語境,語言知識零碎化,觀點表達缺乏邏輯性。新高考對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寫作不僅僅停留在半開放式的話題作文上,讀后續寫與概要寫作已經成為英語寫作的常見題型,這些新的寫作題型對于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些新形式的作文命題,不僅要求學生能夠讀懂原文本所傳達的信息,同時需要對原作者思想情感的變化有準確把握,并且捕捉到原文本所要凸顯的主題意義以及要傳遞的文化信息與價值觀念。新高考倒逼高中英語寫作教學要基于主題語境,以文本為載體,提高學習者運用語言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 評價方式單一。英語寫作的評價方式從以前的終結性評價到現在的過程性評價以及二者相結合的評價方式,主動權還是在教師手中。大多數教師對于學生作文的評價主要是集中進行修改,這樣耗時多、效率低,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作文評價對于學生的寫作并沒有實質性幫助,對教師寫作教學方法的改進影響微乎其微。
二、主題語境與詞塊教學法
“主題語境”是英語課程內容的六要素之一,主要涵蓋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幾大主題,涉及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領域,為學科育人提供話題和語境。
“詞塊”,最早由Backer提出,他認為詞塊是一種具有傳統語法功能與詞匯特征的詞匯,以一種固定或半固定的板塊模式儲存在人腦中?!霸~塊教學法”,由Micheal Lewis在 The Lexical Approach中提出,他認為基于詞塊的詞匯是語言構成的中心因素,詞塊的有機結合形成了句子,進而形成連貫的語篇。將詞塊教學法用于語言教學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習者準確、流利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與觀點。
根據某一主題,以語境為依托,學習與主題相關的詞塊,掌握系統綜合性的語言知識,掃除學生進行英語寫作時“無從下手”“無話可說”的障礙,幫助學生正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促進他們邏輯思維與批判性思維等思維品質的發展。
三、基于主題語境的詞塊教學法應用于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教學模式
基于新課標、新高考對于立德樹人育人目標的要求,根據主題語境所提供的學科育人話題與語境,筆者根據實際教學需要,通過反復實踐,總結出符合學生學習發生規律與認知發展規律的高中英語寫作“三步、三評、三標準”教學模式。
1.“三步”:語境情境創設、語篇結構梳理、語言知識積累。根據某一主題,選擇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方式創設情境,使學生在情感上與本主題產生共鳴。根據提供與本話題相關的語篇,梳理語篇結構,理解文本內容,挖掘文本所傳達的主題意義與文化信息,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根據語篇,積累與本話題相關的詞匯、短語、句式以及固定表達,激活學生原有的詞匯知識?;谝陨先降匿亯|,學生對于與本主題相關的寫作在主題意義理解、邏輯結構以及語言知識方面有全面系統的把握。
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必修二 Unit 3 “Computers”本單元的主題語境為“人與社會——科學與技術”,寫作部分的教學過程具體如下:
(1) 語境情境創設。在導入環節,通過多模態的方式展示與本主題相關的資料,學生們通過看、聽的方式感受科技的發展,與語音助手“小度”對話,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科技的進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提問“你們能夠總結出這些語音助手的在生活中的用處嗎?”,為學生理解單元主題創設語境。
(2) 語篇結構梳理。在寫作之前,語篇結構的鋪墊是必不可少的,能夠幫助學生在輸出時從整體上構思,樹立篇章意識。本單元的寫作要求是:描寫“安卓”,屬于想象性寫作,雖然學生對于手機并不陌生,但對“安卓”毫無概念。為了解決學生們無從下手的困境,相關話題的文本必須要呈現。學習語篇“Andy-The Android”,并提問“In which aspects does the author describe the Android?”,讓學生通讀全文,梳理文本信息,從Name、Size,Appearance、Character、Ability、Job等方面對安卓進行描述,幫助學生從整體構思,大體了解“從何下手”,搭好了寫作支架,降低了寫作難度。
(3) 語言知識積累。如果說結構是支架,那么語言知識就是靈魂,任何觀點的表述與體現都離不開語言。在此話題中,語言知識指與本主題語境相關的詞塊(即固定詞組、句式等),同時通過頭腦風暴的形式讓學生激活已有的知識儲備,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表達。在“Andy-The Android”語篇中,讓學生找出描寫“安卓”的句子,如“I'm as big as a human”。同時,通過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以及語言表達能力,讓他們找出同義句、近義詞來進行替代,將上述外貌描寫的句子替換成“I have the same height as a human”或“I'm so big that I am? similar to a human”。這一步旨在掃除學生在寫相似話題的文章時遇到的語言表述困難,對于高中生詞匯的積累以及表達能力的提升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2. “三評”:自評、生評、師評。在以往的教學中,批閱英語令老師們“頭疼”,一方面是由于量大耗時,另一方面是由于學生寫作水平較低?;诖耍趯懽髦?,筆者先讓學生修訂基本錯誤,然后將他們的作文隨機發放到其他學生手中,最后老師評閱,找出大家共同的錯誤進行集中糾正,對于個別的錯誤進行當面糾正。這樣一種自評—生評—師評的寫作評價過程,要求學生認真找出自己的錯誤,整理于錯題本;在批閱他人作品時要認真對待,總結出對方作文的優點。這一過程既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又培養學生形成高度的責任感,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及主體性地位得到極大的發揮。
3. “三標準”:結構、內容、語言。寫作中,文章結構、主要內容以及語言表達三者是息息相關的,結構是基礎,內容是靈魂,語言表達是載體。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筆者結合《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的要求以及歷年高考作文評分標準,制訂出學生作文評分標準,主要涵蓋結構(完整、連貫)、內容(全面、有條理)以及語言表達(正確、流暢、句式多樣性)幾方面。將寫作與平時語篇教學的列框架、填內容、現詞塊三方面相結合,實現輸入與輸出的有機統一,從而通過自評—生評—師評的評價方式,以結構、內容、語言表達作為根本的評價標準,培養學生的語篇意識。
筆者根據學生的現實需要,在寫作教學中運用主題語境與詞塊教學法相結合的形式,形成“三步、三評、三標準”的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在寫作前形成篇章結構意識,詞塊教學法的使用,為學生在進行思維表達以及文化信息傳達的過程中掃除障礙。從學生角度來說,一方面減少了寫作的焦慮,另一方面提高了思維表達的流暢性。
結語
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主題語境提供寫作的話題與情境,詞塊教學法為寫作內容的完善、語言的流暢、表達的地道性與準確性作鋪墊,能夠幫助學生克服“無從下手”“無話可說”的困難,助推學生語言運用能力與思維表達能力的提升,切實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落實英語核心素養,落實英語學科的育人目標。
參考文獻:
[1]Becker J. The Phrasal Lexicon. In R. Shank & B. L. Nash. Webber (Eds.), Theoretical issues i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M]. Cambridge, MA: Bolt Beranek & Newman, 1975.
[2]Lewis, M. The Lexical Approach: the state of ELT and the Way Forward[M]. Hove, England: 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 1993.
[3]程曉堂.基于主題語境意義探究的英語教學理念與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8(10):1-7.
[4]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5]魯周煥.語篇分析視角下概要寫作中典型段落的展開模式及概括方法[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