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棋雄 徐小駿
中圖分類號:G807.3 ? 文獻標識:A ?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11-059-01
摘 ?要 ?籃球文化在我國的發展越來越快,而籃球也作為一項學習的內容被放到初中生體育學習的項目中。籃球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也可以培養團結協作精神,更符合新課程要求下的素質教育的發展要求。本文旨在探討目前籃球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及籃球的趣味化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以期促進學生更融洽、更快樂地學習籃球。
關鍵詞 ?初中 ?籃球 ?趣味化教學
現如今,初中生學習的壓力很大,用于鍛煉的時間偏少,進而使得自身身心素質水平下滑。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必須追求自身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師必須不斷提升自身水平,營造良好的籃球趣味化氛圍,引導學生鍛煉身體,以及培養他們良好的運動習慣。
一、當前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及原因分析
(一)傳統觀念的影響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以及升學壓力的不斷增大,部分“過于傳統”的家長認為只要孩子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學習成績就能搞上去,其他的并不重要,進而造成學生也不關心自己身心健康的現象。因此投入到課外活動以及體育運動的時間也會隨之減少。
(二)師資力量匱乏
首先,籃球教學需要教師具有一定的專業性,這對老師的要求相對較高。如果老師都不夠優秀,素質不夠高,那怎么能教孩子們呢?其次就是教師本身對籃球的熱愛和對教學事業的熱愛,使得符合標準的人數又會下降。加之創新性活動的探索和趣味化教學的創造,不把發展學生素質當作玩笑,而是真的付諸行動,能夠符合標準的人數就更少了。
(三)網絡游戲的沖擊
互聯網帶來的不僅僅是各地人們的互相聯系,對學生來說更多的是游戲種類的豐富。而自控力還不夠的初中生是沒法抵抗這樣的誘惑的,進而從以前的小孩兒出去玩喊都喊不回家變成了現在的孩子在家玩電腦,喊都喊不出門的現狀。而如今學生的整體身體素質也逐漸下降,將籃球教學趣味化,使籃球教學像游戲一樣吸引人就變成了一個難題。
二、籃球趣味化教學模式探討
(一)信息化籃球的教學
現如今,應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籃球教學。當室外無法進行籃球的教學時,可以在室內采取信息化的籃球教學,教師要尋找籃球運動相關的素材,直觀呈現出籃球的魅力和趣味,讓籃球文化滲透到每個學生的心里,進而讓學生內心產生共鳴。
例如,在籃球的運球和傳球技術中,教師如果只是進行單純的講解并不一定能夠有太好的效果,這時就可以讓學生觀看相關的運球和傳球動作詳解的視頻,然后讓學生自己觀察細節,以此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籃球的細節。另外一些規則的介紹以及戰術的配合用視頻展示也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二)增強教學中的互動性
相比較枯燥乏味的訓練,更好的幫助學生提高興趣的方式就是“籃球游戲”。通過一些簡單的小游戲既可以做到訓練某個動作又能讓所有的學生參與到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例如,在進行“三步上籃”動作訓練的時候,可以采取接力的游戲,即將學生分成兩組,從籃球中場出發,分別三步上籃上進兩個籃筐,之后抱回起點與隊友接力,下一個隊友再出發。獲勝的一組給予一個獎勵或者失敗的一組給予一個小懲罰。在競爭中培養學生不服輸的精神以及團隊協作和互助的能力。
(三)打破傳統的思維束縛
對于學生來說,能夠考上一個好高中固然重要,但為此傷害自己的身體并不值得。素質教育培養的不是一個個學習工具,而是鮮活的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因此,讓他們認識到運動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培養熱愛運動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進行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后可以舉辦一個趣味比賽,包括籃球的定點投籃、花式傳球、行進間的配合動作等等。甚至可以邀請家長參與到活動中,讓家長一起運動,進而更好的與家長交流溝通,強調運動的重要性,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比賽中,體會籃球帶來的快樂,緩解學習生活帶來的壓力,讓學生的壓力得到一定的釋放。提高自身身體素質,利用科學的方式鍛煉身體,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感受籃球文化的熏染和與同學們的合作配合,進而豐富籃球教學的趣味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的大背景下,對學生的全面培養越來越重要。我們不僅希望看到學生能夠取得一個好成績,更希望學生能夠有一個好身體。而這個過程需要教師的培養,更依賴于教師不斷提高教育水平和自身能力,更加積極主動的探索趣味化籃球教學。
參考文獻:
[1]季炳華.初中體育籃球的趣味化教學模式培養策略探討[J].考試周刊,2021(63):102-104.
[2]史金鵬.初中體育籃球的趣味化教學模式構建[J].教育界,2021(35):55-56.
[3]張嘉文.初中體育籃球的趣味化教學模式培養[J].當代家庭教育,2020(31):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