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11-053-01
摘? 要?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專業課程教育工作有了較大改善和提升,課程思政教育理念的貫徹落實下高校課程教育將更加注重學生素質、價值觀的培養。體育課程是高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課程思政背景下高校體育課程更應做好相應地調整與優化,以期在體育課程與思政教育的銜接融合下確保高校人才培養的目標更易于實現。
關鍵詞? 課程思政? 高校? 體育課程? 意義? 策略
高校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同向通行,形成協同效,這應是當前高校教育工作開展的重要方向。在滿足課程思政教學要求后,高校人才培養、辦學理念要求才能進一步實現。對于體育課程而言,體育課程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需要教學工作者從自身出發,轉變教學觀念明確課程思政的內涵意義,從而讓學生從體育課程學習中獲得精神思想、身體素質的共同提升。因此,本文通過探究高校體育課程與思政教育融合的重要意義,并結合課程思政背景提出相應的體育課程開展策略,為高校體育課程教學質量水平提升提供一定參考。
一、高校體育課程與思政教育融合的重要意義
體育課程在各階段教育中都有著重要的作用。通過體育鍛煉不僅能夠緩和學生學業壓力,放松學生大腦神經,更能使身體素質得到鍛煉。在課程思政背景下,高校體育課程教育有了新的要求,在體育課程教學中需要融入思政教育內容,使學生在體育課程學習和運動鍛煉過程中能夠獲得正向價值觀的指引。思政教育內容融入高校體育課程的重要意義還體現在提高體育競技活動有益性上,過去的高校體育活動中主要是強調運動技巧、合作等內容,而在思政教育內容的引入下學生將通過體育競技獲得奉獻、責任、團隊意識等優秀精神思想的培養,健全學生人格。此外,高校體育課程與思政教育融合的重要意義還將與當前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相呼應,新時期背景下社會崗位不再是單一從專業角度對人才進行篩選考核,更多的是需要人才具備文化內涵、綜合素養和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在課程思政理念的貫徹落實下,高校體育課程教學內容將更加豐富,學生將能從體育課堂中獲得身心素質的全面提升,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
二、課程思政視域下體育課程與思政教育的融合策略
(一)挖掘體育課程資源,與思政教育有效銜接
與一般專業課程不同,高校體育課程的自由度、靈活性更高,體育課程上更多的是需要學生依靠興趣、身體素質狀況來選擇適合于自身的運動項目。為了使思政教育內容與體育課程形成有效融合,教師需要對體育課程教學資源進行充分挖掘,讓學生從體育活動、運動競技中提升運動技巧和強化身體素質,同時又能獲得人文情懷、進取心等精神層面的提升。例如,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以班級、院系為單位來進行足球、籃球、排球比賽,并讓學生以啦啦隊、運動員、解說、裁判等不同身份參與到運動競技中,在全民積極參與下體育課程思政教育效果將能得到全面發揮。
(二)育人為目標,促進學生全面成長
課程思政背景下高校體育課程教育應以育人為目標,區別于過去體育課程教學以育人為目標的體育教學工作需要根據學生需求并提高體育教學內容的教學效果,讓學生從運動勵志小故事、運動員競技精神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導向,更加積極地進行校園生活和專業學習。以育人為目標的體育教學工作還應重視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考查,一方面在體育課程中引入一定的思政教學內容使學生在運動活動中能夠將所學知識進行實踐應用;另一方面則應在體育考核中引入思政評價項目,教師應根據學生思想狀態、與學生相處情況來進行評價打分,確保學生通過體育課程學習得到思想人格的豐富提升。
(三)加強部門協作,創新體育課程教育
課程思政視域下高校體育課程教學工作的高效開展還需要院校各部門加強相互之間的交流協作,兼顧育人與專業素質培養目標以確保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充分發揮。同時,在體育課程中也應加大教學工作創新,在先進教學工具、先進思想的引入下使體育教學活動與思政管理活動能夠具有較高的協同性。通過學校各部門的密切合作與體育課程教學創新開展,體育課程思政目標要求將更易于實現。
三、結語
綜上所述,課程思政是高校教育教學工作開展的重要方向,在高校體育課程教育中應做好思政教育內容的銜接融入,可使學生通過體育運動鍛煉獲得身心素質和精神思想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李科.“課程思政”視域下桂西北高校體育課程與思政教育融合研究[J].休閑,2020(16):1.
[2]楊福軍.“課程思政”視域下高校體育課程與思政教育融合研究[J].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學報,2019(04):65-68.
[3]梁亮.“課程思政”視域下高校體育課程與思政教育融合探究[J].當代體育:籃球頻道,2021(09):80.
★基金項目:哈爾濱廣廈學院2021年度“課程思政”教育教學專項課題《思政元素融入冬季體育教學課程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JY2021B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