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永
摘 ?要:高中地理的知識點更多,所涉及的知識面更廣,對于學生來說不易吸收。為了應對這一現象,教師應當開展情境沉浸式課堂,通過對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沉浸在情境當中,體會更加真實的地理場景,通過情境沉浸式課堂的設計,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認識更加深刻,學習地理更方便。同時,情境沉浸式課堂的建設,有利于學生加強情感共鳴能力,深化學生對地理的認識,讓學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發(fā)揮,符合現代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
關鍵詞:高中地理;情境沉浸;課堂構建
情境沉浸式課堂不同于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它更加注重學生的思考能力,學生在情境沉浸式課堂中,能夠動腦思考,通過自己的探索來解決問題,思考問題更加全面,能夠更輕松地解決問題。由此可見,情境沉浸式課堂對學生有重要作用,對教師的教學工作也有積極意義。在情境沉浸式課堂的作用下,課堂學習效率能夠提高,有利于教師打造高效課堂,同時情境沉浸式課堂的建造,還能提升教師的教學素養(yǎng),為教學工作提供幫助。
一、情境沉浸式課堂對高中地理的作用
首先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通過情境沉浸式課堂的構建,能夠幫助學生有效理解地理知識。學生在聲音、圖片、視頻等多種表現形式的推動下,加強了學習地理的興趣,并且情境的創(chuàng)設能夠把地理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到一起,學生能夠感受到生活中的地理知識,從而對地理課堂產生濃厚的興趣,凸顯地理學科的價值。
其次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利用情境沉浸式課堂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意識。教師在課堂上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一步步引導學生理解地理知識,撥開地理的神秘面紗,在情境設問的過程中,學生能夠主動對地理知識進行探究,主動思考,讓思維變得更加活躍,學生從已有知識出發(fā),對教師的問題進行解答,加強了學生的探究意識。探究意識的增加,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養(yǎng)成,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
在高中地理開展情境沉浸式課堂,能夠豐富教學內容,有利于建立高效課堂。在情境的創(chuàng)設中,學生的興趣高漲,在興趣的引導下,學生更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中,主動吸收地理知識,開展知識的探究活動。在這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構建高質量課堂。
二、高中地理情境沉浸式課堂的構建策略
1.創(chuàng)設循序漸進的問題情境
不管是創(chuàng)設什么情境,都需要教師的引導,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思考,最終得到答案。因此可以在課堂上設置循序漸進的問題情境,在學生知識的范圍內,讓學生從已知的知識到探尋未知的答案,讓問題逐漸深化。學生解決了一個個的問題以后,教師給予適當的鼓勵,可以增加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學生答題的熱情,學生會更愿意思考。
比如學習“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觀察中國的年太陽輻射總量分布圖,然后引導學生逐步設問,讓學生對問題有沉浸式體驗。教師可以連環(huán)設置問題,“從圖上能夠看出中國的年太陽輻射總量分布并不均勻,哪些地方多一些,哪些地方少一些呢?”學生會根據圖中觀察到的給出答案,教師可以繼續(xù)設問,“為什么東部沿海少?西部內陸多?都是內陸地區(qū),為什么青藏高原更豐富?而四川盆地卻最低呢?”通過循序漸進的設問,引導學生沉浸在情境中,促進學生深入思考,提高分析能力。
2.創(chuàng)設懸念叢生的教學情境
好奇心可以激發(fā)人們的探索欲望,而高中學生的好奇心十分旺盛,因此可以借助這點設置懸念,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能夠發(fā)揮探索精神,從而有利于深刻了解地理知識。因此教師可以在課上運用多媒體設備,采用視頻等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充滿懸念的情境,讓學生沉浸于此,從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比如學習“洋流”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在開課之前引入一段教學資料,1992年的時候,一艘中國出發(fā)的裝滿鴨子玩具的集裝箱貨船,到了北太平洋的時候遭遇大風暴,使得所有集裝箱沉入海底,然而在2007年,沉沒的一萬多只玩具鴨子組成了隊伍,在海上漂流15年后到達英國海岸。相信看完這則新聞材料后,學生會產生好奇,被這則新聞吸引。教師可以順勢設問,“想知道玩具鴨子為什么會到達英國海岸嗎?學完本課的內容你們就知道原因了。”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會積極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提高本課的學習效率。
3.創(chuàng)設聯(lián)系緊密的生活情境
我國歷史發(fā)展悠久,擁有的文化底蘊十分深厚,其中包含的諺語是人們勞動智慧的結晶。諺語中涉及了許多地理知識,教師就可以利用這一點,在課堂上進行諺語教學。
比如在講大陸性氣候的時候,可以引用諺語“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通過言語生動的語言特點,可以讓學生了解大陸氣候的差異性特點。諺語在課堂上的引用,可以將深奧的地理知識通俗化,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提升教學質量。
三、結束語
在高中地理中建立情境,不論是問題情境、教學情境,還是生活情境,都能夠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更專注的參與到課堂中來,有助于地理知識的有效吸收,以及學生能力的提升,為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作貢獻。
參考文獻:
[1]張珈寧. 追求理解的高中地理課堂情境教學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21.
[2]林佩園. AR技術應用于高中地理學科教學策略研究[D].江南大學,2021.
[3]孫虹宇. 情境教學在高中地理課堂運用的探討[D].四川師范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