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起 王吉慶 李陽
摘要就疫情防控期間“設施蔬菜栽培學”課程線上教學的模式提出幾點思考,并結合課程特點及現狀,提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教學模式,將傳統面授的優勢和在線教育的優勢有效結合,精心設計內容、靈活采用多種教學防范、注重過程性評價等來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與質量,達到培養設施條件下蔬菜種植理論與技術的專業人才的教學目的。
關鍵詞 設施蔬菜栽培學 線上線下 混合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2021.14.004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Online and Offline Hybrid Teaching in the New Situation
——Taking the course of "facility vegetable cultivation" as an example
LI Juanqi, WANG Jiqing, LI Yang
(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Art,Henan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450002)
Abstract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thoughts on the online teaching mode of "facility vegetable cultivation" course during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puts forward the teaching mode of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teaching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urse. It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faceto-face education with the advantages of online education, carefully designs the content and flexibly adopts various teaching prevention. The process evaluation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learning efficiency and quality, and achieve the teachingpurpose ofcultivating professionaltalents ofvegetableplantingtheoryandtechnolog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facilities.
Keywordsfacility vegetable cultivation; online and offline; hybrid teaching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新冠肺炎疫情地暴發,各個學校為了保障教學工作的連續性和持續性,在疫情防控期間積極開展線上教學,切實做到“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我所教授的課程是“設施蔬菜栽培學”,它是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旨在培養掌握設施條件下蔬菜種植理論與技術的專業人才,為蔬菜生產、教學、科研、技術推廣等工作崗位輸送具備栽培學知識和能力的后備力量。[1]本門課程由于實踐性強,多年來一直采用線下教學的方式,恰逢這個特殊時期,經歷了一個學期地線上教學,現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想法。
1線上教學
1.1為線上教學做充分準備
在開展教學前,課程負責人先對章節內容進行合理分配,再對每位老師進行明確分工:課程負責人審核各位成員的PPT及教案,一名教師負責審核各位老師錄播的內容,一名教師負責向各位老師反饋課程建設中的問題,還有一名教師負責督促小組成員及時發布通知及課程。
課程組成員經過多次討論,就教學平臺達成一致:決定選用學習通和釘釘作為主要的上課平臺,微信作為備選平臺。各位老師根據最新修訂的《設施蔬菜栽培學教學大綱》對自己所授章節內容進行備課,每節內容都要包含“學習目標”(重點和難點是什么)、“學習任務單”(先學什么、再學什么,學習流程指導)、“學習內容”(授課和自學部分)、“作業”(本節測驗和課后預習內容)四個基礎部分,老師們根據自己的章節內容選擇是錄制速課還是釘釘直播,也可以根據課程需要增加“討論”環節。系統性設計教學內容,并將教學內容進行詳細的分解,明確需了解、熟悉、掌握的知識點,以及學習中的難點、重點、易錯點,為學生制定清晰的學習目標,使學生能夠針對性的分配學習時間和精力。
此外,融思政于課堂。立足我國當前情況,結合學生自身切實體會,引導學生調查分析蔬菜種植、栽培管理、運輸、銷售等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并提出解決辦法,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大局意識和擔當意識。深入挖掘這門課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課程組成員一起商討挖掘這門課程的思政元素,在講授課程的過程中,將思政教育自然融入課堂。例如在講授我國設施蔬菜歷史、現狀和發展前景時,介紹《詩經》《爾雅》《神農本草經》等古書中對設施和蔬菜的記載,使學生感受祖國的偉大;在講授設施蔬菜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時強調設施蔬菜產業為解決我國“三農”問題提供了很好的途徑;講授在設施創造適宜作物生長的小氣候條件時作物就會健康生長的理論引申到大的自然環境與人和諧相處之道,引導學生去思考習總書記的講話“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在講授到設施蔬菜的土肥水管理時,引導學生思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講到春化作用時,可以引入案例分析,如社會上因娃娃菜抽薹、甘藍抽薹導致菜農顆粒無收、損失慘重的現象不少,引導學生作為園藝人,要有社會責任心,把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實踐當中,我們的責任心可能就會使老百姓安心。
1.2線上教學的實施
本課程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注重學生學習中理論和實際的結合,以設施蔬菜栽培知識的熟練應用為培養目標展開線上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內容,充分利用線上教學的優勢,設立搶答、問卷、有獎競答、討論等活動環節,調動學生課堂積極性,增強學生課堂參與度。同時,通過分析隨堂測驗和課后作業情況,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對于學生課堂學習中的掌握薄弱的部分進行針對性地講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教學中導入前沿性研究成果,課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運用現代網絡技術對本課程前沿性進展進行調研,使學生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完成自主學習和知識體系的構建。
1.3對線上教學的反思
線上教學有很多優點,比如不受疫情的影響,同學們可以在家完成課程的學習;老師上課的速課或者釘釘直播的視頻可以反復觀看,上課沒有聽懂的可以課后消化;老師可以調用學習通里的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素材,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借助平臺測驗學生對某個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并及時得到反饋,對難點部分再次進行剖析;可以從簽到、視頻觀看、章節測驗、作業和討論等多個環節對學生進行過程性評價。[2-3]
線上教學雖有諸多優點,但相較線下教學也存在一些缺點,比如線下教學老師可以隨時觀察學生的反應,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也能及時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針對設施蔬菜栽培學這門課程,線上教學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無法開展實驗和教學實習環節,這門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如果只靠線上向同學們傳授理論知識并不能讓同學們真正掌握一些栽培技術,也許未來可以采用虛擬仿真[4]的方法將實驗和實習實現線上教學,但這需要一定的經費支持,學習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2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設施蔬菜栽培學”課程主要包括蔬菜栽培的生物學基礎、蔬菜的栽培技術基礎、蔬菜的周年供應與計劃生產和設施蔬菜栽培技術等,具有內容豐富、概念繁多、涉及面廣、實踐性強、理解難度大等特點。設施蔬菜栽培學理論課程多年一直采用課堂面授的方式,雖然信息化教學已推廣多年,但仍是多以教師為主體的“知識講授”過程,學生處于“被動吸收”過程。實踐教學多年一直采用“教學實驗、參觀學習和生產實習一體化”的實踐教學模式。
“設施蔬菜栽培學實驗”是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課程針對“設施蔬菜栽培學”課程內容體系設立了實驗環節和實習環節。實驗環節包括:設施整地、做壟與定植,設施蔬菜的植株調整,植物生長調節劑在設施蔬菜種的應用,設施蔬菜葉綠素含量測定,設施蔬菜植株形態指標調查與測定,設施蔬菜植株礦質營養測定,設施蔬菜產品營養品質測定等,包括了蔬菜生產過程中關鍵實踐環節、蔬菜生理指標、礦質營養及品質指標測定的方法,涵蓋了蔬菜栽培學基礎理論驗證、田間基本操作和栽培生理學研究必備的基本實踐操作內容,設計的實驗內容具有系統性、針對性、實用性強的特點,對培養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實際動手能力有重要作用。實習環節更是涵蓋了設施蔬菜生產的方方面面:包括讓學生了解蔬菜栽培生態生理常用儀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了解蔬菜科學研究現狀與進展;了解蔬菜主要生產資料規格、型號、產地、價格、購進渠道;熟悉蔬菜種植園構成要素及設計、了解蔬菜生產茬次、產量、收獲期、勞動定額;了解蔬菜銷售渠道及批發交易流程。練習蔬菜生產園建設、運行、生產成本估算、經濟效益評估及生產基地項目建設申請報告的撰寫方法。
這些實驗和實習環節對學生來說是非常寶貴的體驗,培養學生在實踐中觀察、發現、分析和解決實際生產問題的能力,是非常有必要讓學生躬身實踐的。針對課堂講授的部分,存在普遍的問題:(1)課堂資源相對匱乏;(2)課堂相對枯燥,學生積極性很難被調動;(3)課堂效率不高。
針對設施蔬菜栽培學這門課程的特點及現狀,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手段。混合式教學是指通過有效組織和分配教學資源,將傳統面授的優勢和在線教育的優勢有效結合,來促進學生學習,提高學習效果的一種教學模式。
2.1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內容與設計
本課程按照線上線下混合教學這種思想,打破傳統教學模式,重新設計“設施蔬菜栽培學”教學內容及方案,對課程資源、課程內容、課堂活動和學習評價等進行設計,采用啟發式、探索式、討論式和示范式教學方法以及實踐實訓等教學方式,統籌課前、課中、課后的教學活動,線上教學要求授課教師課前在教學平臺上傳本節教學課件、教學視頻等教學資源,布置課前學習任務,設置教學資源觀看記錄和設置隨堂測驗,要求學生借助在線教學平臺查看、接收、學習和討論,并在網上提交課前作業和遇到的疑難問題。通過這種方式增加課堂中師生互動、學生討論環節,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積極性。線下教學要求授課教師講學生分成不同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疑難問題的匯總,教師課堂上對于重點和難點部分進行詳細講解,針對同學們的疑難點布置課后作業。此外,充分利用線上教學平臺的優勢,為學生提供大量的課程相關資源,包括視頻、文本等,拓展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學生提供課程相關的前沿信息、文獻等,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設計實驗,并提供很好的實驗實踐平臺,可以分配課程組老師給予一定的指導,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實踐。
2.2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
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內容,充分利用線上教學的優勢,設立搶答、問卷、有獎競答、討論等活動環節,調動學生課堂積極性,增強學生課堂參與度。同時,通過分析隨堂測驗和課后作業情況,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對學生課堂學習中的掌握薄弱的部分進行針對性地講解,提高了學生學習效率。課程將往年的實驗視頻提前放在線上,方便同學們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從而對理論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教學中導入前沿性研究成果,課后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帶著興趣學習作用,讓學生運用現代網絡技術對本課程前沿性進展進行調研,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完成自主學習任務和知識體系的構建。
此外,鼓勵學生運用新的信息化工具如思維導圖軟件,將瑣碎乏味的知識點變成容易記憶、可視化強的彩色圖。近年來已經有很多教師將思維導圖融入課堂中,[5-6]這種方式操作簡單,可以在短時間就讓同學們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在預習過程中將重點用思維導圖的方式畫出來,在課堂上展示出自己的設計,方便同學們課上進行交流學習,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在老師講授的過程中,可以對自己之前繪制的思維導圖進行補充,更全面的把每堂課的重點知識整合,方便學生迅速掌握每堂課的重點內容,加深記憶。
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平臺采用啟發式、探索式、討論式和示范式等教學方法,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由理論到實踐,再由實踐上升到理論。
2.3注重過程性評價,采用多種方式對教學效果進行全面考核
改變傳統的考試方式方法,促進從知識向能力方向的轉變。本門課程采取多元化過程性考核評價方法,包括課程學習、考勤、作業、階段測評、課堂表現及討論、實驗操作、實驗報告、實習報告等考評環節及內容。另外,建立起小組討論質量評價的方法,教師首先確立教學流程規范,對各個關鍵點提出控制指標。指導教師全程跟蹤各組進展,包括課前準備、課堂討論、課后反思與總結,最后由指導教師核實確定每位學生在某主題討論中的最終成績。這些共同組成過程性評價成績,占總成績的40%,降低期末閉卷考試的比例,使得教學過程評價更全面、客觀、科學。
3總結
設施蔬菜栽培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是一項針對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教學的重要改革和探索,協調運用線上線下這兩種教學模式,發揮各自的優勢,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教學方式的改革,以期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基金項目:2020年河南農業大學優秀基層教學組織(20JX0204)
參考文獻
[1]肖懷娟,王吉慶.《設施蔬菜栽培學》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思考[J].教育現代化,2019,6(93):78-79.
[2]李大勝,魏天路,丁國華,等.疫情背景下線上教學的探索實踐與展望[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20,40(6):66-73.
[3]于亞萍.新形勢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探析[J].現代農村科技,2020,10:98.
[4]唐標,李峰,鄧常青.基于虛擬仿真實驗平臺的生理學實驗線上教學實踐與思考[J].科技文匯,2020,33:73-74.
[5]孫涌棟,羅未蓉,王廣印.思維導圖在《蔬菜栽培學》教學中的應用[J].廣東農業科學,2010,7:274-275.
[6]李智,龔小慶,張顏,等.思維導圖在園藝學概論教學中的應用[J].農村經濟學,2017,16:282-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