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槿
摘要:勞動教育是德智體美勞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素質教育注重的是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此外,勞動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勞動技能和勞動能力,這些內容也是每一個小學生未來成長和發展中必須要具備的技能,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勞動教育的重視,通過創新教學方式和教學觀念來提高勞動教育的效率,尤其是對于小學時期的學生來說,由于小學生正處在良好學習習慣和思維能力養成的關鍵時期,所以在這一時期開展高效的勞動教育對小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那么如何才能在小學開展勞動教育呢?下面本文將對農村小學高年級勞動教育的開展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農村小學;高年級勞動教育;策略探究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農村小學高年級勞動教育的開展體現出了我國對勞動教育的重視,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并沒有取得突出的教學效果,這是因為有越來越多的家長過于溺愛孩子,所以導致勞動教育的效果較差。但是勞動教育對小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開展高效的勞動教育優勢素質教育提出的教學要求。因此農村小學要對對勞動教育的開展引起重視,為農村小學生未來的發展打好基礎。
一、當前農村小學勞動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在當前的農村小學勞動教育中,雖然教師加強了對勞動教育的重視,并且也創新了勞動教育的方式,但是由于當今小學生身上存在較多的不良習慣導致勞動教育的開展效率較低。比如有一些家長對孩子過于溺愛,這些小學生在家養成了好吃懶惰的習慣,所以在開展勞動教育的過程中他們的參與積極性較低,這顯然無法達到培養小學生勞動能力和勞動習慣的教學目的。此外,部分農村地區小學勞動教育的開展僅停留在口頭形式,也就是單純的采用理論知識的方式講述勞動教育的重要性,但是這種教學方式并不能使小學生親身的感受到勞動的重要性,所以勞動教育的效率也會因此受到較大的影響。這些都是當前小學勞動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也是影響農村小學生發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想要開展高效的農村小學勞動教育需要教師對這些問題加以重視。
二、農村小學高年級勞動教育開展的策略
(1)組織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使學生感受勞動的作用
農村小學高年級勞動教育的開展首先需要教師加強對實踐活動的重視,通過組織實踐活動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勞動的作用以及勞動的樂趣,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勞動的成就感,這樣學生的勞動意識和勞動能力就可以得到培養,在生活中和學習中他們就會主動的開展勞動,從而為小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打好基礎。尤其是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而言,由于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勞動能力,但是缺乏勞動的經驗所以導致他們無法感受到勞動的作用,因此在小學高年級勞動教育中教師要加強對勞動教育實踐的重視。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田野中進行澆水、施肥、采摘等實踐活動,使他們感受到播種的艱辛。又或者是可以組織學生做家務、打掃學校衛生等等,通過這樣的方式使他們感受到勞動的作用和意義。這些勞動教育的方式都是教師組織學生開展實踐的體現,并且學生在實踐中對勞動的意義、價值、作用會產生更加深刻的感觸,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勞動的成就感和樂趣,這樣在以后的生活中和學習中他們就會主動的開展勞動,實現農村小學高年級學生勞動教育的有效開展,為農村小學生未來的發展打好基礎。
(2)引入勞動故事實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
農村小學高年級學生勞動教育的開展需要讓小學生認識到勞動的價值和作用,所以在小學高年級勞動教育中教師也需要加強對勞動重要性的講解,比如教師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勞動實例又或者是身邊的勞動故事進行教學,這樣就可以使小學生直觀的感受到勞動的作用,從而使學生主動的開展勞動,引導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達到農村小學教學中對高年級學生勞動教育的目的。比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感動城市十大人物評選故事,通過這些真實的故事來引導學生感受勞動的重要性。又或者可以從學生的身邊故事開始講述勞動故事,例如父母的勞動、教師的教學勞動等等,這些都是學生生活中常見的勞動故事和教學素材。通過引入這些勞動故事內容使小學生正視勞動的價值和作用,使小學生從思想上改變好吃懶惰的壞習慣,從而使小學生逐漸養成勞動的意識,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勞動實踐活動,使勞動教育的開展更加高效,實現對小學高年級學生勞動意識和勞動能力的培養,促進小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
(3)培養小學生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提高學生勞動意識
生活中處處有勞動,或者可以說勞動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因此在農村小學高年級勞動教育中教師也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使小學生養成不拖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良好的行為習慣,因為這些習慣都是建立在勞動的基礎上,所以這也是小學勞動教育開展的體現和過程,更是培養小學生勞動意識和勞動能力的重要途徑。比如在生活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洗衣服、自己做家務等等,這些既是培養學生生活技能的途徑和方式,也是開展勞動教育的手段。在學習中教師要培養學生實踐的意識,使他們可以通過動手實踐去解決問題,進行探究。這也是培養學生勞動意識和勞動能力的重要途徑。當小學生養成了勞動意識和勞動能力之后在生活中和學習中他們就可以開展自主學習,生活上也擺脫了對他人的依賴,從而促進小學生的綜合發展。再加上學習和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都是勞動的體現,這也為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開展勞動教育提供了素材和資源,符合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對農村小學高年級學生開展勞動教育以及促進他們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結束語
總之,農村小學高年級勞動教育可以培養小學生良好的習慣,對小學生的未來成長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作為農村小學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勞動教育的重視,通過組織開展實踐活動和引入勞動故事實例來提高勞動教育的效率,從而促進農村小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縮小城鄉教育差距為農村學生的未來發展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劉宏森.在勞動中走向“自立”--關于青少年勞動教育的一些思考[J].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7,(5).1-8.
[2]劉凱,萬潔,王小蕾.勞動技術課教學大綱適用性和實用性研究[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20,(6).89~92.
[3]錢永慧.中小學勞動教育課程的反思與優化路徑分析 --以馬克思勞動幸福觀為視域[J].文存閱刊.2020,(10).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