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要想使教育教學質量真正得到提升,學校實現快速發展,推動中青年教師成長是前提條件,而這也是現階段各校在發展過程中重點探索的一個課題。針對中青年教師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文章就小學骨干教師引領作用的充分發揮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在小學骨干教師引領中青年教師成長方面,文章主要提出了幾項具體策略。
關鍵詞:小學骨干教師;引領;中青年教師;成長
對一所學校來說,實現持續發展,中青年教師是重要的主力軍。但是從現階段的情況來看,青年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普遍存在教學經驗不足的問題,而這也成為學校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短板。如何解決學校發展過程中中青年教師教學經驗不足的短板問題,實現學校教師隊伍的整體發展呢?學校首先要做的是發揮骨干教師的作用,使骨干教師自身所具有的帶頭作用、引領作用、輻射作用、示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進而全面推動青年教師在教育專業方面的成長。
一、 通過師徒結對的方式,推進師徒間互助成長
相比老年教師,中青年教師雖然教育教學經驗方面存在不足,但是他們普遍接受過高等教育,有著十分扎實的知識基礎。因此,為了使中青年教師能夠實現更快成長,可以要求有經驗的老教師對中青年教師進行再教育及指導,尤其是教齡低于兩年的新教師,可以選擇學校的骨干教師對他們進行1對1帶教。而有著3~5年教學經驗的中青年教師,他們在工作的過程中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可以選擇校內教學名師或是優秀教師為他們進行教學示范,使之順利度過教育教學的穩定期。具有豐富帶教經驗的名師,可以為他們同時安排幾名徒弟,相反,一名徒弟可以同時拜幾名名師為師。在師徒帶教的過程中,徒弟要經常去聽師傅的示范課,有真實的感悟,進而主動學習名師的成功經驗。最初的階段,可以將名師的成功經驗主動搬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中,而一段時間之后,則可以在名師的成功經驗中融入自己個性化的想法。除此之外,師傅也要經常去聽徒弟的課,對徒弟的專業成長情況做出明確判斷,了解他們在專業成長過程中存在的不足,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在對師徒進行考核的過程中,師徒需要捆綁接受評價。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則能夠迅速培養出一批新的骨干教師。
例如,剛剛進入本校工作的一批新教師,雖然都具有十分扎實的理論基礎,但是在課堂組織方面沒有經驗,面對學生的時候難免感到緊張。針對這一情況,學校組織了師徒結對的活動。老教師學經驗比較豐富,但是普遍存在教育理論知識不足的情況。對此,可以要求骨干教師對剛進入學校工作的新教師進行帶教。一方面,負責帶教的骨干教師能夠從新教師身上學習更多前沿的教育理論;另一方面,骨干教師能給予新教師教育教學實踐方面的指導。期末考核的時候,對師徒的教育教學情況進行捆綁評價,對表現較好的師徒給予一定程度的獎勵。如此一來,不僅能夠有效提升骨干教師帶教的熱情,也能使新進入學校工作的教師實現專業的發展,實現師徒互助成長。
二、 以四課聯動為基礎,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示范引領作用
四課聯動中的第一課是中青年教師診斷課。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中青年教師需要先執教一節展示課,骨干教師要在聽課之后指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第二課是骨干教師示范課。為了使骨干教師在教育教學方面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骨干教師要針對中青年教師暴露出來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示范,中青年教師需要認真觀摩骨干教師的授課,同時與授課教師以及其他中青年教師進行交流,指出教學過程中的亮點,將成功經驗融入自己的教學中,促進自身教學質量的提升。第三課是跟蹤矯正課。骨干教師要跟蹤聽課,通過教學評議以及教學研討等方式,對中青年教師教學中的得失進行分析評價,給予必要的指導,引導中青年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設計進行完善,促使中青年教師在教學中主動改進教學方法,改變不適合學生發展需要的教學模式,實現教學效率的整體提升。第四課是反思匯報課。中青年教師在聽評課之后,要對自己的課堂教學設計進行優化,按照優化后的教學方案上一節匯報課。四課聯動教學活動不僅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也是促使中青年教師在教學水平方面螺旋上升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校骨干教師的引領作用必不可少。而中青年教師要通過四課聯動,明確參與教研的積極意義,進而主動參與教研活動,進一步成長。
三、 備課要體現個性化,提升備課的實效性
為了確保富有經驗的老教師以及骨干教師在對中青年教師進行培養的過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學校需要積極改革現有的備課制度,盡量縮減重復性以及機械性的備課活動,備課不僅要體現創新,還要最大限度地體現高效,使教師減少反復抄寫所浪費的時間,將更多有價值的時間應用到有意義的事情中去。一方面,在為教師提出備課要求的過程中,針對有經驗的老教師以及新步入教學崗位的新教師要提出不同的要求,骨干教師可以適當縮減備課過程中抄寫的時間,而中青年教師在備課中要重視抄寫。這樣的過程不僅使中青年教師更好地把握教學流程,同時也能使更多骨干教師將反復抄寫所浪費的時間應用于教學反思方面,使備課的實效性真正得以提升。另一方面,可以在學校內部組織集體備課活動,主要由骨干教師牽頭,備課工作的開展過程要能夠最大限度地體現生成性,在年級組集體備課的基礎之上,融入中青年教師個人備課的方式,中青年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所形成的教案需要年級組的骨干教師集體進行審核,提出相應的修改方案,進而真正體現年級組內教師備課工作開展的協調性。
例如,在進行“計算”相關知識備課的過程中,由于計算是小學階段學習的一項基礎內容,很多教師對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并不感到陌生。針對這一情況,要使備課的實效性能夠最大限度地得以提升,一方面要充分發揮骨干教師在教學經驗方面的引領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體現中青年教師在理論把握方面的優勢。實際開展備課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先通過集體備課的方式形成初步的教案,之后由中青年教師對形成的初步教案進行整合,在其中融入自己個性化的想法,并將整理好的教案提交年級備課組審核,骨干教師在審核后,指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中青年教師根據骨干教師的意見修改自己的教案。而骨干教師在實際開展備課活動的過程中,由于對整體的教學流程十分熟悉,則可以對自己以往的教案進行適當修改,去掉不適合學生發展的部分,融入新的教育教學想法,進而形成新的教案。骨干教師的教案要在年級組內部進行試教學,教學結束之后,由年級組教師集體評議,提出自己的意見,整合之后形成新的教案。而在這一過程中,中青年教師能有更多的機會學習骨干教師教學中的閃光之處,進而實現自身的專業成長。不同的備課方式,適應了不同類型教師的實際發展需要,為教師節約了大量的備課時間,提升了備課工作開展的實效性,為后續教育教學活動的高質量展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四、 骨干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特長,將培訓活動做實
每位名師都有屬于自己的特長,有些名師擅長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有些名師擅長安排教學內容,而有些名師擅長對學生進行啟發,還有一些名師擅長對學生的綜合素養進行培育。在每學期開學伊始,為了做實針對中青年教師的培訓活動,學校內部要提前了解每一位骨干教師的特長,這項工作一方面可以通過訪談的形式進行,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在了解骨干教師特長的基礎之上,還要了解中青年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所存在的困惑,明確他們在教育教學中急需解決的問題,培訓專題的確定需要充分考慮中青年教師的實際發展需要。而在這一過程中,骨干教師和中青年教師互選,中青年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發展進行培訓導師的選擇,而培訓導師也可以根據自己所了解到的中青年教師的實際情況,選擇中青年教師作為自己的徒弟。培訓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學校可以根據骨干教師自身所存在的優勢,組織他們為全校的中青年教師進行學科教學、班級管理等方面內容的專題講座。促使骨干教師主動介紹自己日常開展教育教學工作過程中以及班級管理工作過程中所積累的一些小技巧,進而有效解決中青年教師在工作中存在的疑惑。
例如,在中青年教師培訓需求的調研中,有教師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即中高年級的學生在學習以及生活中普遍不愿意與教師交流,針對這一情況,學校安排了具有多年班級管理經驗的骨干班主任介紹了自己的經驗。教師提出,在與學生交流溝通的過程中,要能夠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給予他們更多的理解以及支持,而很多教師則習慣于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考量學生的行為,久而久之,學生在長期得不到教師理解的情況下,就會逐漸關閉自己的心門,拒絕與教師溝通。而這也使很多中青年教師受到了啟發,后期調研顯示,很多教師在對自己的班級管理行為進行反思,發現了同樣的問題,但無能為立。通過對自身的班級管理行為進行調整,收到了較好的班級管理效果。相比于傳統統一化的培訓方式,這樣的培訓方式往往具有更強的針對性,更能夠推動教育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
五、 結語
綜上所述,要想有效推動中青年教師的成長,使他們能夠在專業方面獲得更快的發展,學校方面需要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模范帶頭作用,在充分依托校本、考量校情,對學校教師的實際情況進行綜合判斷的基礎之上,有效推動中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為學校的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彬.渝東南地區S縣高中青年教師現狀與成長發展情況[J].華夏教師,2017(23):8-9.
[2]陳詩學.立足校本 規劃成長:培養中青年教師的思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5(7):6.
[3]付晨光,杭孝平,孔軍.加強中青年教師資助與培養 構建教師發展校本支持體系[J].北京教育:高教,2014(9):37-40.
[4]張艷萍.中青年教師二次成長激勵機制的研究[J].才智,2014(16):121.
[5]唐信焱.區域教師專業成長的階段發展模式探索[J].現代教育科學,2012(10):80-83.
作者簡介:
茍利利,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興平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