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已經邁入大數據時代,這一時代的到來,各行各業都進入了嶄新的發展階段。大學英語課堂在進入了大數據時代后,不能再局限于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方式,英語教師要將思政教育逐步滲透到教學工作中,使得大學生在掌握英語專業知識的同時可逐步樹立正確的思政觀,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基于此,本文筆者重點分析了大數據時代下大學英語課堂中思政教育的滲透策略,有利于提升大學英語教學水平。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大學英語課堂;思政教育;滲透
【作者簡介】趙筱穎,南昌工程學院。
在經濟社會不斷進步的過程中,國家對高等教育越來越重視,不僅對高等教育各個學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越發關注教學成效。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給大學生帶來豐富學習資源的同時,一些不良思想和文化也對大學生的成長造成了不利的影響,因此,各個大學都在專業學科的教學中意識到了這種變化,積極將思政教育滲透到了大學英語課堂中,有效地在大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密切關注了學生的思維動態,符合當下高等教育的要求。未來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都要加大思政教育的滲透。
一、大學英語課堂中思政教育滲透的意義
對于大學生的學科教學而言,在小學、初中和高中的學習階段,大學生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知識體系,不論是哪一學科教學,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整體教學都相對容易,學生可充分利用自身的知識體系來進行進一步的知識探究,積累更多的知識和經驗,給后續進入社會打下基礎。對于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而言,其課堂教學內容不再局限在教材上,經由多樣化教學方式、手段的應用,可以幫助學生在課堂上積累更多的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科學習興趣。大數據時代到來后,思政教育在大學英語課堂中的融入,使得學生可在英語專業知識的學習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最新的思政理論、理念熏陶,提升學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覺悟,為國家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大數據時代帶來了大學英語教育的深刻變革,在課堂上的思政教育滲透,可使得學生能夠在聽、說、讀、寫能力的鍛煉過程中,加強思政教育與這些教學工作的協同作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大數據時代大學英語課堂中思政教育的滲透措施
1.英語課堂教學滲透思政教育思想。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給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要求各個學科教師在開展專業教學的過程中,也要積極將思政教育滲透到教學的全過程,但為保障思政教育的滲透效果,教師在大學英語教育時,教師需在備課時,根據教材內容來進行思政教育滲透的方法、內容等確定,以保障教學目標的實現。各個大學英語教師要從思想上意識到思政教育滲透到重要性,只有從思想上意識到了這一教學工作的重要性,教師才能夠在英語教學開展時,根據教學內容和要求,進行針對性滲透。大數據時代到來后,為保障滲透效果,教師需進行教材內容的深入分析,在此基礎上進行教學目標的設定。首先,英語教師要了解關于英語課堂上思政教育滲透的目標,力求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使得大學生可以在自身的學習和工作中,可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比如,針對大學教材中“I Think, Therefore I Exist”的講解,教師可引導學生將其翻譯為“我思固我在”,雖然從邏輯思維的角度來分析,這句話存在一定的歧義,在這種情況下,英語教師就可以在教學工作中,向學生滲透關于哲學部分的內容,使得學生可在哲學知識的學習中,明確社會發展的規律和方向。其次,英語教師在自身的工作崗位或者生活中,因為自身的專業限制,其對于哲學思想或者思政觀念的理解等往往存在偏差,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就需要有效將信息技術充分應用起來,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給學生答疑解惑。比如,在“There Is a Lot More to Life than a Job”的教學時,教師可在引導學生進行英語文章的探究時,來向學生開展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得學生能夠理解,人生的意義并不局限在工作方面,還應該在自身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注重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在教材內容中存在有反拜金主義和虛榮主義的內容,這些教材內容的講解,可使得每個學生都可以逐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應用線上教育平臺,深入挖掘課本內容。為使得思政教育能夠更好地滲透到大學英語教育中,各個教師都要在大數據時代下加大線上教育平臺的應用,深入挖掘課本內容。線上教育平臺的建設需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來實現,教師除了要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還需要通過信息技術來進行課本潛在教材信息的挖掘。大數據時代的深入發展,使得市場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網絡平臺,各個高校都應根據最新的教學要求,進行網絡學習平臺的選擇,更好地為學生提供教學平臺支持。互聯網學習平臺的出現,不僅可使得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可突破傳統的課堂教育模式限制,實現教學手段的全面創新,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學習興趣顯著增強。在大學英語課堂中的思政教育滲透中,英語教師要與學校的技術人才或者專業的軟件開發廠商有效溝通,在學校有軟件開發基礎的情況下,研發更為先進的線上教育平臺,如果學校沒有軟件開發條件,就需要學校與其他學校共享軟件,或者與專業的軟件開發廠商有效合作,進行專業化線上軟件的引進。比如,教師在“When Honesty Disappears”的教學中,可進行網絡云課堂的構建,利用網絡教學手段來進行教學創新,這一文章中主要講述的是在當下的社會環境下,人們每天會接收到很多的新聞信息,一些新聞信息嚴重失實,最終使得社會上出現越來越多的不誠實行為和現象。教師在開展這一學科教學時,可通過云課堂向學生展示一些虛假的新聞信息和視頻,并引導學生利用網絡手段和資源來驗證,進而組織學生對這些虛假的新聞報道發表各自的看法。在云課堂中,學生可選取匿名或者實名的方式來發表自己的意見,在云課堂環境下,給師生互動創造良好的條件,這種線上教育平臺的應用,不僅幫助學生進行了教材知識的理解,也可以使得學生在發表自己看法的同時,獲得更多的思政知識,引導學生培養誠實守信的意識。
3.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不論是哪個教學階段,哪一科目或者學科教學的開展,為提高整體的教學成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調動。大學英語課堂中的思政教育滲透,為使得其教學目標可以與大數據時代下的教學要求相一致,各個大學英語教師都應該根據英語教材中的內容,來進行下相應的教學設計,以提高學生的英語課程學習、思政學習興趣,使得學生能夠更為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師所組織的各種教學活動中。我國的母語并非英語,再加上英語與漢語的表達習慣等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很多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不高,在課堂上無法提起興趣,即使教師開展再好的思政教育滲透,也很難保障教學效果。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教師在學科教學中可利用的教學手段越來越多,教學資源也越發豐富,因此,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思政教育滲透過程中,教師要通過這些手段和資源的應用,來提高學生的學科學習興趣。備課過程中,教師需根據教材內容,從網絡上收集各種的資料和資源,在課堂上與學生交流一些感興趣的話題,經由話題引入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Heroes among Us”的教學過程中,這一文章中主要是關于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跡的內容,也從平凡人的角度對這些英雄事跡展開了詳細點評和討論,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來分析周邊英雄人物的特質,使得學生在對這些英雄人物和事跡的了解中,掌握每一個英雄都是一個平凡人,但其卻在自己的工作、學習或者生活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鼓勵學生立足于自身,善于發現和利用自己的長處來奉獻自己,給社會做出卓越的貢獻。針對這一文章教學,教師可在思政教育滲透時,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個人榮辱感和社會責任感,使得學生可以在相對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具備更高的課堂參與積極性,比如,教師可在課堂上組織詩歌朗誦、讀書分享會等,分享關于英雄人物的事跡和品質。
4.重視教學評價機制的完善。大數據時代下的大學英語課堂,為使得思政教育可以更好地滲透于其中,教師在開展學科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重視教學評價,以通過教學評價來進行教學過程、效果的綜合評估,將評估結果作為教學改進的參考。高校英語教師需在當前的教學前提下,加大對教育評價機制的應用,使得在科學的評價下,教師可以清晰掌握學生的思想意識,在開展后續的教學工作時,給予學生的思想意識以一定的引導。比如,針對大學英語中的“Live to Work or Work to Live”的教學,教師可根據教學要求,將班級內的學生劃分為多個學習小組,經由分組討論、探究和辯論,來進行相應的知識學習。在辯論的過程中,學生之間可開展角色扮演,模擬不同角色的生活和工作狀態,這種辯論活動的組織,不僅可使得高校大學生可以在辯論的過程中逐步鍛煉其口語表達能力和聽說能力,更可以逐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得學生能夠在與人的交流中,不斷轉變和拓展其思維。英語教師要根據每個學生在辯論賽中的具體表現,來得到對應的教學反饋,如果發現個別學生存在思想偏差,要及時加以適當引導,使得學生可以樹立正確的觀念。高校的教學評價機制建立中,為保障評價機制的有效性,除了要保障評價指標的合理性外,更需要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比如,可包含學生自評、組內互評和教師對學生的評價等多種,只有在多元化評價方式相結合的條件下,才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相應的思維拓展,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政觀。
三、結語
大數據時代下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不應局限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下,而應在注重對學生專業知識傳輸的同時,加強思政教育在其中的全面滲透,以幫助學校培養高素質的學生人才,進而提高英語課程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張輝.大數據時代英語教學中的價值引領和德育滲透——以第二外語(英語)為例[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9(2):10-13.
[2]王曉虎.大數據時代大學英語課堂中思政教育的滲透研究[J].文學少年,2019(12):198.
[3]耿靜如.大數據時代大學英語課堂滲透思政教育的研究[J].福建茶葉,2019(10):199.
[4]林天英.“互聯網+”時代大學英語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教育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0(16):70-71.
[5]康永貴.大數據視角下高校思政教育的轉向與發展路徑[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