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史教育是課程思政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英語教育中融入黨史教育是時代所需。傳統教學理念、教師自身黨史知識不足、教材內容的滯后以及單一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束縛了黨史教育的融入。因此,在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改革中,應轉變觀念,切實提高黨史教育融入大學英語課程的重要性認識,明確可融入的黨史教育內容,構建全新的課程體系,提升大學英語教師的課程思政能力,與時俱進推動大學英語教材編寫改革,將黨史教育內容編寫進教材,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滿足學生需求和期待。立足實際,守正創新,積極實現黨史教育與大學英語教育的融合,更好地做到立德樹人。
【關鍵詞】黨史教育;大學英語;課程思政
【作者簡介】王連芬(1982-),女,山東濰坊人,南京傳媒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大學英語教學。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12月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大學英語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形勢所需。黨史教育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容,理應融入大學英語教育中。大學英語教育中有效融入黨史教育可以讓學生了解歷史和人民為什么選擇馬克思主義,為什么選擇中國共產黨,為什么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而推動思政教育進教材、進課堂、進師生,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目的。
一、大學英語教育中融入黨史教育的現狀
縱觀當前大多數高校的大學英語教育,課程思政已經逐步展開,但是黨史教育遠未納入大學英語的課堂中,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黨史教育在大學英語課堂教育中很少滲透或幾乎沒有。目前的大學英語教育主要還是圍繞英語的讀寫聽說譯技能的培養、跨文化交際和思辨能力的培養展開,沒有脫離教材文本的范疇。即使英語課堂中開始探索融入思政教育,也只是停留在挖掘教材內容本身的思政元素上,涉及的黨史內容不多,或者幾乎不會提及。所以黨史教育的融入成為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空白點。
2.黨史教育融入大學英語教育的研究成果甚少。目前很多高校的大學英語教師在探索思政進課堂時,很少有人選擇黨史教育進課堂的視角進行切入,認為黨史教育與大學英語教育是兩個不同學科,黨史教育應該體現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從而導致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偏少。從中國知網學術期刊網站看到,關于黨史教育融入大學英語教育的研究論文寥寥無幾,說明這方面的教學研究還處于起步狀態。
3.學生對黨史教育融入大學英語教育的期待值不高。大學生普遍認為大學英語課主要解決的是英語綜合技能的提升問題,思政教育應由思政相關課程承擔。他們對大學英語課堂中是否嵌入思政教育內容關注度不高,更別論是否嵌入黨史教育。這種認識上的不到位也導致黨史教育很難融入大學英語教育。
二、大學英語教育中融入黨史教育的難點及原因分析
課程思政是黨和國家近年來提出的新型教育理念,有著豐富的教育內涵和深遠意義。大學英語課是一門公共基礎課,授課時間長、覆蓋面廣,思政教育對學生的影響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以思政教育與大學英語教育的有機融合是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有效形式。在思政教育理念融入大學英語教育的探索中,把黨史教育滲透到大學英語教育目前還存在不少難點,體現在以下幾點:
1.傳統教學理念束縛了黨史教育的融入。傳統教學中,學習英語就是學習地道的、原汁原味的英語,教材取材多是西方主流媒體、報紙、雜志上的文章,主題多是介紹歐美英語國家的文化和價值觀念,較少涉及中國元素。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學英語課堂融入黨史教育容易被認為是牽強附會,為了思政而思政,這種認識的偏差影響了黨史教育進入大學英語課堂。實際上,大學英語教師在傳授知識、介紹西方文化和價值觀念的同時,完全可以引入黨史教育,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學生們的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大學英語教師缺乏一定的黨史理論素養。俗話說,擁有一桶水,才能舀出一碗水。大學英語教師都是英語專業出身,有著豐富的英語知識素養,雖然讀書時有學習黨史知識,開展課程思政時有涉及思政教育的內容,但還是缺乏系統的黨史理論知識,無法做到授課時將黨史教育靈活融入大學英語課堂,無法從知識儲備中自由調動出黨史知識,用英語講述我黨的歷史知識或歷史故事。
3.大學英語教材的編寫跟不上思政教育改革的步伐。一套完善的英語教材的編寫周期較長,內容選取也要經過層層審核。目前,“十三五”規劃期間編寫的大學英語教材已經開始融入中國元素,但是有關思政的內容還是占少數,與黨史相關的內容更是鳳毛麟角。因此,將黨史教育寫進大學英語教材任重道遠,形勢所需。
4.教學方式、教學手段單一阻礙了黨史教育的融入。當代大學生思想日漸多元化,接受信息的渠道也是多元化,如果大學英語教師繼續秉承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已經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遑論用說教的形式融入黨史教育。如果教師們不斷創新,線上線下相結合,運用融音頻、視頻、圖片、文字等為一體的混合式教學方式講授,用制作微課、講故事、角色扮演等多種形式引入主題相關的黨史教育,學生的接受度和參與度會更高。
三、大學英語教育中融入黨史教育的實施路徑
習近平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思政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因此,大學英語教育要融入思政教育,融入黨史教育也必須要遵循教學規律,探索科學有效的教學路徑,達到立德樹人的根本目的。
1.轉變觀念,切實提高大學英語教育中融入黨史教育的重要性認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到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性問題。從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看,要堅持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為學生一生成長奠定思想基礎,因此在大學英語教育中融入黨史教育可以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性,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從課程思政進課堂的實踐來看,雖然這一教育理念已經提出一段時間,高校教師們已經足夠重視,但是具體實踐還缺乏深入。大學英語教師要轉變觀念,充分意識到大學英語教育不是簡單的語言學習過程,還是價值塑造和能力培養的育人過程;在知識傳授時,很有必要進行課程思政教育,進行黨史教育,只有做到知識傳授、價值塑造和能力培養三者有機結合,才能培養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2.明確大學英語教育中融入黨史教育的具體內容。要把黨史教育中的核心內容有計劃地滲透到教學的各個年級、各個學期。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厘清黨史的幾個階段,中國共產黨成立已有百年,歷經風雨洗禮,大革命時期取得了北伐戰爭的勝利;土地革命時期建立了十幾個根據地;抗日戰爭時期開辟了敵后根據地;解放戰爭時期消滅了國民黨政權,建立了新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完成了三大改造;改革開放時期,領導中國人民走向現代化;新時期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努力邁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些歷史階段知識的傳授可以讓大學生更能理解黨的發展歷程,更能認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二是傳承黨的光榮傳統,黨的“三大作風”“兩個務必”,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都是大學生學習的重要精神財富。三是堅定理想信念教育。共產黨從成立的第一天開始起,宗旨就是為人民服務,目標就是實現共產主義。共產黨的初心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無論經受多少挫折,這種信念沒有變。大學生必須也應該堅定這樣的理想信念。大學英語教育中要時刻將上述黨史知識作為思政進課堂的重中之重,切實提高思政教育的針對性。
3.加強大學英語教師的培訓,提高課程思政能力。一是要有計劃安排大學英語教師參加黨史教育培訓。學校黨辦、教務應該聯合制訂教師黨史教育培訓計劃,如組織專題講座、參觀井岡山、延安等革命圣地,重走長征路等形式進行黨史知識的普及和教育,對教師進行沉浸式教育,使其感受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二是大學英語教師要加強自我學習,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儲備。在日常學習中,大學英語教師要把黨史學習和業務學習有機結合起來,不能形成“兩張皮”。三是要通過各類考核、比賽強化教師的課程思政能力。各類教學技能大賽、課程思政大賽中應當將黨史知識納入評價體系,作為考核的一個內容;學校在對教師進行教學評價時,也要考慮將黨史知識教育作為其中一項考核標準進行衡量。
4.與時俱進推動大學英語教材編寫改革,將黨史教育內容科學合理地編寫進教材。一是做好頂層設計的教材編寫。由教育部明確規定哪些黨史內容應編入教材,教材編寫人員按此規定進行取材,合理設置內容。二是組織專家對教材進行深入分析研討,制定出黨史教育進課堂的教學指引,解決如何融入的問題。三是各高校的大學英語教師應當定期開展教學研討會,分享大學英語教育融入黨史教育的授課經驗,切實落實黨史教育在英語課堂中的呈現。
5.圍繞學生的需求和期待,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促進大學英語教育中融入黨史教育的有效實施。? 一是在學生中開展調查,了解學生對黨史教育的興趣點,學生喜歡以何種形式將黨史教育融入大學英語學習中,以及以何種形式最能有效傳授黨史教育,以此提高黨史教育進課堂的有效性和針對性。二是根據調查結果,制定相應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方案,設計課堂活動,提高學生的接受度和參與度。三是創新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做好線上和線下教學的有機結合,線上以錄課、微課等形式進行背景介紹和知識傳輸,線下組織學生頭腦風暴,進行討論,或者分組布置任務,以成果形式展現學習的效果。如在講授《全新版大學英語綜合教程》(第4冊)第一單元課文“Icy Defender”時,希特勒率領的德軍因為在蘇聯境內遭遇嚴寒天氣由盛轉衰,被扭轉了戰局。針對這篇課文,教師可以布置小組任務,讓學生查找我黨歷史中利用自然因素所做出的一些決定,如爬雪山、過草地等,并用英文在課上進行呈現,一方面提高學生的口語輸出能力,另一方面深化對學生的黨史教育。
四、結語
當前,黨史教育已成為課程思政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時代的要求。大學英語教育要積極探索課程改革,立足課程實際和學校實際,守正創新,盡快實現將黨史教育融入大學英語教學過程,踐行立德樹人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戴國輝,高文晏.新形勢下提升大學生黨史教育質量探析[J].華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82-83.
[2]許立.加強高職學院大學生黨史教育路徑研究[J].毛澤東思想研究,2017(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