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平 李姿諭
摘 要:翻轉課堂的最大特點是將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利用翻轉課堂模式展開聲樂教學,能賦予受教育者更多自由。受教育者可以根據自身發展需要,選擇合適的學習模式。文章將會對聲樂教學特點進行分析,并闡述“翻轉課堂”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運用措施,希望能以此幫助學生完成知識內化,確保加強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全面尊重,真正以學生為主體,設計教學視頻,更新教學理念。
關鍵詞:翻轉課堂;高等院校;聲樂教學
引言
高校聲樂教學中融入翻轉課堂模式,能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優勢,促進教育現代化發展。聲樂教學發展需要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和聲樂能力,而翻轉課堂會覆蓋課前、課中、課后全過程,充分發揮較教育優勢,促進學生主觀能動性提升。同時,利用翻轉課堂進行教學,能提升教學趣味性,更能通過學生個性特點展開多維度教學,以此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需求。但現階段的高校翻轉課堂聲樂教學,仍需要進一步優化,才能滿足學生發展需要。
一、聲樂教學特點
聲樂專業學生音樂天賦、聲樂基礎、心理素質、接受能力、性格愛好等各有不同,教師應根據學生特點制定針對性教學計劃,確保聲樂教學的多維度展開,才能促進不同學生共同成長。不同發聲訓練難度不同,學生的學習和掌握時間也會有所區別,如何因材施教才能真正體現教育的公平和公正,一直是教師重點關心問題。術業有專攻,聲樂教師僅靠課堂教學無法滿足學生發展需要,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出現,可以打破這種現狀。教師應利用翻轉課堂循序漸進的展開分層式教學。聲樂訓練絕非一日之功,學生需要天長日久的訓練,擁有扎實的基本功,才能完整自然的進行歌唱。
二、“翻轉課堂”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運用措施
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對傳統教育模式產生沖擊。將信息技術運用于聲樂教學,能優化教學環境,提升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不斷增強。
1. 課前環節的應用
互聯網為師生平等互動奠定基礎。教師在課堂教學前,應根據學生個性特點,構建相關學習資源,并將其推送給學生。學生通過課前預習可以了解課堂精華內容,也能提前對課堂學習模式進行規劃,確保學習的有效性。首先,課前學生應分組學習相關微課件及微視頻。通過學習學生能對疑問點進行總結,并由小組長進行匯總,將收集的問題由互聯網傳送給教師。分組討論學習能拓展學生學習視野,使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不斷增強。翻轉課堂模式能提升學生主觀能動性,使學生互動能力、團隊合作精神不斷增強;其次,聲樂課本身實踐性較強,教師應引導學生在課前踐行聲樂課相關理論知識。積極實踐能使學生在課前學習中,積累實踐經驗;最后,學生分組討論后,可相互點評,相互點評能引導學生加強反思,以此確保課前自主學習效果。
2. 課堂教學中應用
翻轉課堂背景下,聲樂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教育現代化發展。信息技術具有較強的交互性,也能滿足學生的視聽需求,促進學生欣賞能力全面提升。例如,聲樂教師展開教學時,應為學生預留表演時間,并將學生的展示部分進行記錄。記錄過后可以將其傳輸給學生,學生通過視頻能感受自身優缺點,及時進行反思和能力提升。聲樂練習十分注重發聲訓練。教師可將聲樂理論進行單獨提煉,引導學生加強對聲樂理論的全方位認知和了解。通過了解學生能全方位掌握發聲技巧。聲樂教學本身屬于記憶性較強的綜合性課程,需要教師系統性展開教學。例如,教師可以使用零渲染效果的音箱,還原學生真實聲音,這能為學生演唱奠定基礎。學生在演唱過程中要把握力度和速度,表達歌曲情感。不同學生特點不同,對同一歌曲的理解和詮釋也會有所區別,教師可引導學生反復在課堂中進行鍛煉,對音色及花腔的處理、氣息的張力等,進行針對性指導。同時,教師可針對課前收集的問題,適當優化教學結構,以確保學生全面了解相關理論知識。
3. 課后環節的應用
學生課后應對課堂錄制的音頻進行反復分析,通過分析可以了解自身薄弱點,并進行針對性學習。首先,學生應利用線上教學平臺,根據自身學習需要下載相關聲樂視頻,以促進自身學習能力提升。而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線上學習狀態的動態化跟蹤,加強跟蹤,能了解學生學習狀態,并對其學習模式進行優化調整,以確保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斷提升;其次,聲樂教學具有較強的抽象性,教師在評價時應綜合全面對學生整體狀況進行評價,也要引導學生進行生生互評,師生互評,通過相互評價,學生能更客觀的認知自身綜合能力,也能確保聲樂教學的系統性和完整性。翻轉課堂應促進教學評一體化發展,也能使學生和教師共同驗收聲樂教學效果,這對素質教育發展及聲樂教育效率提升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三、結語
科教興國,利用科學技術和教育結合,會使高校教育質量和教育效率有效提升。翻轉課堂這種先進的教育模式在我國高校已應用多年,但隨著我國整體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社會對聲樂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因此,高校應對傳統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進一步優化,構建智慧校園,才能滿足學生發展需要,并為社會培養高素質復合型聲樂人才。高校應積極利用改革機會凸顯辦學特色,提升自身含金量。
參考文獻:
[1]吳仁英,王坦. 翻轉課堂:教師面臨的現實挑戰及因應策略[J]. 教育研究,2017,38(02):112-122.
[2]汪瓊,羅淑芳,江婧婧. 翻轉課堂本土化實踐模式的文本分析[J]. 電化教育研究,2018,39(02):5-12+20.
[3]崔偉. 聲樂教學的多元化教學模式探索[J]. 中國教育學刊,2019(S1):162-163+168.
作者簡介:
李文平(1985—),女,漢族,河南洛陽,學歷:本科,職稱:助教,從事宣傳文化工作;
李姿諭(1992—),女,漢族,河南洛陽人,學歷:本科,職稱:初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