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標準更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而寫作學習是學生鍛煉語言運用能力、提升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較強的寫作能力也能更好地體現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但以往很多教師對寫作教學部分缺少重視,整體教學環節缺少合理性和實效性,現階段還需教師能夠先分析寫作教學存在的不足,再根據新課程標準明確寫作要求、設計教學思路,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多樣有效的寫作教學策略。本文就小學中年級英語寫作教學進行分析,提出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小學英語;寫作;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邊碧紅,臨洮縣第三實驗小學。
寫作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對所學的詞匯、句型進行鞏固運用,對自身的語言組織運用能力進行鍛煉,同時也能更好地表達自己對事物的看法以及相關情感。但以往的教學更注重閱讀部分,且所運用的寫作教學方法也較為單一,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導致寫作教學效果較差。針對此類情況,在新課程標準下還需要教師能夠形成正確的觀念,加強對寫作教學的認識和重視,重新分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改善優化,制訂合適的對策方案,促進寫作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為學生提升寫作能力及綜合素質提供助力。
一、小學英語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
1. 教師缺少對寫作教學的重視。針對課本知識內容及英語試卷來說,寫作部分所占比例較低,這種情況下導致教師對寫作教學的重視度偏低,更關注單詞、閱讀等教學部分。小學英語作文難度不高,加之教學不重視,使得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要求也相對偏低,通常情況下只要求學生對范文和基礎句式進行記憶運用,對學生的創新思路想法和寫作真實性并不過多關注。這對于學生來說既不能真正掌握寫作方法和提升寫作水平,還會對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造成負面影響。
2. 學生寫作知識體系不完善。小學生學習英語時間不長,且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語的頻率也相對較低,而想要具備良好的寫作能力,學生需要掌握大量詞匯,能夠正確使用語法和語句表達,積累多類寫作素材,這樣所寫出的作文也更具邏輯性、合理性和真實性。但由于教學階段教師的不重視,教學內容及方法的不合理,加之學生自身的能力等因素影響,使得目前多數小學生寫作知識體系不完善,既無法準確使用詞匯句型,也難以有效表達寫作想法與情感。
3. 寫作教學方法固定單一。對于基礎的寫作知識、寫作方法,教師一般采取單方面講解的方式進行,在后續指導學生掌握運用時,也主要通過反復練習的方式。在此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有效體現,且沒有自主學習和思維創新的機會和空間,同時這種固定單一的教學方法也會降低學生的學習體驗和學習熱情,并不能夠為學生的能力提升提供幫助。
二、新課程標準寫作的要求及教學思路設計
新課程標準對寫作部分有以下兩方面要求:1.學生能夠正確書寫單詞,并有效仿照相關例句寫出相應的詞句。2.學生能夠對字母大小寫、標點符號、問候語等進行掌握運用,且可根據作文給出的圖片、語句等條件寫出相應的語句。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教師能夠以基礎的寫作要求,對總體教學思路進行明確設計,為后續的實際教學提供依據。首先在寫作教學中,加強與閱讀學習的聯系性,提高讀寫結合性,通過閱讀幫助學生積累素材和范本,了解更多寫作題材,同時增強對閱讀材料中詞匯語句的運用能力。其次在寫作階段,以仿寫為主,練習過程中盡可能提高學習的趣味性,在滿足學生興趣及需求的情況下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寫作動力,實現學生寫作能力及綜合素質的有效提升。
三、新課程標準下小學英語寫作教學的有效策略
1. 加強書寫訓練力度,提高寫作基礎能力。在指導學生開展寫作、提高寫作能力前,教師應加強書寫訓練力度,幫助學生正確書寫運用詞匯語句。考慮到小學生的能力及興趣需求,教師可設計多種趣味性書寫訓練活動,讓學生在輕松多樣的學習環境下提高基礎能力,為后續寫作練習提供推力。(1)找不同訓練活動。教師可提前準備幾組單詞卡片,如“head、hand、hard”“like、live、life”等,每個單詞的卡片應準備兩張。之后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找不同搶答游戲,當教師出示“like”和“life”卡片時,學生需搶答“different”;當教師出示“like”和“like”卡片時,學生需搶答“same”。卡片單詞主要根據課時所學內容進行選擇,這種方式能夠提高學生對單詞記憶學習的專注度,便于增強學生的單詞識別能力。(2)組句子游戲。教師可在黑板上給出句子,然后學生在短時間記憶后,教師將句子進行擦除,舉手搶答的學生可從講臺上選擇相應的單詞卡片來組句,并在選擇后正確將句子書寫在黑板上。此環節既可強化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力,也能鍛煉學生的書寫能力。(3)傳話游戲。如教師在紙條上寫一句話或幾個單詞,給第一名學生20秒時間記憶,之后要求第一名學生在新紙條上寫下該紙條上的內容,傳給第二名學生,第二名學生也有20秒時間記憶,與第一名學生一樣重新在新紙條上寫下相應的內容,傳至最后一名學生時要求其寫下最后的答案,并與原紙條內容進行對比。為了增強學生的動力,可將學生分為多個小組,進行小組傳話游戲比拼。
2. 創設語言主題情境,打好初期寫作基礎。在初期寫作教學中,教師應多根據課本材料,創設相應的語言主題情境,讓給學生融入情境,通過模仿造句的方式提高對單詞句型的運用效果,打好初期寫作基礎。比如在Unit5“Our school”單元學習中,其重點句型為“Is this...?/It is...”。教師可模擬校園情境,借助信息技術創建3D校園地圖,并給出相應的單詞卡片,讓學生模仿書中例句展開造句對話表達練習活動。造句練習既能幫助學生對句型進行深入理解掌握,還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對單詞句型的運用準確性。
3. 實施讀寫結合教學,增強寫作知識儲備。教師在寫作教學環節應充分借助課本上的文本材料設計相應的學習活動,提高讀寫結合效果。(1)插圖造句活動。英語課本上每單元都會有相應的圖片,圖片中配上相關對話。教師可按座位分布將學生分為多個小組,要求每小組先看課本插圖及閱讀圖中的對話,對單詞句型進行了解,后按圖片情境進行造句,小組每名學生造句內容應符合情境,且所造的句子進行合理連接可形成較為完整的一段對話。(2)思維導圖教學。在單元內容學習時,教師可根據課本上的文本材料制作相應的思維導圖,讓學生配合思維導圖展開文本閱讀,在閱讀后可提出相關問題,讓學生思考一下課文是圍繞什么展開寫的,寫了哪些內容,用了哪些詞匯句型等。結合思維導圖學生能夠清晰地了解到課文的寫作內容及寫作結構思路,這種情況下可幫助學生了解寫作的基本要點,提高對寫作方法技巧的掌握理度。之后教師可要求學生在課后仿照課文也寫一篇相同主題的作文,并為自己的作文制作一幅思維導圖。(3)繪本教學。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可選擇與單元主題相同的英語繪本,以趣味性、多樣性的繪本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繪本中多彩的圖片和簡短的單詞對話,能夠帶給學生更多的體驗,教師合理導入問題,有助于學生寫作思維的發展和創新。在課后學習階段,教師可為學生推薦幾本繪本故事或要求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繪本故事進行閱讀,在閱讀過程中積累更多寫作素材,在閱讀后也能獲得更多感受體驗,有助于提高自己作文內容的充實感和合理性。
4. 開展多類讀寫活動,提高學生寫作水平。教師應定期開展不同類型的讀寫活動,讓學生在實際參與過程中獲得更多學習體驗,真正提高寫作水平。比如在學習“She looks tall and thin”單元內容后,組織學生開展采訪活動,主要活動內容為采訪班級五位同學,詢問其好朋友的名字、外貌特征及性格等信息,并制作一份采訪報告將采訪所得信息使用英語進行填寫。這既可幫助學生了解班級其他同學,增進友情,又能在采訪記錄過程中掌握英語知識,積累寫作素材。在學習“on the farm”單元內容后,教師可根據單元知識內容組織學生參與情景仿寫活動,選取與農場相關的道具對教室進行布置,創設農場情景,讓學生展開仿寫對話練習。此外,教師也可在班級設置信箱,每位學生都可以寫信,將喜歡的事物、學習想法、日常心情等寫在信里,教師每次打開信箱選取幾封信來讀,針對信的內容給出相應的評價和建議。這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能讓學生愛上寫作。
5. 完善寫作教學評價,推動學生全面發展。在寫作教學中除了培養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還應對學生的思想、心理、綜合素質等加強關注和教育。首先在寫作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多鼓勵多表揚,讓學生增強寫作自信心。其次在寫作教學后,對學生的整體寫作學習效果、行為表現、創新思維發展等相關方面進行綜合評價,提高評價的全面性。同時還應鼓勵學生進行自評,小組學生展開互評等,實現評價的多樣性,在自評互評中學生可直接對一些簡單錯誤進行及時改正,且能了解自己的不足和同學的優點,教師再加以評價總結,可進一步獲取學生的實際情況,便于改進教學策略,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教學階段,教師應提高對寫作部分的重視度,明確新課程標準對寫作的要求,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通過加強書寫訓練力度、創設語言情境、實施讀寫結合、開展多類讀寫活動、完善教學評價等方式提高寫作教學的實效性,循序漸進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錢妍.最新課程標準下小學英語中年級寫作教學活動探析[J].當代家庭教育,2019(34):175.
[2]紀婷婷.依托文本,賦能寫作——語用活動觀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思辨式寫作策略探究[J].英語教師,2020(14):140-143.
[3]何映宏.單元主題活動在小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J].年輕人,2020(8):109.
[4]陸麗敏.例談中、高年級小學英語寫作教學的方法[J].新智慧,2020(32):113-114.
[5]朱會蘭.小學英語寫作教學問題分析與施教策略[J].中外交流,2021(3):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