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題語境是培養和發展英語核心素養的主要依托,是引領教學目標制定和學習活動開展的關鍵。單元則是承載主題意義的基本單位。因此從主題語境角度研究單元整體教學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本文結合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探討基于主題意義實施初中單元整體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主題語境;單元整體教學;初中英語
【作者簡介】蔡娜,廈門市集美中學。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科的育人價值被提到更為重要的位置。《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指出: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初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一脈相承,初中英語教學也應更加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然而,在當前的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大部分教師完全按照教材的編排順序、結構和內容來設計和實施教學。課堂活動缺乏主線,課時之間聯系不多。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獲得的知識比較零散化、碎片化,忽略了對單元主題意義的深入思考和探究,無法將所學知識進行有效的聯系和運用。這不利于學生語言能力的形成,更阻礙了學生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發展。
一、基于主題語境實施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必要性
《新課標》指出:主題語境是培養和發展英語核心素養的主要依托,是引領教學目標設定和學習活動開展的關鍵。學生對主題意義的探究應是學生學習語言的最重要內容,直接影響學生語篇理解的程度、思維發展的水平和語言學習的成效。因此,英語教學實踐應當從宏觀到微觀,圍繞大的主題語境,設計課堂教學的目標、內容和活動。
而單元不僅僅是教材編寫的基本單位,更是承載主題意義的基本單位。以單元為基點,以主題為引領,進行整體的教學設計,可以保證教學的方向性和完整性。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每個單元都有一個大的主題,各個板塊雖然都有相對獨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但都為單元的大主題服務。但是,教材內容存在不少局限性,教材的編排順序、結構和內容往往與實際教學的需求和學生的學情不同步。因此,我們應該創造性地、多維度地去看待單元整體教學,基于單元主題語境,圍繞單元主題意義,有機整合教學內容,適當進行遷移拓展,有效開展主題活動。如此,才能真正地發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落實學科育人的功能。
二、基于主題語境探討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策略
1.圍繞單元主題語境,有機整合教學內容。《新課標》要求英語課程把對主題意義的探究視為教與學的核心任務,并以此整合學習內容。由于編審時間已久,學情、需求不同,教材所提供的單元教學內容并不一定完全適合當下的教學。因此,我們要基于單元主題,認真研讀教材所提供的語篇,深入分析學生學情和學習需求,通過調整教材順序、刪減或補充語篇等方式,設定教學目標,整合教學內容。再將單元整體教學目標和相應教學內容合理地分解到課時中。
教學內容的調整可以從兩方面著手:(1)教學內容是否符合單元主題語境的邏輯。學生對主題意義的理解往往跟隨著語篇的邏輯,由淺入深。可以依據單元主題語境的邏輯性對現有內容進行順序調整。(2)教學內容是否服務于單元主題語境。可以通過刪減或補充的方式調整過時、老舊的語篇或意義不大的次要語篇,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熱點時事,補充更能為主題意義服務的語篇。
以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八年級上冊Unit 7“Will people have robots?”為例。本單元的主題是人與社會,涉及的話題是社會進步與人類文明、科技發展與技術創新,以及科學精神與對未來的暢想。最新版教材編審于2013年,選用的語篇較為過時,如Section B 2b的閱讀篇章“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基于當下的實際生活情況,機器人隨處可見,服務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普通家庭也已經擁有各式各樣的機器人設備。在此基礎上,如果帶著學生詳細學習這篇文章,顯得有些不合時宜。于是,在本單元第四課時,筆者添加了“No Match for AlphaGo”和“Computers that can think?”兩篇文章作為群文閱讀材料。通過補充語篇中當下流行的AI(人工智能)話題,帶領學生研讀語篇并討論機器人能否像人類一樣思考,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并讓他們對未來科技發展進行更深入的暢想。
再以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八年級下冊Unit 1“What' s the matter?”為例。本單元的主題是人與自我,涉及的話題是健康問題與應對處理措施,對生命價值和意義的感悟。從主題邏輯角度分析后,筆者重新調整了教材內容的順序,并補充了一些內容:將Section B 1a-1c的聽力篇章提前到第二課時,與前一課時中學習的健康問題和應對處理措施進行整合,提取、總結出所需掌握的表達內容。而把Section A 3a的閱讀語篇調整到第三課時,并補充一篇“Street scams”的新聞報道,引導學生在讀后進行扶還是不扶、幫還是不幫的討論,抓準切入點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通過對教學內容的調整和補充,單元主題在教學中不斷深化,更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順序。
2.圍繞單元主題語境,適當遷移拓展知識。基于單元的主題意義,適當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拓展延伸,將所學知識進行有效的聯系,讓學生基于主題進行多方位的思考,是對學生學習能力和思維品質的鍛煉。橫向的遷移拓展主要指的是教師以單元為基礎,將前后、新舊知識進行串聯。而縱向的遷移拓展著重于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其他學科或熱點時事相結合,產生共鳴。適當的拓展遷移,有助于學生對主題語境的深入學習和探究。
以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八年級上冊Unit 6“I a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為例。本單元的主題是人與自我,涉及的話題是認識自我、豐富自我以及個人未來職業規劃。在Section A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把七年級時學過的職業類型、學科類型和本單元所學進行串聯,再運用新的句型進行表達。在課堂上共同構建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跳出課本,說出更多個人的想法,或補充一些學生因語言積累不足而無法說出的內容。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學生在自己動腦思考和小組討論后,對未來個人規劃有了更加清晰的藍圖,真正在主題語境層面達到了教學目標。
再以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七年級下冊Unit 2“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為例。本單元主題是人與自我,涉及的主要話題是每日常規和生活方式。通過本單元,學生不僅要學會表達在某時間做某事,對日常生活和日程安排進行表達,還需要反思自我時間規劃,學會更好地安排自己的時間。時間的表達讓人聯想到七年級上冊Unit 8“When is your birthday? ”,于是,筆者將此單元中學生們已經學過的“John' s calendar”作為導入,復現他們之前所學過的知識,也引起他們進一步表達someone' s schedule的興趣。將知識進行串聯整合,讓學生動腦回憶、深入思考,真正參與到課堂中,讓他們能夠把所學的語言知識進行深化后加以綜合運用。
3.圍繞單元主題語境,有效開展主題活動。《新課標》提出了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英語學習活動觀,將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和培養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教師應該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視角,設計符合主題情境的活動。在設計活動時應考慮:1. 活動的情境是否真實,能否與學生產生共鳴。當學生發現活動情境與自身已有的知識儲備或實際生活能夠聯系在一起時,他們更愿意參與其中,也更能夠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樂趣。2. 單元不同活動的設計是否體現層次性,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不同層次的活動中對知識進行運用,在語言能力和思維品質方面由低階向高階穩步發展,實現深度學習。
以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七年級上冊Unit 8“When is your birthday?”為例。本單元的主題是人與社會,涉及的主要話題是談論日期。通過詢問生日增加學生之間的了解和友情,通過詢問課內外活動的日程安排,學會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養成有規律的生活、學習的好習慣。基于這一主題語境,我在本單元除了設計簡單的數字游戲以外,還設計了兩個鞏固深化的活動。一個是建立班級的生日檔案,學生們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互相問答、記錄,最終構成一份班級的生日檔案,不僅加深了學生之間的了解,也促使他們更加熱愛班級這個大家庭。另一個是制作個人日程表,學生通過分組制作、展示的形式,進一步鞏固了對日期的表達,也對自己的個人規劃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再以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九年級Unit 7“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為例。本單元的主題是人與社會,涉及的主要話題是談論規則,發表對規則的看法以及辯證地看待規則。第五課時的閱讀課基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能夠談論規則并對規則發表簡單看法。基于單元主題語境,本課時要讓學生對規則意識進行思考,學會辯證地看待規則。為了達成目標,筆者設計了三項主要的課堂活動。第一項活動要求學生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梳理出劉宇和父母的不同觀點(學習理解層次)。學生以教師提出的問題為導向,一邊閱讀語篇一邊以思維導圖的形式梳理出不同的觀點。第二項活動為角色扮演(應用實踐層次),學生分別飾演父母和劉宇,深入理解語篇的語言,體會人物的思想與情感。 第三項活動為小組辯論(遷移創新層次),學生使用從語篇中提取出的要點,結合小組討論結果,形成自己的主要看法和要點,就 “Should we be allowed to make our own decisions? ”這一議題進行辯論。通過不同層次的活動,學生在知識、能力和思維等方面由低階向高階穩步前進,實現了深度學習。
三、結語
基于主題語境實施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要求教師在單元整體視角下,圍繞主題語境,有機整合教學內容,適當進行遷移拓展,有效開展主題活動。初中英語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才能夠在教學實踐中更好地關注主題意義,從整體上把握方向,引領和鼓勵學生對單元主題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將所學知識進行有效的聯系和運用,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林月平.基于主題意義的中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探究[J].考試周刊,2020(30):109-110.
[3]林年端.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研究[J].校園英語,2021(21):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