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改為了實現有效教學,改善與創新了教學手段,而信息技術則十分引人注目,因為這一教學手段幾乎可以整合傳統教學手段的各種優勢,還有超大空間存儲量與實時交互功能,可以切實改善學科教學質量。因此,小學英語教師便要積極利用信息技術來優化本學科教學內容、形式與效益,全力助推核心素養的改革發展。本文將從以信息技術豐富教材內容、以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板書、以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情境三個角度來分析小學英語教師應該如何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來優化本學科教學結構。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民族團結內容;教科書;分析與運用
【作者簡介】陳皆夢,陽江市陽東區塘坪鎮中心小學。
前言
新課改強調改革、開放與創新,但是小學英語教師卻并不敢放手,擔憂教學任務無法按照進度完成。對此,信息技術的出現便給小學英語實施課程改革提供了一個契機,因為這一先進手段可以切實解決時空問題,便于學生真正實現自主學習。因此,小學英語教師要積極投身于信息化教學改革,全面優化本學科的育人質量。
一、信息化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1.信息化教學在課前預習中的應用。課前預習可以幫助小學生初步了解將要學習的英語內容,使他們形成一定的印象,為課堂上高效率的學習提供支持。使用信息化教學可以幫助小學生獨立自主地進行英語課程預習,他們借助信息化教學里面的單詞發音教學,可以不斷提升詞匯聽說能力,為課堂自然拼讀法教學奠定基礎。小學英語教師可以根據新授課內容為學生發布一段相關的英語教學視頻,使小學生能夠在教學視頻的引導下不斷跟讀英語詞匯的發音,形成一定的語感。同時,教學視頻將教材內容生動形象化,小學生不僅能夠傾聽到流暢的英語句子,還可以觀察到內容中的場景,感受到詞匯內涵的感情,加深對教材內容的認知。
2.信息化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在小學英語自然拼讀法教學課堂使用信息化教學可以減少教學難度,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創建高效的英語語音教學課堂。小學英語教師可以使用信息化教學豐富英語發音與拼讀的學習。自然拼讀法教學的前提是學生認識26個英文字母,此時教師可以利用課堂的多媒體播放關于英語字母的教學視頻,使他們在新鮮的教學環境下集中注意力,不斷模仿視頻的發音,從而快速認識所有的英語字母。另外,學生還需要根據簡單的詞匯掌握拼讀規則,此時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播放一些簡單的英語詞匯,并將這些詞匯形象化,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教師還需要對這些詞匯進行開、閉音節的分類,通過多媒體一目了然的展示,學生可以形成清晰的認識,在拼讀中了解各種規章,掌握自然拼讀法的基本技巧,做到靈活運用。
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打造詞匯教學場景。詞匯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的基礎。在特殊的英語教學環境中,英語詞匯主要以記憶為主,對于學生來說,最好的教學方法是直觀教學法,將外語詞匯的意義與客觀現象直接聯系起來,形成思維導圖。因此,我們可以利用網絡信息技術,以多媒體的形式展示詞匯,使教學更加生動形象,提高學生的英語詞匯記憶水平。
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造對話教學場景。在普通教學中,課堂不具備布置實際情況的功能。因此,引入現代技術和設備,在英語課堂中創造虛擬情境,讓學生更直觀地學習對話教學。利用多媒體創造情景,播放英語教師對話練習視頻,加深學生對英語句型使用的理解。此外,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可以有效適應課堂,根據視頻對話練習課本中感受不到的會話氛圍,加強學生口語能力,降低學生之間對話的難度。同時,媒體的運用可以彌補教師空間的局限,營造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情境氛圍,融入課堂教學生活,讓學生更好地理解。
在小學階段,結合英語詩歌和英語歌謠等教學也是一種符合小學生心理特征的英語學習方式,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學習英語歌曲。借助現代信息技術來豐富故事畫面,通過動畫視頻讓學生從虛擬中感受真實的故事,教師從旁引導學生模仿故事中的對話,從而更好地學習英語知識。
3.信息化教學在課后鞏固中的應用。小學英語的語音教學,離不開小學生在課下耐心練習。一方面,小學英語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有聲英語故事繪本。這些故事繪本的詞匯簡單且具有較多精彩的插圖,符合小學生的心理需求。他們可以在好奇心的吸引下,不斷跟讀繪本里面的英文內容。另一方面,小學生可以借助一些英文發音評測軟件或手機APP來檢測自己的發音,學生在軟件的引導下朗讀,最后會出來詳細的評測結果,使他們根據結果有針對性地改進和練習,從而糾正他們錯誤的發音習慣。
在課后鞏固詞匯中,我們可以利用打字、釣魚、打地鼠等flash小游戲來鞏固和提升詞匯教學效果,使學生在詞匯的“音”“形”“義”“用”上印象深刻。在課后復習鞏固句型時,我們可以在信息化技術創設的動畫情景中進行配音、補充句子或對話問答等操練,有些軟件或手機APP甚至能提供AI人機對話功能,使傳統枯燥的、無意義的機械操練更貼近有意義的日常生活情景,發揮語言的交際功能。
二、信息化教學在小學英語教材中的實踐建議
1.以信息技術豐富教材內容。雖然人教版(PEP)小學英語教材盡可能兼顧了現代小學生的現實交際需求,致力于優化小學生的英語能力,但是教材內容篇幅有限,而且更新周期較長,并不能完全滿足小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對此,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整理豐富的網絡資源,切實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為英語交際做準備。
如在“Welcome back to school”教學中,小學生可以學習關于國家名稱、師生名稱與代詞知識。但是,本班小學生的視野十分開闊,校園生活經歷豐富,所以在參與“Welcome back to school”,話題討論時產生了超出教材內容的認知需求。因此,筆者就利用信息技術整理了英語資料。比如,有的學生想要了解日本、韓國、泰國等國的學校文化,掌握這些國家的英語名稱。于是,筆者就利用信息技術整理了Japan , Korea等英語單詞,還利用一些社會新聞呈現了這些國家的校園文化,很好地完善了本班學生的知識結構,便于學生展開積極的英語表達。
2.以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板書。傳統的小學英語課堂板書比較依賴粉筆、黑板,由小學英語教師在課堂上實時書寫。但是,這就從某種程度上浪費了課堂教學時間,而且板書形式十分單一,以文字為主,也會在無形中壓縮小學生的思考時間。對此,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小學英語教師要積極借助信息技術來優化課堂板書,豐富板書形式、內容,且與學生共享多媒體課件,便于學生積極思考,自主復習。
如在“At the zoo”教學中,筆者就利用Power Point軟件設計了多媒體課件,由此來呈現板書內容。首先,筆者認真歸納了本課詞匯,按照詞匯內容從互聯網上搜集了鴨子、大象、獅子、老虎等動物的照片,準備借此引導學生回憶自己在“We love animals”一課中所學到的動物名稱單詞。其次,筆者會將具有明顯外形差異的動物分成一組,由此整理出“short-long” “ thin-fat” “ small-big”等用來描述外形特點的單詞,利用具有相反意義的單詞組合幫助學生順利識記單詞知識。同時,筆者還會利用多媒體課件整理出描寫外形特點的句型知識,整理例句,以便幫助學生準確掌握本課重點語法內容。另外,筆者還在多媒體課件中插入了聽力材料音頻鏈接,以便規范學生的英語發音。
3.以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情境。我國小學生從小生活在漢語環境中,思維、語言習慣都以漢語為主,而這種慣性會影響小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具體表現,使其無法進入英語語境,難以形成良好的英語語感。對此,小學英語教師要積極借助信息技術來創設并優化課堂情境,引導小學生置身于英語環境,使其自然而然地展開英語交際與英語思維,從而切實培養小學生的跨國際思維與交際能力。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佳動力,尋求樂趣是孩子的天性。顯然只有引起兒童的好奇和喜愛才能更加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例如李觀儀教授因為興趣所為,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學英語,他說:“學習一門外語,興趣和主動性都很重要。我自認從小對英語有一種好奇心,于是就有興趣去學。”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主要還是靠我們老師的培養。圍繞教學目標,拓寬知識視野。明確教學目標后,圍繞教學目標,利用信息技術設計具有形象性,直觀性,色彩鮮艷,圖象逼真的圖畫或動畫畫面,將抽象的教學內容變成具體的視聽形象,激發情趣,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基本掌握基礎知識,學習目標達成的同時,補充些內容相關且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知識,使學生的知識含量與視野得以適時的補充與拓展,這不僅利于學習目標的達成,還為學生的學習來源注入了新的活水,同時還訓練發散思維和想象能力。
如在“My family”教學中,筆者就積極利用信息技術創設了課堂教學情境。首先,筆者提前與父母溝通,希望他們可以通過現代通信平臺向筆者發送自己的全家福,然后筆者會將這些照片資料設計成一個電子相冊,配上《我愛我家》的音樂,準備由此創設課堂情境。其次,筆者會整理一些家庭文化資料。在英語課上,筆者會全面展示這些聲像資源,便于學生積極回憶自己的家庭生活,由此激發學生的英語交際欲望,使其迅速進入英語學習情境,由此實現了有效教學。
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實施信息化教學是促使本學科走向素質教育的重要策略,可以更快速地培養小學生的英語素養。因此,小學英語教師要積極組織信息化教學改革,切實豐富教學手段,全面優化教學結構,為小學生的終身發展開個好頭。借助信息化教學的支持,這種教學方法能夠更加高效地完成英語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小學英語教師需要樹立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提高信息化的教學能力,將信息化教學與英語教學不斷融合,優化英語教學,滿足新時代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胡菁.指向課程目標的小學英語信息化教學策略探究[J].中小學電教,2021(6):35-36.
[2]方夢琪.信息化環境下小學英語創新教學的實施策略[J].讀寫算,2021(13):19-20.
[3]李靜如.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小學英語信息化教學分析[J].試題與研究,2021(6):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