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核心素養視角為出發點,來進行小學英語單元主題情境的教學研究。本文分析了單元主題情境創設的必要性,結合課堂教學案例分析探索了創設單元主題情境的“四化”教學策略以及反思了單元主題情境創設的教學方式與過程。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英語;單元主題;情境創設
【作者簡介】譚榮,華東師范大學蘇州灣實驗小學。
近年來,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逐漸成為基礎教育界備受關注的話題。2016年,北京師范大學研究團隊提出了中國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將核心素養內涵界定為:“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它是關于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多方面要求的結合體。”而核心素養的確定,需要一個基本環節,即需要將核心素養落實到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實際活動中。如今, 英語課程已從單純用語言技能學習轉向運用英語實現素養的提升;英語教師也從教材的被動執行者轉變到課程設計者與實施者。因此,為了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需要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創設主題情境, 更好地提升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單元主題情境創設之必要性
1. 學情分析。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一年級學生,他們有一點英語基礎知識能力。此段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分散,對事物充滿好奇心,有較強的模仿能力和求知欲。他們對游戲、競賽特別感興趣。本課的話題與生活密切相關, 因此,創設真實的主題性情境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引發學生去思考,而且讓學生感知了詞匯的意義,在情境中學會了詞匯與句型的綜合運用,使學生更加主動地在情境中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2. 教材分析。小學英語教材是以“單元”為中心編寫的,各單元內有著眾多板 塊。一般而言,這些板塊是相互獨立的,每個板塊的內容和形式差異,導致英語整合教學比較困難。其中,最常見的問題即情境創設問題,創設好的情境可以讓教師的教學過程更自如、順暢,學生的學習效果更顯著。因此,作為教師,要善于解讀各個板塊內容,根據該段兒童心理認知特點,對各個板塊內容進行有效整合,創設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主題情境,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與提升。
二、單元主題情境創設之“四化”策略
1. 情境創設單元化。鑒于小學英語教材的“單元整體性”和“板塊獨立性”,教師想創設合適的情境,需要先確定單元主題,再對單元文本進行整體解讀。本文教者以小學劍橋國際少兒英語 Kid's Box 1 U9 “Fun time!”為例,本單元是教者的校內公開課,共有 12 個板塊。這些板塊看似相互獨立,比較碎片化,其實對本單元文本進行了深度解讀后,教者 對學習內容加以整合,根據本單元的人物歌曲Do the maskman song及詞匯短語,如球類:play basketball, play football, 樂器類:play the piano, play the guitar 等,以及句型(I/You/He/She can or can't...),確定了本單元的主題是與人物技能相關的。因此,教者創設了一個符合學生學習特點的單元主題情境(Happy School Clubs), 以學校的興趣俱樂部來作為主題情境, 并以文中歌曲人物 Maskman 為主線,其他幾個小伙伴以Simon/Suzy/Stella 為輔線。從探討主線人物 Maskman 以第一人稱口吻表達自己的技能(I can...),自己想加入學校的俱樂部,到引出探討其他幾個人物的技能(He/She can...), 再到幫助他們一起選擇加入哪些俱樂部,最終以本校的特色陽光課程延伸為自己獨特的學校俱樂部。教者創設這樣的情境,將新授任務融于情境教學,而非生硬地傳授知識。
2. 情境創設多元化。情境教學的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這就需要教師運用一些多元化的策略來輔助教學,讓整個課堂變得有趣、有效。教師可通過圖片、聲音、動畫、視頻等多媒體技術來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將一些比較抽象難以理解的知識更加直觀地展示出來,促使學生積極思考, 優化教學效果。例如,在本節課教學前,教者搜集了許多與本節課相關的精美圖片,在課件中給這些圖片搭配豐富的色彩,再結合動畫和幻燈片特效展現出來,形象生動直觀;在情境教學中,通過給人物配音,截取動畫視頻的方式來教授新詞和句型,創設了動態的教學情境, 極大地提升了教學效果;在情境的最后生成環節中,教者通過視頻剪輯軟件將自己學校俱樂部的圖片加以合成并配上音樂,讓學生耳目一新,同時也能很好地理解本單元主題情境的意義。
3. 情境創設思維化。為了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教師需要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等基本素養。因此,在創設情境時,教師需注重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與創新性思維能力,教學設計時可設置判斷推理、評價預測或創造新知等思維情境。例如,在U9 “Fun Time!”單元主題情境教學中,教者將球類詞匯細分為籃球俱樂部、足球俱樂部;樂器類細分為音樂俱樂部,還有自行車及繪畫俱樂部等幾類。在探究每個小伙伴的技能后,教者給出了一張包含幾個人物與幾類俱樂部的表格,設置了讓學生幫助情境中人物選擇他們合適的俱樂部這一思維情境,每個人物對應的俱樂部選擇是否正確基于學生在整個課堂學習過程中是否專注、積極思考。
4. 情境創設生活化。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最終還是要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 貼近真實生活,能引導學生用語言學習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因此,教師在情境創設時,應結合本單元的主題意義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從情境中學習如何用語言知識認識和解決社會、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例如,教者在本單元情境創設最后的生成環節時,由幫助文本中的幾個人物選擇合適的俱樂部聯想到了自己學校特色的陽光俱樂部課程,讓學生根據自己擅長的技能選擇想去加入的學校俱樂部。教師在讓學生同桌互相討論、表達自己觀點前,先搜集了本校部分特色文化課程的照片,并以視頻的方式讓學生們欣賞, 使學生們能夠更加直觀地了解本單元主題情境創設的意義。最終輸出環節時,學生可以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也能互相介紹同伴的想法, 如 “I am.../ I can... Well./ ... is my friend./ ... can... well./ ...can go to... club.”,有利于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發展。
三、單元主題情境創設之教學反思
本課是一節校內公開展示課,為了突出區關于小學英語同課異構、單元統整的思想,在情境教學的主題上,本節課以 Skill 為主題,為學生創設了學校俱樂部的情境。課前教者以書本中的歌曲作為導入環節,讓學生輕松愉快地進入課堂學習。教授新詞和句型時,一直圍繞 主題情境開展新授,通過看視頻挖空填詞、聽錄音判斷、匹配等任務 型教學方式,讓學生學習新知。接著讓學生根據前面所學到的知識, 幫助本課中的幾位小伙伴選擇合適的俱樂部進行知識點復現。最后以自己學校富有特色的陽光課程為參照,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 相互討論后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在這過程中,學生們積極參與且主動學習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使得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思維拓展能力、文化意識等基本素養都得以提升。
雖然這節展示課的整體教學效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把握好整體教學時間,導致沒有充分利用好最后的展示環節。教者在學生討論展示前,應多加示范,引導學生,讓學生在展示時能更加自信,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素養。
總而言之,英語學習是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 學生通過具體的語言實踐活動來建構知識;在分析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思維品質,形成文化意識,從而促進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因此,教師需要鉆研教材,挖掘文本價值,創設符合學生學習特點與認知規律的單元主題情境,真正幫助學生發展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閆赤兵.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小學英語學科實踐活動課程設計與實施[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20.
[2]王曉華.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情境”創設的幾點思考[J].南北橋,2018(24):24.
[3]王小燕.板塊整合——提升英語教學的效能[J].當代教研論叢, 2018(1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