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花
摘 要:作為一門基礎學科,數學貫穿人生的整個學習階段。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學習數學首先需要對數學題目進行有效審題,只有在審清題目的前提下,才可以更好地對數學知識進行認知,進而對數學學習能力有一個基礎性的提升。但是,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專注力不強,往往會在審題方面出現問題,進而導致回答錯誤。可見,審題能力對低年級小學生的重要性。文章就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審題能力的培養進行具體分析。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審題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03-014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3.070
審題對于低年級小學生來說尤為重要,它是解決一切數學問題的先決條件,同時,審題能力也是對小學生學習成果的一種考驗。它可以有效考查小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包括最終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仔細讀取題目的每一個字及符號
審題,其實可以透露出小學生平時對學習的態度。小學生要想提升審題能力,首先要掌握一個良好的審題方法。在低年級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經常會出現這樣一種現象,學生在拿到數學題目后,為了節約時間,只是對題目進行簡單的認讀后,就開始答題。殊不知因為馬虎,往往會導致審題失敗。尤其是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由于年齡較小,心理發育尚未成熟,往往容易出現對數學題目的漏審和錯審現象,造成對題意的理解產生偏差,導致回答錯誤,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同時也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應注意對學生的審題能力進行培養,這是學生學好數學的前提和基礎。教師應結合低年級小學生的心理發育特點,在教學方面對其進行有效引導,讓學生對題目信息進行仔細審讀,同時也應對題目中的每一個符號進行認真審讀,而不僅僅是讀題目中的漢字。另外,教師還應注意引導學生在讀題過程中應做到耐心細致,這會減少馬虎出錯的情況。
二、認真看圖尋找圖中相關隱藏條件
任何一種學習能力的獲取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數學審題能力的提升同樣如此。審題能力對低年級小學生的影響較大,具有良好審題能力的學生可以以此為前提,對數學知識進行進一步的學習[1]。因此,在低年級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并結合生活實際對數學知識進行講解,對學生審題能力進行培養。由于低年級小學生識字量有限,因此,有一部分數學問題采取圖形模式對學生進行提問。也就是說,對于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來說,不僅有通過文字進行問題設定的數學問題,還有通過圖片形式來進行問題設定的數學問題。因此,教師在有效引導學生對文字設定的問題進行審題的同時,也應有效引導學生對圖片形式設定的問題進行審題。關于數學圖形問題,教師首先應引導學生在拿到問題的第一時間,應對圖形進行細致的觀察,也就是說對圖形的每一個角度、每一個方位都進行仔細審讀,同時對圖形周圍標注的文字、數字、符號也應進行仔細審讀,在此基礎上,再對圖形進行分析。其中,最為關鍵的一點是,有一部分圖形題目中設定了隱藏條件,教師應帶領學生對這種圖形問題進行多方面練習,從而善于對圖中的隱藏條件進行捕捉,有效提升學生對這類圖形題目的審題認知能力。
三、有效挖掘題目中的關鍵性問題
提升數學題目審題能力需要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積累、鞏固、學習以及反思的過程。審題是解答數學問題的前提條件,因此,教師應從低年級開始就對學生進行審題能力的培養訓練,使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數學素養,這對學生今后的數學能力培養能起到基礎性的作用。在課堂教學環節,教師在做習題之前首先應引導學生對題目進行審讀,其目的主要在于對題目中的關鍵性問題進行尋找。一個數學題目不管有多長,但最關鍵的信息往往就是幾個字詞,將這幾個字詞的意思弄清楚了,就會對全部題目的意思有一個透徹的解讀。在讀題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三讀”形式對學生的審題能力進行培養。所謂“三讀”,即讀準、讀透、讀懂。利用這種審題模式對學生的審題能力進行培養,可以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審題能力。這種經常性的鍛煉,會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一種正向條件反射,使學生養成一種對題目中的關鍵性問題進行深度挖掘的能力,這種能力會有效提升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同時,這也是一種基礎性的數學學習技能,有助于小學生在下一個數學學習階段對更深奧的數學知識進行學習,為更高階段數學知識的學習奠定良好而堅實的基礎。
四、消除思維定式善于捕捉思維陷阱
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尤其是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我們經常會發現有一部分學生對簡單的數學問題會解答錯誤,而相對較難的數學問題反而回答正確。究其原因在于,小學生往往對于越是簡單化的問題越是忽視,在只是對題目簡單掃一眼的情況下,就自認為理解了題目的意思,開始答題。殊不知這只是自以為是,小學生心目中對題目的想法,往往與題目的真實意思有出入,這其實也就是出題人在題目中故意設置的陷阱。而對于難度較大的數學題目,為什么錯誤率反而降低了呢?這是因為對于復雜化的問題,常常會引起學生的特別注意,因此審題過程自然也就變得認真起來。所以,對于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來說,審題訓練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的。低年級小學生尚處于身心發育的起步階段,對其進行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可以使學生的數學學習更加順暢。小學階段正是打基礎的關鍵階段,而審題又是學習數學的首要且關鍵的步驟,因此教師應有效引導學生對數學題目進行仔細審讀,這對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是一種最基礎性的培養與鍛煉,這種良好的學習習慣會伴隨學生一生。而且,對于數學題目的設置往往會有陷阱,而這部分題目往往出現在較為簡單的數學題型中。因為越是簡單的數學題目,往往越是會被學生忽視的,所以在這種簡單的問題下,出題者往往喜歡給學生制造陷阱[2]。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學會發現題目中的陷阱,從而使學生的審題能力得到增強。只有將這基礎性的一步做好,才能對下一步的數學解題過程有一個良好的引領作用。其實,對于這類陷阱問題并沒有太多的審題技巧,只需要學生在審題的過程中,對題目進行認真仔細的閱讀,就會很容易發現題目中的陷阱。
五、利用動手實做感知題目具體內容
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活潑好動是其天性,但這并不意味著這種天性會對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產生一種局限,相反,教師應對小學生的這種天性加以利用,將這種天性有效應用到數學的審題學習中。應用得好,不僅不會對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產生影響,反而會有助于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提升低年級小學生的數學審題能力。也就是說,小學生的這一特點對于審題能力培養來說,同樣具有重要作用。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動手實做是一種較為真實的樂趣,小學生喜歡這種實際操作。同時,由于低年級小學生尚處在第三啟蒙階段,這是人生中最后一個啟蒙期,這一階段的特點就是學生喜歡動手操作,而實做可以有效彌補小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較弱的特征。因此,在對小學生進行審題能力培養的實踐中,教師可以利用動手實做對學生進行審題能力的培養與鍛煉。由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年齡較小,有一部分數學問題教師完全可以利用動手操作的形式,對小學生進行審題教學引導。有一部分正方形以及長方形面積方面的題目,教師完全可以讓小學生動手制作正方形或者長方形,然后親手對其邊長和周長進行測量,這種簡單又形象的審題方式,可以極大促進小學生對于這一類問題題目的審題能力的提高。
六、運用畫圖解題模式助力學生理解
對于審題來說,讀題是第一步,學生可以通過讀題明確題目的意思,進而才可以對題目做出進一步的思考[3]。同時,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師還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引導小學生通過大聲朗讀、輕聲慢讀、默默誦讀這三種方式閱讀題目。另外,在讀題過程中,教師還要注意強調,不要發生漏字添字的現象,因為數學題目具有嚴謹性,漏字或者添字的行為會改變題目的意思。同時,由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會對思考范圍產生一定制約。而且,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小學生,其思維能力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能力相對較弱,而數學知識又是抽象性和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因此,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實踐中,在讀題結束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畫圖的模式,助力學生對數學題目的理解。也就是說,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對題目進行仔細審讀后,利用圖畫的形式將題目進行表示,這種方式可以將數學題目的抽象性有效轉化為形象性,從而有利于學生對題目的理解。而且,學生親自動手對數學題目進行繪制的過程,也在無形中增加了學生對于問題的理解能力。
綜上所述,對于低年級的小學數學教學來說,教師應從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開始,對學生進行教學引導,這樣可以從最基礎的環節對學生的數學能力進行有效培養。總的來說,提升低年級小學生的審題能力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但也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它對于低年級小學生下一個階段的數學學習會起到良好的基礎性鋪墊作用,所以應引起廣大數學教師的重視。
參考文獻:
[1]郭學勤.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審題能力的培養[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1):83.
[2]張潤蓮.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口算能力的培養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9(20):71.
[3]鄭桂春.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閱讀能力培養策略探究[J].新課程研究,2019(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