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穎
【摘要】中國民間美術形式多樣,歷史悠久,是中國傳統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幼兒園開展民間美術教育,能讓幼兒充分感知美、理解美和創造美的喜悅。本文通過分析民間美術對幼兒全面發展的作用,并為在幼兒園滲透民間美術教育提出了幾點策略。
【關鍵詞】民間美術;美術活動;發展;滲透
民間美術形式、風格多樣,主要可以分為剪紙、刺繡、繪畫、扎染、雕塑等多種形式,其主要目的是美化環境、豐富民間風俗活動,同時表達了人民群眾的心理、愿望、信仰和道德觀念。在幼兒園滲透民間美術教育,能促進幼兒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同時為弘揚傳統民族文化盡了一份責任。在幼兒園開展民間美術教育,一是有利于建立幼兒民族自豪感。民間美術作品蘊含著抽象的精神文化,它以豐富的內容與個性化的形式感染著人們,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初步地了解其中的內涵,讓幼兒更好地認識和了解傳統民族文化,激發幼兒的民族意識與民族自尊心,提高幼兒的民族自豪感與歸屬感,從而繼承和發揚中國優秀的民間文化。二是有利于提高幼兒的思維能力與動手能力。俗語說心靈手巧,就是腦力與動手能力的密切關聯的能力。民間美術活動的開展中,幼兒能夠通過手指的觸摸、心靈的感應、精神的領略感知民間美術的神韻,同時可以增長幼兒的見識,從而達到智慧的增進。三是有利于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如民間美術可以用來當修飾的藝術用,可很好地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感受能力,從而體驗傳統民間文化精髓所在。四是有利于培養幼兒良好的習慣。民間美術的創作時工具、原材品種多,創作起來比較繁瑣復雜,需要專注力集中來完成,可以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習慣。例如,在《剪窗花》這項手工教育活動中,幼兒可在活動準備階段根據創作中所需要的材料有規則擺放,在創作過程中管理好自己的材料工具等,在創作完成時自覺處理自己產生的垃圾、整理活動范圍的清潔。同時,通過對一些有危險的工具,如剪刀、膠水等的使用防范,提高了幼兒的安全意識。基于多年的教學實踐和經驗總結,在幼兒園滲透民間美術教育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激發幼兒對民間美術的興趣
采取多種多樣有用的活動來激發幼兒對民間美術的賞識樂趣,因為興趣就是幼兒最好的老師,所以想要把民間美術很好地滲透到幼兒的美術教學中,首先就要想方設法引導幼兒對民間美術創作的興趣。那如何激發幼兒對民間美術活動的興趣呢?首先,可以通過故事引導。一般幼兒對故事都是很感興趣的,我國民間活動題材也非常豐富多樣,所以教師可以通過童謠、童話、神話傳說等方面與教學活動結合起來引導幼兒學習,以講故事的形式激發幼兒對民間美術的興趣,同時幫助幼兒理解民間藝術品所表達的意義。另外,可以通過傳統節日與幼兒美術教育相結合激發幼兒興趣。例如,我園在接近春節期間,教師在教室布置貼窗花、掛燈籠等作品;在元宵節組織幼兒耍龍燈、劃旱舟、送福字、搓湯圓等游戲……在喜慶的氛圍下,引導幼兒對傳統民間手工的欣賞,講解其所代表的意義,利用特定環境氛圍激發幼兒對民間美術的興趣,同時還提高幼兒對傳統民間文化的理解與提升了幼兒的色彩感知能力。
二、渲染民間美術氣氛
課室是幼兒主要的學習活動場所之一,為了更好地熏陶幼兒的藝術氣質與感受美的能力,教師在環境創設過程中,一定要有計劃、有目標的布置,讓幼兒更深入、更真切地感受民間美術。在教師有限的空間、固定的場所,通過布置讓幼兒感受到煥然一新的感覺,這樣幼兒會產生新鮮感,從而帶著濃濃的美意去感受民間美術,學習效果就會事半功倍。教師在環境布置過程中,可以在窗戶、墻面等地方張貼生肖、臉譜、剪紙等美術元素或在教室區域活動角添置一些創作的原材料,如木頭、竹、泥巴等可以用來創作民間小玩具。總體來說,教師在環境布置過程中學會充分利用有效的空間把民間美術的氣息在教室角落環繞,在這環境下不僅可以熏陶感染幼兒對民間美術的熱愛,更有利于提升他們對民間藝術品的觀察能力及想象、思考能力。
三、科學的引導
科學的引導能全面提升幼兒對民間美術的審美能力。由于幼兒的年齡小知識面很薄弱,他們缺乏對事物深層的認知能力,如果在民間美術作品教學活動中只是一味地讓幼兒欣賞,這樣幼兒可能對表面的色彩美感興趣,但是這樣往往忽視了民間美術真正所表達的寓意。所以作為教師在民間美術教學活動中不僅要激發幼兒的興趣,更重要的引導幼兒全面、真切、深層地感知民間美術,從而提高自身的文化氣質、審美能力等。在民間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來引導幼兒學習。如,在民間美術作品欣賞課時,如果教師對幼兒提出的問題十分詳細具體,有固定的作答標準時,幼兒們的回答很快,脫口而出。這樣的教學方式是不可取的,背離民間美術的教學意義。這樣會大大限制了幼兒的思考能力、幼兒的思路變成一致,缺乏想象動腦能力,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幼兒思考產生依賴性,對美術作品不會有自己的判斷。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提問題的時候,盡量引導幼兒自己獨立的思考,用自己的角度、自己的感知能力去體會民間美術,通過幼兒自己思考、想象出來的東西,教師加以適當的啟發,這樣大大地發揮幼兒創造力、自主動腦能力、審美能力等。幼兒通過自己的思考后表達出來的意見給老師采納接受,不僅增強幼兒的自信心,更重要是讓幼兒對民間美術的深層含義有所領悟。
民間美術具有個性化、差異化、對比化等特點,在其學習過程中能有效地激發幼兒對美術學習的興趣,開啟幼兒大腦智慧。在傳統文化稀缺的新時代背景下,加強把傳統民間美術滲透在幼兒美術教育中的,這樣不僅可以使中國傳統文化得到傳承,同時還可以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審美能力、思考能力等。同時,民間美術在創新方面還有待提高,傳統跟現代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使幼兒更全面地進行美術學習。
參考文獻:
[1]崔小玉.從生活美術的角度組織美術教學[C].中國論文中心,2012.
[2]楊景芝.兒童繪畫心理與教育[M].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