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夠梅
【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作為新興的學科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揮的用處也越來越大,如何才能夠提高信息術的學習能力已成為目前學生最關心的問題之一。本文將總結和分析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最大限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 學習能力 興趣培養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6.037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們不難發現在當今社會中,信息技術的作用越來越大,更多的人依賴電腦等多功能設備,更多的時候,我們的生活開始依賴電腦,然而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卻因為缺乏相關的知識并不能很好的使用“高科技”。因此,在生活中會出現各種問題。為了更好的適應社會的發展,學校開設了信息科學技術這門學科,并且在生活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現在的信息科學技術卻處于了一種尷尬的地位,一方面,在學習的過程中因為信息技術中所涉及的知識有一部分學生已經涉及了,所以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并不能夠認真的聽課;另一方面,信息科學技術這門科目已經慢慢地融入到了我們的考試中,但是,課程卻沒有改變,學生想要重視卻也受到限制。
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課程中最大限度地放大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呢?如何能夠讓學生認識到信息科學技術這門科目的重要性?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對此,筆者進行了深深的反思和相關知識的總結。
一、要試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習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學習的興趣。“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可見興趣對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然而在現實的學習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生之所以接觸電腦,更多接觸的都是一些游戲,實際上對于知識的研究經驗幾乎為零。然而很多的時候我們的課堂與游戲的關系并不是特別明顯的,學習的東西也都是一些非常基礎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習興趣普遍比較低落。在這種時候教師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想辦法改變這種比較固定的“死循環”的氛圍。
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課堂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課堂的講述。在講述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用相對比較簡練易懂的話語清楚地進行講解,或者是進行相關的演示,在這一部分的講述過程中教師應當給學生講述清楚各方面的知識,那么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講述是否有作用呢?這就需要我們的第二方面了。在第二方面,我們要進行的就是對當堂知識進行檢驗,因為都是電腦教學,所以教師可以當堂布置課業,讓學生進行相關作業的練習,一方面檢驗了學生學習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從而幫助他們更好的學習。當然,第三方面也是最有誘惑的方面。教師按照學生對當堂課的掌握情況選擇性地開放這一部分的課程。如果學生學得好,教師可以開放公共網絡,讓學生自主的使用,但如果學的不好也可以選擇不開放。
有了第三個方面作為“誘惑”,學生也就有了學習的動力。筆者認為,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學習的動力,如果沒有動力教師就應當幫助學生創造學習的動力。當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和動力,那么,教師就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術的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綜合能力。
二、帶著問題去學習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最常用到的就是銜接性的問題學習法,這種方法要求我們能夠將實際的生活與學生的學習聯系在一起,讓學生以生活為起點,從生活中發現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通過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明白自己這節課應當掌握的重點到底在哪些方面,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真正的有的放矢。
當然,我們也可以通過多種方法導入問題,一方面,我們可以直接對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帶著問題,始終處于思考的狀態中。比如在學習信息技術的相關知識時,我們直接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疑惑去學習新的內容,在講述信息技術的性質時,我們可以向學生提問:同學們你們認為信息是什么樣子的?昨天的信息在今天看來還有沒有用?我們能否舉例說明一下自己身邊的關于信息的相關知識呢?提出這些問題,再在教師的引導下從書本中找到答案,切實地幫助學生進行學習。
另一方面,在提問的過程中我們也可以嘗試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通過一個簡單的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比如說,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一些問題所涉及到的專業知識要求比較高,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將幾個復雜的問題拆分成多個簡單、易懂的問題,通過對問題的拆分,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一步一步地掌握。
三、通過演示進行學習
由于在授課的過程中學生所處的環境都是微機教室,所以教師能夠通過微機實現與每一個學生之間的面對面教學。雖然有一部分的知識在書上都有實際的操作過程,但是實踐出真知,只有在實踐中檢驗出來的知識,才是真正能夠掌握的知識。同時,由于時間的有限,教師可以通過進行實際電腦操作演示,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告訴學生學習的重點所在。筆者認為這一部分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是至關重要的,學生應該加強這一部分的能力培養。
四、教師自身
身為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投入足夠的熱情,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感受到教師的熱情后更好地投入學習。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應該端正教學態度,充分地認識到,教師與學生不僅僅是單純的學習與教學的過程,更重要的應該是一種相互合作學習的過程,不僅僅是學生要從教師的身上學習相關的知識以及學習技巧,教師還要從學生的身上學習到教學所需要的經驗,以及面對不同的學生該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改善教學的方法。
總而言之,學生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培養出來的,身為教師,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應當與學生相互溝通,通過相互之間的學習和相處,改變學生對于高中信息科學技術根本意義上的認識才是最重要的一個方面。通過筆者的總結,希望幫助教師掌握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從而為學生的高效學習提供有力保障,促進他們在學習的道路上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