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玫
【摘要】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當今時代,教育相關部門倡導教師應重視體育學科的教學工作,體育作為一門和健康息息相關的學科,能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體魄以及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在這篇文章中,筆者將基于自己的實際教學經驗,淺議小學生課余鍛煉體系構建的方法以及實踐研究。
【關鍵詞】小學體育 課余鍛煉 課程 任務 活動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6.143
在小學階段,學生年齡尚小,很多學生尚未形成自己獨立的認知結構,這為教師教學工作的開展帶來了一定的難度,要想全方位地提高教學質量,教師應該格外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并全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小學體育的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對體育學科的態(tài)度并不積極,很多學生都以消極的態(tài)度對待體育學科,這主要體現(xiàn)在絕大多數(shù)學生在體育課中表現(xiàn)出懶散的態(tài)度,始終將體育鍛煉活動視為一項苦差事。在這篇文章中,筆者將淺議小學體育教師可通過建立課余鍛煉課程以及給學生布置課余鍛煉任務等方式構建課余鍛煉體系的內容。
一、教師應建立課余鍛煉課程
和文化學科相同的是,體育是一門教學內容豐富且教學范圍廣泛的學科,在教學體育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盡可能地擴展教學的范圍,確保能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體育教學。一般情況下,很多體育教師都將教學目光局限在學校體育課中,并且絕大多數(shù)教師認為沒有必要開展課余體育活動。這種想法是極其錯誤的,作為一名體育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課內體育課,還應該重視學生的課余體育鍛煉。
近些年幾乎所有小學都開設有體育這門課程,但由于教學時間較為有限,一般情況下,一個班級一周只有兩節(jié)體育課,要想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僅憑課內體育課并不能有效地完成這一教學任務,只有教師重視課外體育鍛煉,才能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鍛煉環(huán)境,從而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鍛煉。隨著新課程改革工作的不斷推進和深化,教育相關部門倡導體育教師應積極地完成課外體育鍛煉教學任務,雖然部分教師也能認識到課外體育鍛煉對學生的重要性,但由于所采用的方法不夠妥當,從而導致教學效果并不理想。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先建立課余鍛煉體系,這樣才能引導學生重視課余鍛煉任務,以便教師能想方設法地完成這一教學任務。通過分析小學體育教學大綱,可以發(fā)現(xiàn)課余鍛煉體系的建立是教師必須完成的一大教學任務,基于筆者的實際教學經驗,建議教師可通過建立課余鍛煉課程的方式完成這一教學任務。無論教學何種學科,建立完整的教學體系都是教師應該重點完成的一大教學任務,是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基礎鋪墊。
雖然部分教師也會積極地鼓勵學生參與課余鍛煉活動,但由于教師尚未建立完整的課余鍛煉課程,導致其并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有些教師甚至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成果。教學是一個高度嚴謹?shù)倪^程,只有教師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才能為學生營造優(yōu)良的課堂教學,以此來實現(xiàn)預期的教學目標。這就要求教師應在上課之前精心設計課余鍛煉課程,并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內容。當然要想體現(xiàn)因材施教的教學意義,教師應在設計課程之前先仔細研讀小學體育大綱要求,以及深入分析學生的實際體能情況,這樣才能確保教師所設計的課程能被學生接受。如若教師尚未建立完整的課余鍛煉課程,其教學就不能處于高效的狀態(tài)之中。
二、教師應給學生布置課余鍛煉任務
為了促進學生提高身體素質,很多體育教師都會強制性地要求學生完成課內鍛煉任務,從而為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提供有利的條件。由于課內教學時間有限,因此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的課余鍛煉。據觀察,很多教師都會一味地給學生布置課內鍛煉任務,而忽視學生的課余鍛煉。據相關數(shù)據顯示,小學生的課余鍛煉時間要遠遠多于課內鍛煉時間,只有教師引導學生充分運用課余時間進行鍛煉,學生才能取得理想的鍛煉效果。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他們并不能認識到體育鍛煉對他們的積極影響,有些學生甚至比較抵觸體育鍛煉活動,從而導致學生并不能主動且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給學生布置課外體育鍛煉任務,引導學生以完成任務的方式進行鍛煉,雖然這種教學方式較為被動,但長久下去,很多學生都會養(yǎng)成積極鍛煉的好習慣,進而促進教師教學工作的開展。
為了更好地檢驗學生的課余鍛煉效果,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以錄制視頻的方式記錄其鍛煉情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我國已全面進入網絡信息化社會,網絡通訊設備已被廣泛地運用在社會中的各個領域,基于此,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通過通訊設備的方式記錄視頻并將鍛煉視頻發(fā)送給教師,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教師才能明曉學生是否完成了鍛煉任務以及是否達到鍛煉效果。教師還應該利用業(yè)余時間仔細檢查學生的鍛煉情況,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建議,確保學生能采用正確的方式進行鍛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取得理想的鍛煉效果。
三、教師應鼓勵學生參加豐富的體育鍛煉活動
體育鍛煉活動對學生的促進作用不言而喻,每一位教師都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地參加體育鍛煉活動。由于學生在進行體育鍛煉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身體疲勞的問題,因此很多學生都較為抵觸體育鍛煉活動。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盡可能地增加體育教學的趣味性,即教師應鼓勵學生參加豐富的體育鍛煉活動。在上文中,筆者簡要闡述了課內體育教學時間較為有限,不利于教師開展豐富的體育鍛煉活動,因此教師應抓住充裕的課余鍛煉時間,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體育鍛煉活動。開展體育鍛煉活動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因此教師不宜一味地要求學生參加常規(guī)體育鍛煉活動,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具有鍛煉效果的活動,這類活動不僅具有鍛煉的價值,還能激發(fā)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興趣。例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參加花式跳繩活動、跳健身操等諸多較為有趣的活動。參加有趣的體育鍛煉活動能改變學生對體育學科的態(tài)度,進而激發(fā)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興趣。
在上文中,筆者簡要闡述了小學體育教師構建課余體育鍛煉體系的方法和技巧,每一位教師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行選用。
參考文獻
[1]喻堅.課外體育鍛煉與中小學體育課程改革[J].體育文化導刊,2009(6):95-97.
[2]彭高勇.小學生校外體育鍛煉模式研究[J].小學時代(教師),2010,000(0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