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少輝
摘要:信息技術是21世紀學生必學的課程,隨著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和完善,信息的傳遞與共享更加迅速,時代對于信息技術教育的要求也便更高。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應充分結合學生的發展特點采取多元的方式來開展,以增進學生信息技術的應用水平,并進一步提升其相關素養。本文就混合式教學方法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展開分析,透過對交互式電子白板作用介紹為相關教學的開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混合式教學;交互式電子白板
前言:素質教育的推進讓學科教學逐步朝向對學科思維培養的方向轉變,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開展更是強調對學生計算機思維的培養,只有學生具有一定的學科思維,其在學科學習中才能不斷激發自身潛能,向深入的探究與創新創造的方向發展[1]。然而當前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模式老舊,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導性得不到體現,導致學生的學科思維發展進度緩慢,其創新創造能力的激發自然也受到了限制。需要相關教師調節頂層設計,優化教學展開的模式,以令學生的潛能、素養得到充分的發揮。
一、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采取混合式教學的優勢
(一)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現狀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存在重視知識技能教育,忽視對教學思維培養的情況。受應試教育影響,許多教師并能清晰高中開展信息技術教育的意義,一來其不在高考范圍之內,二來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學生們對于教學內容所涉及到的操作基本都十分熟悉,導致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照本宣科”情況,通常是為學生介紹完教材內容,就讓學生自主開展實踐鍛煉,教學的作用體現得并不明顯[2];而學生看似能夠獨立完成教材中的訓練,實則卻缺乏計算機思維,不能根據教材內容對信息技術展開深入的探究,對一些原理的了解比較表面,其創造性思維在學習的過程也是無法充分發揮,令學生逐漸產生對學科的懈怠情緒。造成這樣的結果,教師的教學理念落后必然脫不了干系,而缺乏對先進教學模式的采取也是學生信息技術能力的不足的又一原因。學生習慣了教師的灌輸式教學,對于教師沒有延伸到教學內容缺乏探究意識,這也導致了其計算機能力十分淺顯。
(二)混合式教學的應用優勢
混合式教學的優勢在于其對信息技術的運用,如慕課、微課的構建可以跨越教學時間、空間限制的壁壘,讓課堂教學在其他時間、地點也能得到延展。如此的教學模式支持下,傳統的課堂教學時間、內容分配便可得到重新的設置,這意味著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科的理論知識進行熟練和鞏固,而課堂教學則可以圍繞學生的實踐與能力、素養的培養來開展。信息技術課程對這一教學模式的應用優勢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在線上的慕課、微課學習中得到鍛煉,比起花大量時間理解吸收教師的教學內容、理念,學生完全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對薄弱環節進行針對性的鞏固訓練,而其教學規劃的制定也是其自主學習能力的一種體現[3];二是學生的計算機思維可以在線下課堂的大比例實踐鍛煉中得到培養和強化,免去了基礎知識的重復教學,教師可以將更多時間應用到學生的能力、素養培養上來,通過學習任務的布置調動學生思維的發展。
二、高中信息技術混合式教學的開展路徑
(一)交互式電子白板的使用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采取混合式教學模式,首先要對教學設備、手段進行完善。由于信息技術教學的特殊性,教學過程中往往需要教師在計算機上對學生進行操作演示。普通的慕課設計幾乎都是在計算機上直接操作,除了對計算機及軟件功能的使用,教師無法隨時記錄教學重點,或者可以說,想要將臨時想到的教學重點、技巧、方法強調出來,需要十分反復的操作,對于學生理解并不是十分方便,而教師往往也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對于交互式電子白板的使用則可以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對白板與計算機的連接,在一個大屏幕上進行任何計算機可完成的操作,此外它作為一個“畫板”,同時能支持對文件的標記、注釋及保存功能,能滿足教師隨時書寫、標記與記錄的需求,是線上教學實現交互功能的重要手段。
(二)線上線下教學方法的設計
基于交互式電子白板的使用,高中信息技術混合式的教學可以開展得更加深入、全面。首先線上教學的開展,教師可以隨時對重點的教學內容進行強調,緩解了單一計算機教學的情況下不能對教學要點隨時標注和學生與教師交互性不強的問題。如在“因特網信息查找”的教學中,學生基本能夠掌握在網上獲取信息的方法,但是對于搜索內容的精準度常缺乏把握,而這部分內容通常以語言表述的形式介紹,有了交互式電子白板就可以對表述的內容進行隨時記錄,從而幫助學生把握搜索要點。而在線下的課堂教學中,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有效應用在于在機房之外的教學環境也能就某一信息技術問題與學生展開討論,學生的想法觀點可以直接呈現在白板上面,這對于學生的思維鍛煉無疑是一種促進。如在“網絡數據庫信息的檢索”教學當中,筆者直接通過白板的操作為學生演示數據庫信息檢索的步驟,讓具體的步驟操作與思維教學得到同步進行。
結語:近年來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對相關領域創新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進一步 的要求,然而當前高中的信息技術教育在教學模式仍存在一定不足,需要相關教師與時俱進,開發拓展新的教學模式,對現有的教學質量進行合理的改觀。透過對高新技術的應用,優化當前的教學,使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掌握,計算機思維的建立都能得到有效的促進,進而成為符合社會發展所需要的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周敬俠.淺析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如何有效開展[J].中國新通信,2021,23(18):214-215.
[2]林秀新.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培養學生計算思維的策略[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1,22(0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