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曉麗
摘要:新課程有利于我國素質教育的發展。小學音樂是我國素質教育的重點課程之一,需要改進和發展。音樂欣賞教育包括動態的、雙向的開放式學習過程,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自我體驗和感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和提高音樂欣賞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音樂;欣賞教學;策略
引言:音樂家馬塞爾說:“從某種意義上說,音樂欣賞是音樂活動的基本形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作品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任何時候,任何風格的音樂家,他們的音樂創作和歌曲表演都是為了滿足人們對音樂的需要,音樂教育最重要的內容之一是音樂的欣賞。欣賞音樂,讓學生了解音樂的聲音、節奏、速度和強度等音樂因素,通過音樂反映人的情緒,描述客觀事物,使學生能夠聯系他們的生活,在生活的過程中欣賞音樂和詩歌。拓展學生知識,理解和欣賞音樂。
一、小學音樂欣賞課的意義
(一)擴大小學生的音樂視野
根據小學音樂課程標準,音樂教育不僅培養學生的歌唱技能,而且培養學生的知識、技能,引起了人們對音樂的興趣。對音樂的感知可以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更廣泛的音樂欣賞與復雜性有關。學生通過音樂課交流的音樂內容和主題比他們在課堂上所學的歌曲更豐富。更多地接觸優秀的音樂作品可以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拓寬他們的音樂視野[1]。
(二)音樂教學內容得到豐富
加強音樂教學,把最好的音樂作品與樂器完美結合,豐富音樂教育內容,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深對音樂的理解。通過獨奏和樂器合奏,提高對樂器的理解。音樂欣賞課不僅使音樂課快樂,而且為音樂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形式,就能夠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視聽聯覺促進學生的音樂識記能力
視聽聯覺是進一步發展學生音樂素養的重要手段。視聽傳播使學生在音樂欣賞過程中實現視聽共振,自發形成良好的音樂思維,提高對音樂知識的識別能力,讓學生在旋律音樂下欣賞完整的音樂知識[1]。
二、小學音樂欣賞教學的現狀
(一)音樂欣賞教育定位存在偏差
從小學音樂課欣賞教學來看,傳統的音樂教師有一些共同點,對音樂欣賞教育的意義缺乏正確認識,盲目開展音樂理論教育,將其與其他學科混為一談,忽視音樂科學獨特的藝術性,導致欣賞教育效果差。此外,一些音樂教師在特定的教育機構組織學生跳舞唱歌,產生了娛樂效果,沒有意識到音樂欣賞教育的重要性,音樂教師面臨著音樂認知的偏差,忽視了學生綜合教育的重要性和音樂欣賞教育的作用[1]。
(二)音樂學科的藝術性被忽略
小學的音樂教學,小學音樂教師旨在向學生灌輸綜合技能,培養欣賞能力。事實上,在小學音樂課上,教師對此一無所知,忽視了音樂專業的藝術教育,將音樂教育作為其他學科的輔助教學。作為一種教育手段,忽視了音樂教育的本質,忽視了欣賞教學的意義,沒有從學生的角度設計課程,這使得學生對音樂教育降低了興趣,這一切都是無效的。
三、如何在音樂課上進行有效的音樂欣賞教學
(一)多樣性的導入
教學介紹是小學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課堂的前奏,教師在組織教育活動和介紹新課程方面的主要職能是自然、適度和優秀。這是課堂的開始,是師生感情的第一個音符,它是學生精神交流的第一座橋梁,是學生融入新的教學內容的金鑰匙,能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理解[2]。因此,教師要欣賞教學的多樣性,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了使課堂教育產生開拓性的效果,在教學實踐中總結了以下幾種介紹形式。例如,在學習《愛我中華》的過程中,教師在對話開始時與學生談論少數民族的特點。學生回答后,教師給他們展示一幅代表少數民族的圖片,展示了民族舞蹈運動。這不僅吸引了學生,而且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
(二)多樣性的樂圖結合教學
新課程《學生發展》考慮到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以圖片、聽、演、創、動、美、形三種形式展示了三種教材,生動地描繪音樂,準確地感受音樂的情感,有助于理解音樂的內容。例如,在課堂上學習《春天》時,學生可以通過插圖和作文輕松掌握第一首旋律的起伏。在情感表達方面,當學生想要講述音樂體驗的第二部分時,學生可以很容易地表現出來。結合音樂,小學生在欣賞作品的同時,可以理解音樂的情感體驗,表達音樂的情感作用,學生的語言組織會很快說出一些快樂和激勵的話語。學生的語言能力要求學生能夠用顏色來表達他們的感情。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進行孔洞測繪,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圖形圖像制作等實踐活動,用線條、圖形和顏料創作和解讀音樂知識,開設音樂課程,使學習更加愉快,教學評價更加有效[2]。
(三)運用多媒體
“音樂氛圍不僅存在于音樂家的欣賞中,也存在于他們的表演中。”音樂美學也必須體驗這種氛圍。此時,客體邊界既是主體又是客體。根據活動的欣賞形象和教學心理學的結果,記者可以同時打開多條感官路徑,而不是打開情感路徑,以便更好地正確有效地控制學習對象[2]。這意味著學生找到了各種感官方法,學生可以參與真實學科的音樂欣賞,激發強烈的情感因素,培養學生的音樂認知和創作能力,多媒體教學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而且拓展了他們的想象力和思維空間,對學生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結語:音樂欣賞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要教會教師在實踐中理解和欣賞音樂藝術。精神生活越豐富,音樂欣賞能力越高,音樂欣賞在音樂研究領域更為重要,這是學習活動的基礎,這是培養學生音樂欣賞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欣賞教育過程中,教師應該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正確的欣賞觀,以達到音樂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吳憲奇.淺析小學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2013,(29):194.
[2]黨雪. 小學音樂欣賞教學小學生想象力的培養策略研究[J]. 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