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宗學
摘要:如何在課堂中合理應用信息技術,構建智慧課堂是每個教師都應思考的問題。文章簡要介紹了智慧課堂的含義,并以當前小學中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的實例為基礎,探析信息技術如何為智慧課堂注入新的活力,以供教育和教學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語文;智慧課堂
智慧課堂就是把教學中實時更新的動態數據,通過云計算、互聯網+等方式處理,高效轉變為可視化的教學決策和評價反饋,同時智能推薦相關資源,幫助師生構建交流合作、全面高效的課堂氛圍。其所帶來的教學影響,是全面而深遠的,對學生個性化的教育教學和未來課堂授課模式的發展提供了技術上的有力支持。
一、應用信息設備,提升教學質量
1.構建生動情境,提升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動力,求知欲驅使下,學生更能實現高效的自主學習。語文課堂中,學習興趣的提升可以在課程的優化環節進行,從一開始拉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擁有學習的初動力,這一方式在新課學習中十分有效。原始的課堂授課中,教師一味講解難免枯燥,信息設備的應用,調動學生視覺、聽覺多種感覺,新奇的刺激更能激起學生興趣。所以課堂中,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設備,把需要構設的情景以音頻、視頻、圖片或是其他方式呈現出來,原本單調的敘述變成了生動的圖景,學生學習欲望隨之上漲。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要學習《火燒云》這篇課文,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了解教學的重點部分,然后利用多媒體設備,從互聯網上尋找相關資源,在課堂上展示火燒云的圖片,讓學生在欣賞圖片的過程中感受自然美景的瑰麗和神奇。學生調動情緒,身臨其境,學習的動力也會大大增加。
2.解決重點難點,了解實時信息
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教育的需求從專注學習能力變為提升學生綜合素養,但課程的基礎教學任務依然不能忽視,要處理好緊抓學習和提升素養兩者的關系,就要著眼于課堂效率的提升,而這樣做的首要任務就是突破課堂教學中的重難點問題。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一困境,教師在課前準備好課件,就能省去課上板書的時間,同時圖片、視頻作為教學的輔助方式,也能讓學生易于接受和理解教學的重難點內容,很好的實現了效率和質量的共存。同時,互聯網實時性的特點,應用于課堂中,也能讓學生及時接觸前沿的知識研究,為提升課堂質量提供了便捷有效的路徑。六年級上冊要學習課文《狼牙山五壯士》,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搜尋同名電影片段,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展示,使學生身歷其境的感受到英雄們對侵略者的痛恨,對死亡的淡然,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情感體驗。同時還可以借助信息設備,展示現在的狼牙山圖片,為學生介紹附近的狼牙山烈士紀念塔,讓學生進一步感受革命情懷,使學生在課程學習的同時,對革命先輩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二、應用信息技術,提升學生素養
1.提升學生觀察、想象力
大發明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知識的重要性比不上想象,因為想象是知識的源頭,無限的包含著整個世界。新課程改革進程中,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是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的必備方式。但由于學生年齡較小,接觸到外部事物和環境都是有限的,同時理解力的局限,也難以發現生活中的閃光點,所以語文學習中常常會遇到困難,處于懵懂狀態。信息技術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可以為學生提供情感豐富的閱讀音頻,各式各樣的寫作素材,還能用動畫使原本枯燥的文字生動走到學生面前,大大強化了學生的想象力。智慧課堂中,現代化技術的應用,可以直觀的呈現學生感知、想象、聯想到的事物及其變化過程,仿真、形象、具象的特點一覽無遺。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以最直觀的方式觀察事物、體驗事物,并最終學會以這樣的方式發現事物,幫助學生撥開迷惑的表象,去探尋本質,以此提升學生的觀察感知力。小學階段,學生會接觸到許多歷史相關的課文《將相和》《司馬光》《狼牙山五壯士》《手術臺就是陣地》等,這些文章大多距離現在有著長短不等的時間跨度,但教師可以在互聯網和歷史網站中尋找可供參考的文字、影音資料,讓這些動人的故事走進課堂,學生從中得到感觸,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2.提升學生表述、朗讀水平
表述和朗讀是語文學習的基礎能力,原有課堂大多通過枯燥的重復鍛煉來提升學生的朗讀、表達水平。而受地域文化影響,有些教師普通話水平有限,表達能力有待提升,為學生學習帶來困擾。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幫助學生解決這一問題。比如在學習《七律·長征》這首長詩時,整篇詩文行文大氣,氣場宏大,但也有許多字詞較為難讀,教師朗讀很難突出其中蕩氣回腸的雄渾之感。為了讓學生更能體會紅軍不怕困難萬里長征的無畏精神,教師可以從互聯網下載全文朗讀的音頻,讓學生從情感充沛的朗讀聲中感受波瀾壯闊的革命史詩。在入情入境課堂氛圍中,感受革命先輩頑強的革命精神。
結語:綜上所述,信息技術的應用,為原本的語文課堂增添了不同的色彩,為新課程改革成效的取得做出了貢獻。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為學生的學習打開了一扇窗,學生們在智慧課堂中自由的拓展思維、提升能力、高效學習,真正實現了綜合素養的發展。由此可見,未來信息技術應用于構建智慧課堂會更為普遍,期待其能在不斷實踐中完善自身,助力語文學科教學向更為現代化、智慧化、高效化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日健,李雯. 信息技術環境下農村語文教師如何構建智慧課堂[J]. 科技風,2021(07):83-84.
[2]陳梅,張敏杰. 小學語文智慧課堂教學設計評價研究[J]. 教育教學論壇,2019(27):235-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