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麗敏
摘要: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主要關注學生的理論應用能力、價值取向和思想政治方向,起到道德引導和思想價值判斷的作用。隨著學科教學中核心素養的不斷深入,教師需要在現階段的學科教學工作中明確德育育人的教學方向,通過合理的選題或命題,使學生能夠基于某個話題發表自己的觀點,并通過討論和辯論,對本課程的理論內容進行深入研究。本文從高中政治學科教學出發,結合核心素養的教學要求,從不同角度對議題式教學進行研究,通過價值取向,使學生意識到自己作為公民的義務和責任,思想教育和具體行為準則。
關鍵詞:核心素養;議題;高中政治;教學
一、引言
議題式教學更注重學生的參與性、主動性和思維活動。通過對時事和熱點的介紹,學生可以根據理論內容做出各種評價,從而運用理論知識提出有針對性的觀點或意見。隨著核心素養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教師也需要在專題教學過程中轉變思維,優化模式,引導學生積極運用理論知識進行思考和反思,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從而不斷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
二、基于教學目標進行問題設計
議題式教學模式主要強調學生的積極參與和課程的理論應用能力。隨著新一輪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改革的制定,對學生素質教育的要求進一步明確。對此,教師在當前的政治課程教學指導中,需要注意合理制定和引入話題內容,以保證學生能夠運用自己的理論知識,基于一個話題進行各種理論探索、思考和評價。同時,教師還可以以引導學生相互辯論的形式,對課題內容和實踐案例進行多方面的辯論,以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為基礎,對課程的理論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從而逐步完善個人的思想內涵、價值取向和道德觀念。[1]
例如,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本章內容具有顯著的時代性,與學生所處的社會背景較為接近,教師可以從當代的社會發展的現狀中選取典型案例,使學生從科學、經濟、教育等方面理解中國夢的含義,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辯論、討論、思考和評價,近代中國社會所取得的成就。
例如,教師在講述中國夢的過程中,向學生拋出“中國夢是什么?2021年有哪些成就可以反映中國夢?”。在設置議題的基礎上,使學生先行理解中國夢的基本含義,隨后再引導學生從國內的發展成就中進行舉例,使學生結合基本理念正確認識國家的發展戰略。如,教師在舉例上可引入現代小康社會的建設成就等。在列舉案例與社會發展成果的基礎上,使學生進一步深入了解中國夢的含義。
三、基于教學模式引入議題內容
議題式教學更注重學生的參與性、主動性和思維活動。通過對時事熱點的介紹,學生可以根據理論內容做出各種評價,從而運用理論知識提出有針對性的觀點或意見。隨著核心素養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教師也需要在專題教學過程中轉變思維,優化模式,引導學生積極運用理論知識進行思考和反思。學生之間的思想政治內容可以通過思想交流、相互合作、辯論,逐步認識到團隊合作和責任感的重要性。在介紹思想政治內容和話題之前,教師可以成立不同的學習小組,讓學生以自由組合的形式分成不同的學習單元。在理論課的教學指導和項目實踐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相應的學習任務和要求進行學習。
例如,在《非公有制經濟地位作用》的教學過程中,小組成員可以通過相互討論、研究和實踐進行學習。教師在此過程中應選取相關典型案例,如:從區域分布的視角上,教師可引入國內小商品市場或者個體經濟等案例。國內擁有世界第一大小商品市場,該區域的經濟發展模式以個體經濟與民營經濟為主導,在上世紀后半葉,該市場的缺陷逐漸凸顯,政府在市場失靈的修補上具有積極作用。教師在引入教學案例的基礎上,使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個體、私營與外資經濟在社會主義經濟市場中的作用。
四、基于熱點引入議題問題
從以往的高中政治課教學工作來看,一些教師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容易忽視學生的主觀指導,導致學生在知識獲取上始終處于被動地位,缺乏主動的知識獲取教學形式。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是教師進行課程指導的重要任務之一。整個課堂教學模式的合理性、有效性和針對性影響著學生參與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因此,針對以往教學模式的不足,教師有必要在當前的專題教學過程中進行優化和創新,使學生能夠充分發揮主體性,積極探索和實踐課程的理論內容。
例如,在《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引入相關經典議題,使學生從時下的熱點案例中思考市場與政府在資源配置中的影響和作用。如,在引入熱點事件的基礎上,教師還可從現實生活中引入典型市場經濟案例,引導學生從不同視角思考市場發展與政府調控之間具有關聯性。
結語:綜上,在當前的議題教學問題合計過程中,教師應積極面向教材理論內容的相關要求,通過相應的議題問題設置,使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課程理論內容進行深入學習。
參考文獻:
[1] 谷益平. 高中政治課議題式教學中問題設計的思考和實踐[J]. 明日, 2021(11):1.
[2] 溫立燕. 高中思想政治課議題式教學研究[D]. 山東師范大學, 20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