譙登兵
【摘要】精準施教,顧名思義是精確、準確開展教育引導。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為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求,教師可以結合大數據、通信技術、實時記錄、跟蹤分析等方式,對學生學習的數據進行精準化掌握,并開展差異性和個別化的教學指導,從而讓每一名學生都有機會在原來的基礎上獲得提升的機會。通過科學開展精準施教引導:一方面,對于正處于叛逆時期的初中生而言,其身體發育正處于關鍵期,雖然學生的自我意識在不斷增強,但是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導致學生做出比較極端的行為。精準施教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特點分析,找準學生的學習需求,并契合實際做出進一步的引導探究,從而在思想源頭上幫助學生糾正不良情緒,讓學生的行為可以得到規范性的引導。另一方面,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在精準施教引導中,更有利于找到學生的薄弱之處,并契合實際進行精準化引導,從而幫助學生及時查漏補缺,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識的真諦。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精準教學;策略
一、精準施教助力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率提高的策略
1精準備課,分層導學激發興趣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精準備課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基礎。為了讓初中生以獨立的姿態、積極自主的情緒參與課堂學習活動,教師可以巧妙融入導學案展開預習引導,通過前期了解學生情況,利用分層導學的途徑,讓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被導學案的內容所吸引,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探究當中。因此,教師要明確導學案的內容,對學生進行精準化引導,從而讓學生可以在思考中探索,繼而進一步推動精準分層引導教學活動的開展。
2精準授課,學生本位多維引導
授課環節作為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重要環節,如果一味采用教師講解、學生思考的教學方式,難免會顯得有些無趣,這將直接影響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教師需要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站在獨學、對學等視角契合學生本位理念多維引導,從而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積極引導下充分理解道德與法治的基礎知識,并在教師精心設計的授課內容的基礎上完善教學的內容,讓師生互動、生生交流變得更加順暢。通過教師的積極引導,充分發揮師生雙方的優勢,保持課堂的開放性和互動性,構建多元化課堂,借助精準引導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3 精準分組,小組合作加深理解
道德與法治教學并非簡單的知識傳授,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情況,契合個體需求喚醒學生參與學習的意識,并在進一步引導中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但是,畢竟一個人的力量是單薄的,視野是受到限制的,教師如果可以結合學生個體情況,對學生進行精準化分析,巧妙融入“群學”理念組織學生在小組中學習,將有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促進高效道德與法治課堂的生成。因此,在指導學生思考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初中生進行有序分析,并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原則指導學生進行分組,契合學生個體優勢和成長需求,組織學生在教師預設的大環境中思考和探究,繼而在精準分組引導中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4 精準作業,把握特點促進內化
學生的成長環境不同,對知識的接受能力不同,因此,他們在完成基礎學習后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也不盡相同。在作業鞏固階段,教師也需要關注學生的個體情況,把握學生特點,契合學生個體精準推送作業。在智慧課堂的背景下,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分析,找出學生學習中的薄弱項并針對性地布置作業,從而幫助學生在精準化的作業中把握知識的要點,在完成作業并校對糾正后促進知識的內化。
例如,在完成“遵守社會規則”部分內容的講解后,教師可以結合課堂回放,對學生日常習題情況進行分析,了解學生對本單元內容的掌握情況。然后針對學生對“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社會生活講道德”以及“做守法的公民”等內容的掌握情況,契合不同的小節為學生推送作業的內容。待學生完成課堂作業后,教師再結合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選擇學生出現錯誤的問題布置針對性的鞏固練習。教師的精準化引導可以幫助學生掌握不同部分知識點的內容。
5 精準評價,關注表現有序提升
教學評價是學生前行路上的指明燈,為迷茫的學生照亮前行的路。因此,教師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認識到教學評價的作用,并契合教學的實際情況開展有序指導至關重要。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完成基礎指導后,教師有必要主動融入課堂觀察法、面談評價法、檔案袋評價法等對學生進行精準化評價,從而關注學生的表現,對學生展開有序指導,借精準評價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講解“師生之間”部分內容的時候,在“師生交往”部分,教師可以結合面談評價法與學生溝通交流,借助師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實現師生共同評價、反思促提升。再如,在完成本部分的作業布置后,發現部分學生完成情況并不理想,教師就可以先找出這名學生的檔案袋,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當了解后教師發現這名學生之前也出現過這樣的情況,詢問后發現是由于父母不在身邊,學生留守在家想要引起父母的關注,因此故意不完成作業。那么針對這名學生,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對其進行鼓勵性評價,在課后與學生進行交流探討,從而在有序的教學中,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總而言之,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要重視精準化教學的實施,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在進一步引導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教師也需要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的效果不斷總結反思,找出效果好的地方繼續發揚,找到有待優化的地方,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從而打造高效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