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晶
摘要:通過分析本科日語專業學生學習基礎日語寫作過程中的現狀思考如何提高日專學生在寫作方面的能力,提高競爭的勝率,論述日語專業學生在寫作方面出現的問題與提高寫作水平的必要性,并對寫作教師應該做到的相應引導進行推論,提出自主學習的重要性。
關鍵詞:日語專業;高校教育;自主學習
一、引言
隨著中日兩國關系的不斷發展,中國與日本在各個領域的交流方面對日語人才的需求將不斷增長,需要大量的能夠熟練應用日語的專業人才。在2009年《社會藍皮書》中,日語專業甚至還位列月薪最高的10個專業[1]。然而,在這之后的十年,隨著日本文化的流行,高校以外也開始有大批的、高質量的日語學習者涌現。在日本語能力測試所屬的官方機構日本國際交流基金于2018年度進行的《海外日本語教育及機構調查》中,中國當年度有100萬余人參加日本語能力測試,其中大學非日語專業的參加人數為29萬余人[2],比大學日語專業的20萬余人還要高。其中,大學日語專業本科畢業的要求最高是N1,而校外機構的培訓結果也以N1為最終目標。這就使得越來越多的非日專學生與日專學生站在了同一個競爭平臺上。思考日專學生如何與自學日語的本科學生競爭,提高競爭的勝率,將會是大學教育需要面對的一個問題。
在這樣的問題中,日語教育的現狀不容忽視。在利益周轉和顧客需求等因素的引導下,日語教育機構最長的教育區間是一年,更不用說有諸多學生案例是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從初學者進階到N1水平。而本科日專要求學生要通過4年的學習時間,不僅掌握語言技能,還要對日本歷史和文化有所了解。校外的競爭向日專學歷教育發出了挑戰,也就對日專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日專學生加強寫作練習的必要性
外語教學的目的,不外乎對學習者進行聽、說、讀、寫、譯五種能力的培養。以大學日語來說,1989年國家教委頒布的(大學日語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一定的聽和譯的能力,初步的說和寫的能力?!辈Ω鞣N能力提出了具體的要求。1993年以來,國家教委規定每年進行一次全國大學日語的統一考試。據《全國大學日語考試組》所掌握的情況來看,“目前大學日語的作文水平一直徘徊于低谷,有四分之三的考生作文成績在4 分以下(滿分15分)??梢姶髮W日語的寫作能力巫待提高,不容忽視。從我們自己所教學生的作文情況來看,也確實存在著許多問題。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這是擺在我們面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筆者在BOSS直聘、智聯招聘等招聘網站上瀏覽了大部分日語相關職位,對于本科應屆生最低的職位要求是N2。但這并不意味著日專學生只要獲得N2的合格證書就夠了,而是意味著在諸多非日專日語學習者中需要更強的競爭力去獲得職位。在有限的課程時長中,能夠獲得的相關知識也是有限的。這就要求日專學生在課下也要加強自己的日語水平,不斷吸收日語行業的最新知識。
越來越多的學生認識到能否大量輸出日語是檢驗學習是否有成效的重要手段之一。語言輸出的兩個重要途徑分別是說和寫,而書面表達更加復雜,要求更加嚴格。影響寫作水平的因素中,同一個班級的教學時長與質量都是相同的,但最后每個學生的寫作水平卻不盡相同。如何使學生的寫作水平得到提升就成為了一個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問題。
三、基礎日語寫作課程教學過程中發現的問題
為更全面地觀察日語專業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教學問題,筆者在基礎日語寫作教學中,以廣州工商學院本科日語專業2016級、2018級、2019級學生的1470份命題作文作業為樣本,開展了分析研究。
1.樣本選擇及說明
2016級日語專業的基礎日語寫作開設于第6學期,其先修課程包括基礎日語1-4、日語閱讀等。2018級日語專業的基礎日語寫作開設于第5學期,其先修課程包括基礎日語1-4等。2019級日語專業的基礎日語寫作開設于第4學期,其先修課程包括基礎日語1-3等。為鍛煉學生全面的寫作能力,命題作文均采用傳統的手寫稿紙方式,作文要求、難度均符合教學大綱要求。作文文體分別為介紹類、感想類、說明文、研究報告,要求作文字數為500字以內。
2.問題總結
在分析樣本的過程中,筆者發現了以下問題。
(一)詞匯濫用
日語中存在大量繁體漢字,今年也有不少日本漢字被直接運用到漢語的網絡語言當中,日語表達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漢語的影響。但是在學習日語的時候,會有學生想當然地在不理解日語漢字詞詞義的情況下將漢語中的漢字詞匯濫用在日語作文中,寫出了“只有中國日語學習者能看懂”的日語作文。以下將對這種情況做具體說明。
A.直接書寫漢語漢字詞
錯誤示例1:
①だから、教師資格證が準備してある。[3]
②あなたを泣かせて笑わせる癡男怨女を見ることができます。
③長男を除いて、すべて黒戸です。
④「あなたの名前」は勵志映畫と思います。
筆者自行檢索后發現,“教師資格證”、“癡男怨女”、“黑戶”、“勵志”等漢語特色較為明顯的詞匯都無法直接從“moji辭書”、“滬江小D”等在線詞典中找到對應的日語詞。在遇到此類詞匯是一般應該先分析復合詞各組成部分的含義再分別進行翻譯,但學生在檢索后得不到結果就結束了思考,只能寫上漢語詞來表述想要表達的內容。
B.“想當然”地錯誤使用近義詞
錯誤示例2:
⑤當たり前、日本に限らずほどの言語は外來語を受け入れる。
⑥私は主動の勉強をし始めた。
學生在記憶單詞時,沒有準確地理解單詞的詞性、用法和語境,只是記住了該單詞的意思。如“當たり前”一詞,本義為“理所當然、理應”,但一般用作形容詞,不可修飾完整的句子;而“主動”一詞本義為“主動”,但一般表述為“主動的”,不可直接修飾動詞。
(二)結構混亂
錯誤示例3:
⑦パンダは竹を食べる姿を見て、パンダ基地を歩いていると、気持ちは平靜できます。
⑧教室の教育器材は揃っている、先生たちの授業中は応用できる。
⑦中學生本來想描述“一邊看著熊貓吃竹子的樣子,一邊走在熊貓基地里,感覺心情很平靜?!钡驗闆]有正確理解原句的語法意義,將“看”和“走”兩個同時進行的動詞寫成了接續動作,并在日語句子中用表示動作接續的“て”連接兩個動作。⑧中學生本來想描述“教室的教具齊全,老師可以用來講課”,預想寫出一個復合句。但是句子中出現了兩個主語和兩個結句,只是用一個逗號將兩個獨立的句子連在了一起。
(三)無法靈活運用形容詞變形、動詞變形
錯誤示例4:
⑨このコロナはたくさん暖かいことを発生します。
⑩早から夜までいつも遊ぼに行きたいという中學生です。
⑨中本應傳達“這次疫情發生了很多溫暖的事”,除助詞運用錯誤外,該句沒有傳達出“了”這個要素,沒有將時態調整為過去時,讓這句話的內容從語法上成為了一種預期。⑩中表示目的的“に”前應使用動詞的連用形,該句直接使用了動詞原形,造成了句子語法上的錯誤。
(四)忽略或錯用助詞和自他動詞
錯誤示例5:
たくさん他人の熱心を利用するのことを発生しました。
コロナが僕たちの生活に離れない。
中學生還沒有熟練掌握用動詞修飾名詞時不需要加“の”的規律,按照漢語思維的理解將“の”加在了名詞前;而“発生する”屬于自動詞,應該接續“が”。中本義為“疫情還沒有離開我們的生活。”但搭配的助詞應該是“から”,語法上造成了錯誤。
3.寫作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日語語言基礎不牢固
以上幾個問題都屬于日語學習基礎方面的掌握問題,學生在不同程度上對漢字詞、助詞、動詞變形和自他動詞的區分掌握不夠熟練。掌握詞匯和語法是利用某種語言進行寫作的基礎,如果掌握不好基礎就無法進行進一步的寫作訓練。
(二)寫作技巧問題或精神緊張
在寫作過程中,不少同學都表達出“不知道該寫什么”、“心里有想法但是不知道怎么說”的問題。大部分學生在高中畢業以后就很少面對作文稿紙,很少有需要成篇抒發自己文采和想法的機會,因此寫作基礎都有所退步。另外,學生們以前只進行過漢語作文訓練和日語造句練習,所以剛剛接觸日語作文時多少會有些精神上的緊繃,即使學會了相應的稿紙書寫格式也不知道從哪里下筆。從這兩個方面來看,確實會對初期的日語作文寫作造成一定的妨礙,影響了原來已經掌握的日語表達水平。
四、提升日語寫作水平的措施
經過以上總結,發現了學生在語言基礎和寫作基礎兩方面的問題,針對這兩種問題,應該“對癥下藥”,敦促學生掌握好兩個基礎再進行寫作。
1.鼓勵多查幾本辭典
由于語言學習分為聽、說、讀、寫四個主要的教學內容,尤其在說的教學內容中,基礎知識的教學和針對個人的糾音、練習和批改都需要教師協助完成,學生在這樣的教學中獲得的是寫作練習的基礎,可以說是大部分內容最初的起點,其完成程度自然會影響學生之后的學習質量。學習日語詞匯時,教材上的單詞解釋不一定能把該詞匯的語境也解釋出來,個人對詞匯的理解也就非常重要了。個人的學習基礎是過去每次課堂學習和自主學習的積累,是之后課堂學習和自主學習的基礎。因為學生的課堂表現和自主學習時長與效果的不同,個人基礎也會隨著這些因素改變,并且為個體的學習成果拉開差距。但是因為個體的自主性,個人基礎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個人基礎暫時較高可能會一直保持,也可能因為其他個體個人基礎的提高而相對降低,而較低的個人基礎也可以主要通過自主學習后來居上,但如果不及時反思也會造成不斷地下降。這種變量除了上述的學習興趣以外,還涉及到包括記憶力、學習方法等因素在內的學習能力,學習能力較低的學生在學習和補足個人基礎的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會較多,而學習能力較高的學生較為懂得分配精力,進步可能會較大。
如在下例中,“選ぶ”一詞在日語中傾向于“多くの中から目的や基準にかなうものを取り出す。選択する。よる。えらむ。[4]”而在中文語境中,“選擇”一詞的意義更為廣泛,因此在這里直譯為“選ぶ”不如寫成“にする”。
錯誤示例6:
?大學一年生の冬休みなので、この本をもう一度読むことを選びました。
在運用各類詞匯時,應鼓勵學生不止查一本辭典,多看看其他辭典中的例句去了解該詞匯的運用范圍,最大程度上保證對該詞匯的完整理解、語境理解和運用,由此提升學生的個人基礎。
2.作文命題貼近生活
固定課程因為在課堂進行,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學生與學習無關的想法,在老師和同學的帶動下,課堂教學的效率相對比較穩定。但是,寫作因為作業量較大,需要學生發揮較大的自制力和寫作動力,對學生的體力和心理都有較高的要求?!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對學科有興趣可能會影響學生對學科的印象,把學科當做興趣愛好來了解,并努力將其完全掌握,由此產生了學習動力。這也是在日語專業學歷教育中的一個現象,少部分學生會提前完成學科對日語水平達到N1的要求,并且在完成之后還會繼續提高日語水平;也有部分學生因為入學調劑而選擇了日語專業,對日語的興趣不大,除了上課不想跟日語產生聯系,也因此不能在課下時間提高日語水平。
近年,日本文化在全球范圍內都有著非常有效的傳播,學生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對日語產生興趣。教師可以通過日劇、日本動畫等媒體內容在幫助學生提升口語和對文化的理解的同時,讓學生對日語產生興趣;也可以在課堂中的講授內容需要通過掌握學生之間的潮流、語言幽默、制作精美等方法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日語學生產生親切感和學習動力,在業余時間也有接觸日語的想法。
為緩解學生對寫作的畏懼心理和排斥心理,讓學生知道自己“該寫什么”,應盡量將題目定為貼近學生生活和心理的,引導出從學生角度來講愿意去講、樂于去講的故事,如“我的校園生活”、“我最近遇到的小事”等。
3.大綱和片段練習
學生在高中以前寫作文時經常會先寫大綱來確定自己“怎么寫”,因此為喚醒學生在這方面的記憶。筆者認為也應該保持這一習慣,讓學生在寫日語作文前也列好提綱,對自己將要寫的作文有大致的規劃,并且通過大綱對自己應該檢索的生詞有所察覺。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可以先把自己最想寫的部分寫出來,通過這樣的行動讓學生對自己的作品產生感情,也更有動力去完成整篇作文。
上述幾種嘗試可以互相融合,也可以逐步實施。這樣的嘗試會引導教師對于學生在作用上的轉變,但也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自由和提高競爭力的可能性。
五、總結
日語專業的學生在就業時越來越多的會面對與非日專同水平日語學習者的競爭,這讓以寫作為主的技能提高有了更大的重要性。學生的寫作水平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就的事情,教師除了進行適當的輔助以外,自主練習也應該起到作用。以上是一些在教學過程中筆者曾經遇到的問題及啟示,此后將以更多的參考數據為基礎去對影響學生寫作水平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推論。
參考文獻:
[1] 社科院發布2009年《社會藍皮書》(摘要),http://news.sina.com.cn/o/2008-12-16/103014888005s.shtml,2008-12-15/2021-3-21
[2] 2018年度 海外日本語教育機関調査,https://www.jpf.go.jp/j/project/japanese/survey/result/survey18.html,2021-3-21
[3]本論文中的錯誤示例均來源于學生命題作文原文。
[4]松村明.大辭泉[M].小學館,2002.
[5]黒川太,河原禮修.大學生の學習成果と自主學習時間―千葉経済大學を事例とした実証分析―[j].千葉経済論叢63,101-117.
[6]文部科學省國立教育政策研究所.大學生の學習実態に関する調査研究について(概要)[M].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