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婷
摘要:現階段的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有的教師還依賴于傳統的教學方式,缺乏變化。為了能夠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滿足培養學生能力的需求,教師需要擁有創新精神,結合初中生的性格特點及興趣愛好,采用多種新的教學方式,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將課堂交還給學生,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初中數學教學內容,并提高數學思維能力。鑒于此,本文對初中數學教學創新路徑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路徑;創新路徑
隨著新課改工作被貫徹落實與發展。數學課堂的教學模式也得到了全面改革,教師應當積極投身到教育改革的事業中,提升個人的教學水平,深入了解新課標改革的教學要求,更新教學理念,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引導他們主動思考,提高數學知識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以此來全面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數學課堂教學更加高效。
一、初中數學教學實施改革和創新的意義
提升數學教學質量、推進數學教學進程的關鍵措施是向學生提供先進的教學方式。在初中數學日常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應該更加關注對教學方式的創新,充分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及心理狀態,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制訂合理的教學方案,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建立數學知識體系,依托教材信息融合多方面的知識,讓學生加深對數學的理解,不斷提升自身的數感能力,為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提供重要保障。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使用創新的教學方式可以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促進師生之間形成良好的關系。教師要利用有效的教學方式,從學生的數學基礎層次入手,提出與學生的理解能力相吻合的問題,防止學生混淆認知;建立輕松的交流平臺,點燃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利用更加直觀、易于理解的方式向學生傳遞數學知識,推進數學教學活動順利進行。因此,教師需要順應時代發展,從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出發,加快改進和創新初中數學教學方式的腳步,為學生營造更好的學習氛圍,確保初中數學教學質量和效果。
二、初中數學教學創新路徑
1、打造輕松課堂
根據初中數學的學科特色,想要讓學生更有效地掌握初中數學教學中與理論和實踐知識相關的內容,并強化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教師除了要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鍛煉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使其可以在同一類型的問題上舉一反三,對抽象的問題加以討論,以此來解決實踐問題。這就要求教師為學生打造相對輕松且愉悅的數學學習環境,讓學生可以自由地和同伴討論問題,形成自身觀點,使其全身心地投入數學情境中,尋找問題的答案。
例如,在教學“幾何圖形”的這部分內容時,由于幾何圖形的空間感和形象感較強,傳統的教材無法充分體現幾何圖形的特點,教師可以在數學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教學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腦海中對數學問題產生動態化的演示,從而提升其舉一反三的能力。與此同時,教師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時,要對學生的生活情境和學情基礎進行動態化的了解和掌握,采取分層或結構化的講解和論述,強化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尤其在幾何圖形學習之初,加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不僅可以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實際的教學環節中,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數學學習方法,強化其核心能力的培養效率。
2、良好師生互動
提升核心素養需要大刀闊斧地進行教學改革,傳統的教學理念及方法應該被摒棄,教師要順應教改趨勢積極做出相應的轉變,課堂上以師生互動的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教學質量,構建數學高效課堂。同時生活中也有許多數學,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最基本的數學生活知識著手,使學生深入思考,增強他們的求知欲。課堂上教師還要關注學生的心理,發自內心尊重學生,積極引導學生回答問題,使師生關系更加融洽,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良好的發揮。
例如,“隨機事件與概率”這堂課的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教學法就可以很好地融入進去。教師首先從實際生活入手,并講授本節的教材內容,提出一些樣本估計方面的生活問題,讓學生搶答,之后總結出規律,使學生認識到本節內容的實質。數學知識的邏輯性很強,需要真正去理解才能解決數學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課堂上的問題導入是很常用的教學手段,可以有效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興趣。適當采用生活教學法,能使學生的數學學習輕松愉快,數學核心素養也得到進一步提高。
3、導入趣味游戲
在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中,課程的導入環節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步驟,如果教師對課程的導入環節沒有產生足夠的重視,就容易導致整節課的教學氣氛沉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不到調動,進而降低課堂教學的效率。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在課程導入環節中引入合適的游戲,通過游戲的教學方式來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學習“統計”這一部分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做一個關于小組合作學習的小游戲,具體來講,教師可以將班級內的學生分成幾個不同的學習合作小組,給每個小組發放一個布袋,讓學生在小組內部進行操作,先從放有一定數量球的布袋里面隨機、依次地抽取十個球,并將抽出的球全部都做好標記后再放回原先的布袋中,將其攪拌均勻之后再從中隨機地抽取二十個球,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統計,數一數在第二次抽取的二十個球中有幾個球上是存在標記的,并要求學生試著推算布袋中實際的球的個數,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既能對統計這一概念產生基本的了解,又能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學習到相關的知識,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策略,需要教師在新課標的背景下探索出更適應現代教育的道路,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從實際教學情況出發,制定適合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也需要在數學過程中,不斷地克服學科困難,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樹立正確的數學核心素養觀,養成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不斷地進行自我突破,為未來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 柴梨劍. 初中數學創新教學方法探究[J]. 魅力中國,2019(52):213.
[2] 李洋. 初中數學創新能力培養探析[J]. 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9(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