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同軍
【摘? ?要】? 數學閱讀是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它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意識,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借由數學閱讀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鞏固其所學知識,學會使用數學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就目前小學數學教學現狀來看,部分教師并沒有真正意識到數學閱讀的重要性,學生在數學閱讀上還存在諸多問題。因此,本文對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數學閱讀教學展開探究,以期充分發揮數學閱讀的效用。
【關鍵詞】? 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數學閱讀
受固有觀念的影響,通常人們認為閱讀只是應用于學習語文或英語等文科類科目的一種方法,但是在數學改革推進的當下,數學閱讀的益處也日漸凸顯。教師應該加強數學閱讀教學,為學生提供切實可行的引導,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理解數學語言,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借由閱讀學會正確的學習方法,學會結合數學知識和思想來解決現實問題。
一、正確認知數學閱讀
就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現狀來看,學生對于教師的依賴性較大,缺乏良好的閱讀能力,認為閱讀是一種毫無用處的行為。覺得想要學好數學,只需要掌握解題方式即可。因此,教師要糾正學生的認知偏差,充分意識到數學閱讀的作用,了解在數學學習當中數學閱讀也同樣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學生能夠做對題,并不表示已經完全掌握了所學知識,脫離了教師的教學指導,學生在面對一個全新的問題時,需要借自己的閱讀來嘗試解決,同時,學生還要通過和他人之間的交流來互相交換閱讀的感想,從而反思自己在閱讀中遺漏的問題。學生只有充分認識數學閱讀的作用,才能夠提高閱讀的積極性。
特別是對于小學生來說,激發學習的興趣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學生對某一件事情產生了強烈的興趣,那么其做事的主動性將會顯著提高。因此,教師要重視提高學生數學閱讀的熱情,在教學中,可以適當地結合有趣的數學故事,并且配合學生自主閱讀,引導學生意識到數學原來也不是枯燥乏味的科目,而是趣味盎然的一個個小故事。學生在體會到數學閱讀的樂趣之后,會更加主動地在課下搜集相關材料展開閱讀,并且主動和他人分享自己的讀后感。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合適的讀物,比如數學科普雜志、數學趣味史等,從而改變學生對于數學的固有認知,讓數學也散發出溫暖迷人的魅力。
二、重點閱讀重難點知識
目前小學數學所用的教材是教學專家從教學的內容、標準以及學生的特點出發編制的教學材料,是教學的依據,也是學生閱讀的載體。但是在教學中,數學教材的作用并沒有真正地被挖掘出來,其中的閱讀功能也沒有得到體現。相當一部分學生覺得數學語言索然無趣,但事實上,數學語言不僅不無趣,還極其簡練和精確。由于小學生自身的思維特點決定了其在面對數學公式和定理時會產生畏難情緒,但是這一部分內容又恰恰是教學的重點,是學生打下數學基礎的關鍵。
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加強對這部分內容的閱讀,在理解了含義之后,嘗試用自己的語言復述出來,配合相應的例題來進行理解,從而更好地領會其中所蘊含的思想。在預習的過程當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書中所給的例題以及定理概念等基礎內容,不僅要讓學生了解公式,同時還要讓學生掌握其推導的過程,了解公式所適用的范圍。在完成作業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一遍課上學過的知識點,以進行復習和鞏固,然后再進行作業的解答,作業完成之后,和課本之間進行對比,查看自己的學習程度。即便問題答對了,也要讓學生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來再次解題,用不同的方式得出答案,長此以往,學生能夠在教材當中挖掘出學習材料,并且學會有重點地進行閱讀。
三、提高學生選擇閱讀材料的能力
在教學中,僅靠教材是遠遠不夠的,適當的課外補充至關重要,課內和課外的閱讀共同致力于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為學生打下堅實的數學基礎。課外數學材料涉及的范圍比較廣,除了通過教師推薦之外,學生自身也需要具備良好的篩選能力,從自身的需求出發,選擇更適合自己的材料。學生通過不斷閱讀,逐漸知道自己的閱讀特點、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以后選擇書籍時才會更加有目標。閱讀的內容可以不圍繞教學的知識點,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讀。比如數學趣味故事、數學笑話等,也并非要將閱讀的范圍規定在教輔材料上,學生也可以閱讀雜志、報紙等。只要是有關數學能力提高的,學生都可以去選擇閱讀。通過長時間的訓練,學生能夠擁有良好的讀物選擇能力。相對于他人推薦來說,學生自己選擇的讀物,更能夠符合其閱讀的習慣,因此也更能夠提高其閱讀的熱情。
四、豐富閱讀的方式
數學閱讀主要的內容是教材以及課外讀物當中的數學概念、數學定理、例題等,針對不同的閱讀內容,所選用的閱讀方式也各有不同。比如對于數學概念,要求學生要逐字逐句地仔細閱讀,讀通讀順,能夠正確地理解其內涵,能夠完成數學語言之間的轉化,結合例題加深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而對于應用題,讀題至關重要,學生必須正確地讀題,能夠完整地將題目中的信息整理出來,從眾多信息中抓取關鍵詞,一邊讀一邊思考,剔除無用的信息,找到解題要用的條件,理順解題的思路,探尋正確的解決方式。為了更好地促進閱讀,學生要會用標注、填空等方式來輔助閱讀。教師要打破學生的固定思維,讓學生不要拘泥于標注的具體使用方式,而是要更多地形成具有自己特點的閱讀方式。
標注法是在閱讀中常常會使用到的一種方式,學生能夠從自己閱讀的習慣出發,使用不同的標注方式。比如,有的學生習慣用點的方式來標出重點內容,對于沒有理解的部分圈出來并且標上問號,用感嘆號標注難點知識等。不同的標注所表達出來的意義也不同,那么學生在第一次閱讀時,就能夠將閱讀的內容按照不同的等級進行分類,并且再次閱讀的時候也有了相應的引導,有重點地進行閱讀。學生在閱讀例題時,常常會忽略推導的過程,在解題時也會習慣直接看答案,沒有經歷計算的過程,這種閱讀的效率不甚理想,學生要親自運算,才能夠做好知識遷移,加強理解和掌握,充分挖掘閱讀材料的價值。
五、提高學生的閱讀自覺性
學生在閱讀前,可以制訂相應的閱讀計劃,用計劃來指明閱讀的目標,學生可以根據計劃按部就班地進行閱讀,在計劃當中,決定閱讀的策略,并且針對可能會發生的情況制訂有效的解決方案,從而提高閱讀的效率。閱讀的計劃當中可以包括目標、閱讀時間、方式等。學生要從閱讀的內容出發,考慮閱讀想要解決怎樣的問題來設置計劃。按照計劃能避免盲目的問題。制訂好計劃之后,真正開展閱讀時,學生也要掌握閱讀的進程,掌握自己的閱讀成效,并且進行評價,從而及時發現自己的問題,更好地進行調整。
對于小學生來說,可以用朗讀的方式來進行閱讀,因為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比較短,如果用默讀的方式,學生很容易會被分散注意力,而讀出聲音來,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集中于所讀的內容,并且能夠控制自己的閱讀速度,學生可以一邊閱讀一邊標記出不懂的地方,在完成閱讀之后,可以針對不懂的地方仔細思索,邊讀邊想:這方面的內容我以前接觸過嗎?如果想要解決這個問題,要用怎樣的方式?這句話是什么意思?本次的閱讀任務能夠順利完成嗎?用問題來控制自己的閱讀進程,了解自己的閱讀效果。閱讀完成之后,反思意識也至關重要,學生不僅要反思自己對于閱讀內容的掌握程度,同時也要反思自己的閱讀態度。學生可以根據當初制訂的計劃來評價自己的閱讀效果,在完成閱讀之后是否掌握了閱讀的知識點,是否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了閱讀,對于不理解的地方有沒有解決等,學生可以將這些反思整理出來,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問題以及優勢,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糾正,從而確保閱讀的順利開展。
六、為學生提供有效的指導
教師作為教學的引導者,本身要端正數學閱讀的態度才能夠積極地影響學生,教師要身體力行地教育學生,讓其真正了解閱讀的意義,并且引導學生知道數學閱讀基于自身發展的作用。教師要依據真實的學情來提高學生閱讀的熱情。
比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趣味盎然的數學童話來活躍課堂的氣氛,引導學生產生參與的欲望,教師還應結合閱讀來創設教學情境,留足時間給學生自由閱讀,課堂中,大家一起閱讀氛圍濃厚;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中及時地獲取學生反饋,確保學生可以獲得極佳的體驗感,從而體會到閱讀的意義。教師還要注重創設濃濃的閱讀氣氛,比如可以在班級當中設立數學小天地,并且讓學生相互交流閱讀心得,感受閱讀帶來的互動感。教師可以用問題來帶領學生閱讀,借用問題,加強數學和生活之間的結合,對于一些難度比較高的內容,可以一邊講解一邊閱讀,也可以先帶領學生學習一遍,再讓學生自己閱讀,結合真實的教學情境,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通過減少家庭作業的量,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開展閱讀活動。在家中,家長也要發揮自身的作用,和自己的孩子一起閱讀,監督孩子完成數學閱讀,讓孩子在閱讀中領略數學的魅力,自覺地將數學學習貫穿于日常生活中。
七、教授正確的閱讀的方法
教師應該帶領學生全面了解閱讀的方法。學生能夠靈活地使用閱讀,比如初讀、精讀、細讀等,針對不同的內容采用不同的方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依據教學的知識點來完成示范性展示,讓學生能夠通過教師的演示掌握不同的閱讀方法。在基礎階段,學生的閱讀能力普遍不強,更適合逐字逐句地閱讀,并且嘗試使用更高階的閱讀方法,用自己覺得最適宜的方式來完成閱讀。提綱在閱讀中的作用也應被發揮出來,學生可以依據提綱閱讀,并且邊閱讀邊做筆記,以此來記錄自己覺得比較難的內容或者有用的內容。對于一些文字性的內容,可以用圖表結合的方式來進行閱讀。閱讀的方式各種各樣,學生要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來決定使用哪一種閱讀方法。
總之,借用數學閱讀能夠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其數學水平。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閱讀當中掌握方法,提高其閱讀的能力,了解數學和生活之間的關系,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當中,能夠學會使用其在閱讀當中所學到的知識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陳艷珠.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文本閱讀能力現狀探析[J].新課程學習(上),2015 (04):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