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清心
【摘 要】 作為幼兒園園本課程的民俗節日課程,通過“傳承”“發展”“生成”進行不同層面的延展。其中,“傳承”與“發展”蘊藏著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兒童發展的重要性。所謂“生成”,則是在民俗節日課程情景中,幼兒親歷活動后與現實生活連接所產生的新的興趣點和關注點。“生成式推進”即是在生成層面的實施延展中,教師關注幼兒的生命主體,并結合幼兒的經驗、興趣與發展需要,制定相應的生成性目標、開展相應的生成性內容的一種課程實施推進方式。
【關鍵詞】 幼兒教育? 生成式? 民族節日? 研究分析
一、分析民俗節日課程生成式推進情況
狹義的課程是指為了達成教育教學目標,保證教育教學順利進行的一切資源的總和;廣義的課程是指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一切自然和社會資源。民俗節日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既有具體的內容和形式,又有與其相關的豐富的社會資源。在課程的開發和實施中,時代背景和生活現實一類的社會資源往往容易被忽略,這一問題值得反思。
在民俗節日課程生成式推進過程中,幼兒往往對許多事物都會感興趣,興趣點也各不相同。當面對“眼花繚亂”的幼兒興趣點時,教師往往顯得無所適從,關注過多、回應過細或引導太淺都會有損于課程價值的實現。在課程實施中,幼兒的興趣點并不都是有意義的生成,教師需要對幼兒興趣點進行評估,分析其隱含的教育價值后再進行思考與推進。如果缺少了這一步,教師就無法對幼兒的興趣與需要做出準確的價值判斷。
二、關于民俗節日課程生成式推進的對策
教師應該在實施中始終把握文化的傳承價值,在生成式推進中實現價值的縱向聯結與貫穿。通過對幼兒興趣的捕捉和對活動價值的審視分析,幼兒的生成與活動的進程緊密結合。如在端午的主題活動中,大班幼兒對劃龍舟產生了強烈的興趣,于是,從設計龍舟——制作龍舟——龍舟比賽,幼兒全程自主參與,同時也始終圍繞著“合作、競爭”的端午文化核心價值而持續推進。
在確定興趣點后,教師還需審視它與傳承的文化內涵的一致追求。由于對茱萸的認識,兒童開始關心中草藥,由此“悅悅中藥鋪”也在班級區域中誕生,幼兒不僅在藥鋪中認識與比較藥物成分,判斷中藥口味,了解中藥配伍的安全要求。同時為了更好地幫助幼兒了解中草藥,幼兒園還把圍墻角落的空地開辟為中草藥種植區。從“茱萸的秘密”到“悅悅中藥鋪”再到種植中草藥,使孩子們從對中藥的一知半解到喜愛、初步了解,對重陽佩戴茱萸的習俗也有了更深的期待。在這個過程中,我國傳統文化就悄悄內化到兒童的心里。
教師要對捕捉到的一個或多個興趣點進行一次試探與了解,這種試探可以在輕松的談話與交流中進行,目的是幫助教師一方面考量此興趣點是否是幼兒真正關注的,另一方面分析該興趣點是否具有發展延續性。
例:聽完了《重陽節的傳說》這個故事,孩子們對茱萸如何驅趕怪獸產生了討論的興趣?!败镙钦娴剡@么厲害嗎?為什么怪獸會怕它呢?”“它是紅色的,怪獸都怕紅色,跟年獸一樣!”“不對!不對!故事里說了,茱萸是裝在口袋里的,怪獸看不見它!”“那肯定就是怪獸怕茱萸的味道!就像端午節我們做的香囊一樣,很香很香。”“那茱萸里邊到底藏著什么樣的秘密?我們又可以去哪里尋找到茱萸呢?”面對孩子們生成的新問題,教師并沒有對“茱萸如何驅趕怪獸”的話題進行延伸,而是將討論點聚焦在“茱萸的秘密”上,孩子們發現了許多植物的小秘密,還萌生了對中藥的興趣。
在體驗不同傳統節日、民俗活動及民俗游戲中,人與人之間美好情感傳遞的需要,于是我們的美工坊集制作、贈送、祝福于一體,讓幼兒將手指尖的美好變成情感上的美好傳遞開。例如,通過班級端午活動中對香囊的探索,幼兒在參與民俗游戲“美工坊”中提出制作香囊的愿望。幼兒對各種活動的經驗進行有效地提升,經驗的不斷豐富也為幼兒參與活動帶來更多的想法,讓不同活動之間產生連接點。
傳統文化是過去的積淀,與幼兒的現實生活有沖突,而這樣的認知沖突是幼兒生成的爆發點,也是教師著力關注的。同時,這也是教師有意識地關注幼兒生成點的契機。重陽節活動中,通過最開始的“重陽禮單”,讓孩子們以自我為中心的設計禮物清單與現實中爺爺奶奶的愿望形成沖突,使孩子在活動中產生很多疑問:“為什么他們和我們想的不一樣呢?”“他們為什么會這樣想呢?”等等。在老師的支持下,我們以“爺爺奶奶采訪記”“爺爺奶奶光榮榜”等活動,給予孩子們更多的了解和發現。
總之,隨著幼兒園民俗節日課程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的不斷深入,逐漸形成了傳承、發展、生成的課程價值取向。其中,生成式推進作為最直接反映幼兒發展需要的課程實施方式,凸顯了幼兒的主體地位,理清與把握民俗節日課程生成式推進中的問題、策略、價值,能更有效地指導教師審視幼兒與課程的關系,在夯實教師自身文化根基的同時,也助推文化傳承與兒童發展雙重價值的實現。
參考文獻
[1] 簡小嵐.民俗文化資源在幼兒園課程中的滲透[J].讀寫算,2020(16):27.
[2] 陳天李.探究傳統民俗節日在幼兒園中的熏陶滲透[J].華夏教師,2020(06):58.
[3] 高延菁.淺談傳統民俗節日文化在幼兒園活動中的滲透[J].新課程(綜合版),2019(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