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舒華
摘 要:目前,學校導學案的教學方式正在各地蓬勃發展。導學案的教學是教師根據板塊設計課程的新內容,形成邏輯問題的規模,這種學習方法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組織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精心設計學習計劃,是教師常用的教學方法,通過關注班級合作學習情境下的學習取向計劃并幫助學生解讀文本。為了幫助學生在小組學習和合作學習的基礎上實現高效的自主學習,本文探討了中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學習定向計劃與導學案學習相結合的方法,包括小組合作學習和班級自主學習。
關鍵詞:中學教育;語文教學;小組合作
引言
小組合作是課程改革后日常訓練活動中出現的一種訓練模式,也是一種訓練大綱。作為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導學案的實施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課堂教學理念。以導學案為突破口,大力推進教育和學校教育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質量。然而,隨著導學案計劃教學模式的廣泛推廣和使用,其暴露出的一些教學問題日益突出,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效率和學生的全面發展。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課程幫助學生掌握課堂規律,集中注意力,兩者結合,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
一、導學案涵義及小組合作學習涵義
1、導學案及小組合作學習優缺點
小組合作教學法在課堂上的傳播給課堂帶來了活力,它不僅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交流,而且有效地協調了學生之間的關系,促進了學生的探索,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和有效性,提高課堂效率。然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還存在一些不足。課堂上小組成員之間沒有明確的分工,課堂似乎生動活潑,但毫無用處,有些學生參與性不強,或者是學生群體中的差距過大。這從長遠來看,不利因素將越來越明顯,在課堂上,導學案計劃可以幫助學生準確理解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創建有針對性的課堂預覽,使課堂教學更輕松、更高效。這對學生形成更好的獨立個體思維行為是有益的。
2、片面合作,忽視學生的個性差異
導學案的教學方法打破了傳統的學習方式,由學生被動學習轉變為小組合作等多種形式的合作學習。一些學校在實施導學案的教育改革后,將學生席位轉變為一種群體,大多數學習成果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小組集體觀察共同解決個人學習問題。事實上,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課程改革倡導的三種學習方式,合作學習也是新時期社會對人才素質的根本要求。然而,我們也應該清楚地看到,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集體學習的結果可以很容易地彌補個體的學習差距。在同一個學習小組中,每個學生的知識基礎、技能水平和個性特征不同,學習時間和速度也不同。如果采用小組統一的學習方式,對思維敏捷、學習水平高的學生來說是非常有利的。他們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在導學案規定的學習任務,并正確回答需要探究的問題。然而,對于一些學習能力不足的學生來說,他們需要足夠的時間思考,這種差異很容易對一些學習能力不足的學生造成一定的影響。
3、過度訓練,忽視學生的學習本質
學習過程不應局限于知識本身,知識固然重要,但知識形成過程所體現的思維方式、所獲得的學習方法,參與其中的情感也更為重要,這也是長期伴隨學生生活的決定性品質。同時,一些學校單方面將學生的學習過程轉化為機械過程,透過導學案計劃的強化訓練,布置過多的任務,從無形的意義上說,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壓力,曲解了學習的本質,這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導學案要警惕學生學會在本質上有所不同,以消除功利壓力和影響,使學生充分享受自主學習和自主學習的樂趣,達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的追求。
二、導學案教學模式相關概念界定及應用價值
1、加強學生課前自主預習
當學生落后于課堂時,他們往往不能準確把握重點和難點,并且不知道如何預測。從長遠來看,學生很容易對學習感到厭倦,導學案計劃的出現改變了這種情況,不僅在每個導學案計劃中都會編寫教學重點和難點,而且還會構思多個關鍵問題。讓學生預測問題,標記有疑問的問題,讓學生有預習的方向和目的。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提問了解學生的預習,因為提問可以直接反映學生觀點和看法。導學案真正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理念,它不僅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有效交流與合作學習,而且可以改變學生在課堂上的被動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學生對語文教學的獨特見解。
2、課堂自學與小組合作學習
教師認真細致地考慮學生提出的問題,并以授課形式針對難點和重點進行闡述,通過技巧和方法提出問題。問題解決后,老師指示小組在課堂上討論自我教育,小組成員互相幫助解決問題,共同研究,編寫小組報告的人員對小組討論的結果進行了系統的整理。至于在該小組討論后仍未解決的問題,教師組織及培訓與解答。小組和小組可以互相提問,也可以互相回答問題,盡量做到有理有據。這種方法可以盡可能的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到這項活動中,并取得成果。課堂上的老師應該集中精力解決問題,從學生身上發問,讓學生對下一課有期望,有助于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3、教師評論在導學案與小組合作中的作用
只有了解學生所關心的問題,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整合要實現的教育目標。不僅要根據學生不知道和需要知道的現有知識拓寬學生的學習面,還要通過數據收集和系統選擇拓寬教學思路,改進教學設計,從而使課堂教學更加完整。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達到掌握知識點、培養思想情感的目的。例如:教師的肯定和表揚好問題的提問者和解釋好課文的學生,讓他們回答一些其他學生的問題。這一舉動讓學生學會提問、評論和發言,并在體驗和思考的過程中逐步提高他們提問、表達、評論和交流的能力,也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結束語
簡言之,導學案教學有效使用促進了課堂教育的有效進展。它是教師的助手,是學生學習的指路明燈。導學案計劃不僅注重教師的教育、指導、引導和示范過程,更注重學生的主動學習、知識轉移和小組合作的學習過程。這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內在學習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張華麗.導學案與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的中學語文教學方法例談[J].西部素質教育.2018-05-25
[2]劉其樂.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的文言文導學案設計例談[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1-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