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俊玉
摘 要:學校班主任不僅是班級管理者,更是學生發展的領路人。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學校課堂要重視德育、日常管理和教育,發揮良好的示范作用,通過提高學生的技能來影響學生的行為,使他們在中學階段獲得良好的德育。本文以立德樹人為基本點,探討了高中班主任實施德育教育的具體途徑。
關鍵詞:立德樹人;高中班主任;滲透路徑
引言
高中不僅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重要階段,也是他們人生的轉折點。創新和實施有效的班級管理,滲透德育,不僅有利于學生有序地參與班級活動,而且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同時也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這對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班主任應發揮自己的作用,發揮主導作用,有效優化班級管理,善于滲透德育。
一、高中班主任在日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現狀
現如今,高中德育教育的實施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特別是以下方面:首先,對德育的態度有所松動。在傳統學校德育模式的影響下,課堂和教師對德育認識不夠深刻,德育重視不夠,實施德育的基本目標不明確;有些學校的班級受到復雜的教學任務和入學考試壓力的影響,關于道德教育的模糊概念,往往忽視德育計劃和活動,甚至不遵循學校的計劃和方案,以及開展德育活動,經常把德育課變成其他學科的教學課,嚴重制約了德育教育的效果;二是一些學校校長班落后于陳舊的教育思想,教育能力和水平有限,課堂指導不夠,缺乏對學生的熱愛,而學習必要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理論知識,不能只靠材料來實現;三是有的管理類課堂課堂單調,缺乏靈活性,完全激活了學生自主管理課堂的能力。一些班主任在具體管理過程中,缺乏必要的技能和技巧,無法制定班級管理模式和策略,不善于形成班干部集體,不能發揮班的集體力量,從而使班干部在管理班中應發揮的模范作用化為烏有。
二、立德樹人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滲透路徑
(一)以身作則,起到模范作用
如果想成為一名優秀的班級管理者,就需要給學生們樹立一個良好的道德榜樣,讓他們從自己做起,提高個人修養。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手段越來越豐富。班主任必須結合班級實際,不斷創新思想和工作方法,以“立德育人”的教育理念,將德育滲透到班主任管理過程中。高中教師必須與時俱進,從個人建設入手,不斷提高班主任在學生心中的威信。具體來說,班主任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必須兼顧學生道德素養的培養和教學的科學文化知識兩個方面。當學生對知識有疑問時,可以及時幫助學生解決疑問,合理引導三位學生的意見,以樹立良好的威信,為班主任開展管理工作創造良好的基礎。在學生管理過程中,主要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三種正確的觀點,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使學生了解一般情況,促進學生道德素質的不斷提高。第三,教師必須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如注重言行,發揮高標準的示范作用,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從而不斷促進骨干教師管理效能的提高。
(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德育活動
德育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素質教育的總和。德育是全面推進教育的根本,積極參與德育,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綜合素質,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教師要鼓勵學生與時俱進,沿著德育發展的趨勢積極開展德育實踐,努力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必須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深切關注學生的思想道德狀況,積極整合常規班級管理,及時滲透德育活動。例如,在傳統節日中,設計與節日主題對應的班級文化,讓學生在設計和表演的過程中,了解和理解傳統節日豐富的文化內涵,弘揚傳統文化,塑造高尚人格。學校和教師組織開展社會主義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引導學生開展道德實踐活動,促進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養,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三)了解學生實際情況,設計合理教育目標
在德育管理過程中,必須始終關注學生的情感變化,以便對班級管理方式進行適當調整,優化和改進傳統的德育工作方式,以適應現階段學生的德育需要。在實施道德教育之前,必須規劃長期可現的道德教育目標,以提高高等教育的道德教育質量。首先,在德育選題中,教師應盡量選擇對學生成長具有現實意義的內容,而不是使用虛假的德育內容。此外,班主任應根據德育目標創建具體的教育環節。例如,在開展相應活動時,班主任必須首先為學生制定個性化的發展目標,針對現階段學生生活和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引導學生接受德育,使學生注意端正學習態度。教師應引導學生具有一定的自我管理意識,以提高學生的學習道德素質。
(四)尊重學生,理解學生
和諧師生關系是保證班主任工作有效性的關鍵。教師應該尊重和充分理解學生,實現平等對話和交流,讓學生感受到校長的尊重和愛。只有這樣,才能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增強高中班級的凝聚力。此外,教師應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各種班級管理問題,開展多樣化的專題班會活動,引導學生從德育的角度解決生活問題和學習,使學生獲得積極的發展心態,促進學生的扎實發展。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教師必須首先尊重學生。由于許多學生無法敞開心扉與班主任交談,一些學生與班主任之間甚至存在著深刻的差距。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只有尊重和理解學生,才能逐步消除與學生的潛在差距,促進師生對話的和諧發展。此外,在高中德育中,許多教師存在經驗不足的問題。他們可能處理不好與學生之間的問題,這將使學生在心中對主要老師產生負面評價。因此,班主任必須主動與學生溝通,時刻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消除萌芽期師生之間的差距,讓學生積極配合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以促進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育的任務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具備并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質和正確的價值觀。只有道德高尚、尊重公德、嚴格私德的人才是社會發展真正需要的人。因此,無論是在思想認識上,還是在具體的教育工作中,作為教育工作者,都必須始終把道德建設和育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把道德建設和育人作為教育的核心和根本,真正做到全方位、全周期推進、全過程協調執行道德建設。
參考文獻:
[1]陳景瓊.談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德育滲透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20.
[2]符鈺.立德樹人背景下的高中學科德育滲透路徑[J].教書育人.2020.
[3]宮磊.立德樹人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滲透路徑探析[J].家長.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