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巍巍
摘 要:在初中的教育體系中,語文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要根據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既幫助學生學習大量的語文知識,也要讓學生更全面的成長,因此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國學經典展開授課,并優化教學的模式,讓學生能夠更高效的理解國學經典內容,從而使初中生受到更多的熏陶,讓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文化素養。
關鍵詞:初中語文;國學經典;文化素養;教學方式
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文學領域當中,產生了很多經典的作品,這些著作是中華民族寶貴的財富和遺產,而在初中階段,學生的身體、心理以及學識處在快速成長的時期,因此為了能夠讓學生學習更多知識,幫助學生健康的成長,語文教師應利用國學經典展開教學,讓學生在學習經典的同時,掌握文化知識和陶冶情操,以此幫助初中生形成良好的文化素養。
一、國學經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意義
(一)可以提高初中生的語文能力
語文教材中的知識類型比較局限,使得學生無法拓展語文視野,對初中生語文能力的發展起到了阻礙作用,而語文教師利用國學經典提高學生文學素養時,能夠改善這一問題。在每一部國學經典著作當中都蘊含了許多知識,而且知識的類型也非常的豐富,包括文學知識、歷史知識以及生活知識等,這就使得學生在閱讀國學經典的時候,將會領略各式各樣的內容,學習不同領域的知識,從而有效的拓寬了初中生的文學視野,在培養自身文學素養的同時,可以掌握教材中沒有的知識,使初中生的語文能力得到不斷的提高。
(二)可以培養初中生的道德品質
語文教師利用國學經典展開教學,不僅能夠提升學生文學素養,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學生在學習國學經典的時候,能夠了解豐富的人物事跡、欣賞祖國優美的山川景色,學習豐富的生活文化,這些精彩的內容能夠給學生的心理帶來觸動,讓學生能夠受到更多熏陶,從而引起學生展開思考,使學生能夠逐漸形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幫助初中生能夠健康的成長。
(三)可以讓學生了解和發揚傳統文化
在我國五千年的歷史進程中,涌現了無數的文人墨客,他們都留下了非常經典的著作,而在這些著作中不僅包含了智慧的精髓,也蘊含了豐富的人生道理以及文化知識,其價值不可估量,不過當代學生學習國學經典的機會較少,對經典著作的傳承和發展有著不利的影響,現在初中語文教師利用國學經典培養學生文化素養時,能夠讓學生有機會學習更多的文學著作,并且利用豐富多樣的手段來幫助學生了解其中保護的知識,促使學生加深對國學經典的認知,讓學生能夠有效的繼承傳統文化,并在未來可以將這些國學經典發揚光大。
二、國學經典提升初中生文化素養的方式
(一)利用多媒體幫助學生理解國學經典
國學經典雖然其中擁有著豐富的內容,但是文字形式的展現形式抽象性比較高,這會給初中生的學習過程帶來一定的麻煩,初中時期的學生理解能力還比較弱,可能無法快速理解經典著作中的全部內容,這會降低學生培養文學素養的效率,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工具來展開教學,利用多媒體工具強大的直觀性,將國學經典中的故事、人物以及景色展示出來,同時還可以在互聯網中搜索與國學經典有關的音樂、人物的背景資料等內容,等到正式教學時,利用多媒體工具進行播放,讓學生在閱讀時能夠有所參考,使學生能夠更快的了解國學經典中的內容,提高學習的效率,幫助初中生課堂逐漸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
例如教授《愛蓮說》時,教師在授課之前在網絡中搜索真實的“蓮花”圖片,等到授課時,教師要多媒體工具展示準備好的蓮花圖片,并讓學生展開學習,這樣學生能夠一面觀看多媒體中的真實圖片,一邊了解文中所描述的內容,提高對文章的理解效率,掌握其中的文言文知識,使初中生的文學素養得到提高。
(二)利用活動的形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階段的學生天真活潑,思維比較活躍,喜歡具有趣味性的事物,因此教師應當根據初中生的實際特點進行教學安排,讓學生能夠提高學習國學經典的積極性。例如教師可以安排情境表演活動來實施授課。許多經典書籍或者文章都是“敘事”類型,利用故事來引發讀者的思考,學生在課堂中利用表演的形式將故事展現出來,能夠改變課堂氣氛,使國學經典教學具有更多的樂趣,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學生在表演時,既能夠直觀的呈現經典著作中的內容,提高學習知識的效率,同時也能夠提高自身的感悟,從而改善自身的行為和思想,使初中生的文學素養和思想道德同步提升。
例如教授《賣油翁》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扮演其中的人物,有的人扮演“公子”,有的人扮演“侍者”,最后就是扮演“賣油翁”,然后讓學生根據文章展開表演活動,學生利用親自表演的形式能夠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掌握其中的語句含義和使用的方式,幫助學生學習到更多的語文知識,以此提高初中生的文學素養。
(三)利用自主閱讀培養提升學生主體性
在傳統的課堂中,教師開展授課的方式都是以“灌輸”的形式為主,學生的思維會被限制,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展開國學經典教學時,可以讓學生以合作閱讀的形式展開自主閱讀,既提高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同時也使學生能夠加深對國學經典中知識的印象。在展開合作學習時,學生將以小組的形式探討國學經典中的內容和知識點,并針對出現的問題展開交流和討論,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將不斷提高,學習知識的效率將更高,而教師這樣針對學生無法解決的問題展開教學,讓學生能夠徹底掌握經典著作中的知識點,使初中生的文學素養可以不斷的提高。
例如教授《論語》十二章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分組合作的形式展開學習,讓學生在小組中自由的《論語》十二章中的內容展開探討,交流自己的心得體會,并提出問題,學生會展開交流和討論,而教師則要展開有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學生能夠完全掌握《論語》十二章的內容,既讓學生能夠學會其中的知識,提升文學素養,同時利用“論語”中的內容優化學生的思想和行為,使初中生能夠更全面的發展。
結束語
總之,語文教師要積極展開國學經典教學,同時采用更恰當的方式實施教學,既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感受到國學經典的魅力,同時使學生能夠快速的了解國學經典的內容和思想,學習更多的語文知識,以此不斷提升初中生的文學素養,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帶來更多幫助。
參考文獻:
[1]魏治業.試論國學經典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學周刊,2021(9).
[2]曾祥春.試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J].學周刊,2020(8).